• 26阅读
  • 0回复

没有见过面的好朋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1-07
第8版()
专栏:

没有见过面的好朋友
渠文
符必玖同志和郭尔聂依·格里高利叶维奇·沙赫米尔金同志是一对十分亲近的朋友。但是,他们之间的故事和一般朋友的故事不一样。比如说,他们俩至今没有见过面。符必玖同志住在辽宁省一个偏僻的乡村,从来没有去过苏联;沙赫米尔金同志住在黑海边美丽的索契市,也未到过中国。没有接触,没有介绍,地隔万里,这朵友谊的奇葩,是怎样播种、发芽和开放的呢?
符必玖同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师长。1957年,他在纪念我军建军三十周年的时候,想起了在二万五千里长征时,一个共患难的同志,一个使他安全渡过了草地的战友。符必玖同志就写了一篇短文。他写出了长征的艰辛,并对这个战友寄予了深切的怀念,渴望着重逢。他以不可遏止的感情喊出:“我的战友,你在哪里?”这是饱含同志爱和深切关怀的呼声,这声音在许多老革命军人的心底引起了回响。这是并不奇怪的,有趣的是这声音也传到了遥远的黑海边上,传到了索契城里一个老红军沙赫米尔金同志的耳旁,引起了他深切的同情。
沙赫米尔金是一个退役军人。在伟大的卫国战争时期,他曾在一个反坦克部队里指挥作战,在战争中曾获得过一枚“红旗”勋章,四枚苏联奖章。在波钦诺克和叶立亚地区一次大规模战役中,在冲出德国法西斯侵略军重围时,他负了重伤。经过治疗,他局部恢复了健康,成了一个残废军人。
他久已对中国共产党、毛泽东主席、中国人民的革命武装和中国人民怀着无限热爱的浓厚感情。符必玖同志的短文,感动了他,使他深深地爱上了文章中的人物。文章又唤起他自己在艰苦战斗年代的许多回忆,这些回忆使他像关心自己的兄弟一样关心着符必玖同志和他的战友。
1957年4月,符必玖同志突然接到了一封从苏联寄来的信。沙赫米尔金同志通过“中苏友好报”编辑部关切地问:那位同志是否找到?他们是否见面?并且希望得到他们的照片。
符必玖同志为苏联同志兄弟般地关切深深感动。当他终于和他的战友取得联系之后,他立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沙赫米尔金同志,并且寄给他一张照片。
不久,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节大庆到了。符必玖同志像许多中国人一样,很想在这一天能当面向苏联同志道一声贺。但是他周围一个苏联同志也没有,他也没有熟悉的亲友在苏联。在这个情况下,符必玖同志立刻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贺信,并且把才出版不久的、报道他和他的战友相会的情况的画报寄给了沙赫米尔金同志,并且以这个作为向苏联朋友致贺的礼物。
从此,这两个朋友的通讯就一直在继续着了,他们互相称呼着远方的兄弟,互相致以共产主义的敬礼。他们谈论着国家的建设,谈到和平的敌人,也谈到各自的工作和生活。他们都把各自的信件和照片看得无上珍贵。在他们的信中充满着阶级的感情,充满了中苏人民的友爱,充满了革命军人的共同的意志。
沙赫米尔金在一封信里,这样地说过:“我们虽然相距甚远,但我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中国人民是我们的亲兄弟,我们永远在你们最困难的时候,给你们兄弟般的援助。……我们认为,中苏友谊是世界和平的保证。当年,希特勒种下了死亡。如果大西洋彼岸的帝国主义集团不愿接受这个教训,还要走他们老前辈的老路,那么他们必将得到希特勒的下场!”符必玖完全同意这段话。他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全体战士一样,永远保持着警惕,随时准备着击败帝国主义者的疯狂挑衅,保卫世界的持久和平。
他们互相邀请着到各自的国家作客,来看看各自的花园一般的城市和乡村。这个美好的愿望,现在还没有实现,但是不管他们本人还是我们,都相信有一天终会实现的。中苏友谊的花朵处处开。符必玖同志和沙赫米尔金同志这朵友谊之花,一定愈开愈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