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萧培俊和“劳模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1-07
第11版()
专栏:

萧培俊和“劳模车”
从1953年开始,萧培俊被选为湖南省和全国的公路运输劳动模范以后,公路运输系统的职工们就开始亲切地爱叫他
“萧劳模”。他驾驶的汽车,大家也习惯地称为“劳模车”,而它的车号,却几乎被人们遗忘了。
他驾驶的汽车,从1953年大修出厂以来已经行驶了三十二万零五百公里没有中修过,小修次数也比其他的车辆少。它行驶的线路,有平坦大道,也有高山陡坡,在六年零二个月的漫长岁月里,不管是晴天、雨天或者冰雪天,它从来没抛过锚,没出过任何大小事故。
可是,“劳模车”在过去,却是一辆有名的“老爷车”。“一去二三里,抛锚四五回,修理六七次,八九十人推。”这首解放以前在公路运输工人当中流行的打油诗,十分恰当地描述了“劳模车”昔日破烂不堪的情景。它是一辆1942年出厂的日本尼桑牌木炭汽车,车子的许多机件是用各种厂牌的汽车零件并凑起来的,按照常规,它早就该报废了。
汽车的“保姆”
“老爷车”是怎样变成“劳模车”的呢?
谁要和萧培俊车队的驾驶员谈到这个问题时,他们都会异口同声地回答:
“就因为它有个好‘保姆’啊”!
萧培俊对汽车的爱护是无微不至的。他宁肯自己受点累,也从不叫汽车受一点损伤。他每天出车回来,总要细心地检查车子的各个部件。在行车途中,碰到泥深路烂或坡陡路险时,他就停车察看,不让车子受到陷害。在待渡过船时、在装卸或待装待卸时,总是要绕车转一圈,不厌其烦地东敲敲,西摸摸。在行驶新线路时,他就向前面来的驾驶员问明情况。这些看来并不是什么难事,但要经常做到,就要有毅力,就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木炭车的煤气滤清绒布袋需要经常换洗,萧培俊就每天换洗一次,并时时注意检查。有一次检查时,他发现绒布袋上缝边和钉补钉的地方有黑色烟灰点,觉得很奇怪,立即研究原因。他把绒布袋对着阳光一照,原来是缝边和打补钉时针粗线细,所以产生了一个个小孔。在绒布袋折角处,他又发现有在河里洗涤时沾上的细砂粒。他想:泥沙灰尘是机器最大的敌人,它混进机器内部,就像细菌混入了人的血液一样,非常危险。以后,他换洗绒布袋时,总是要翻来复去地洗,不让有泥砂沾上。缝补绒布袋时,他就用细针粗线,消灭了小孔;他还随身带着针线包,发现绒布袋有破损就立即缝补好。
他利用废料和自己一双辛勤的手,在自己的车子上装上了空气滤清器、机油滤清器和煤气滤清器,使进入引擎的机油、空气和煤气都一尘不染。这对于保护机件、延长车子的使用年限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萧培俊把汽车保修厂比喻为“医院”,技工是“医生”,他自己是“护士”。他认为“护士”是应该最了解“病员”的,因此他在汽车每次保养时都跟随进厂,向技工介绍情况,并亲手参加车辆保养工作。而且总是车不出厂,人也不出厂。有时,保修厂的工人下班了,他还在那里细心地检修,一直忙到深夜,往往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他常说:“人有知觉,得了病自己会找医生医治。机器不能说话,就全靠人来关照它,爱护它,不能有一点含糊。”
土专家
由于萧培俊不断进行技术革新,他车上的机件设备已经日趋完善,操作起来很灵便、省力,能够爬山越岭,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
一般的木炭车都是用手摇风鼓发动炉子,每天早晨发动炉子要花十分钟时间,他却装上电风鼓,只要把电风鼓一开,四、五分钟就行了。在试用电风鼓时,他遇到不会保养的困难,容易坏,坏了又没处修,他就不断地向钳工、电工们学技术,终于把保养技术都学会了。
他的汽车在加带拖斗以后,开始时上坡很吃力,没有爬上坡顶,水箱里的水就沸腾了。于是,他在飞轮上加焊了三块铁板,效果很好。这样就增强了木炭车引擎的马力。现在他的主车载重已经由二吨半增加到三吨,并加带了一个三吨的拖车。他又自己动手设计改装水箱,仿照解放牌汽车的式样,改动车架横梁,把一个大水箱牢固地安装在本来无法安装的尼桑牌车上。经过这两项改进以后,汽车上坡时不再感到吃力了,水箱里的水也不再沸腾了。
为了节约木炭,他在去年进行了用低级酒精作燃料和改装白煤炉的试验,结果都获得了成功。他利用废料,用土办法做成了一个蒸发器,解决了因低级酒精含水分多、不易雾化、汽车引擎无法发动的问题,这项试验的成功,为今后汽车使用低级液体燃料开辟了新的途径。他在进行改装白煤炉的革新时,每天一清早就到保修厂做这做那,经常是夜以继日地干,经过一个月的苦战终于获得成功。由于他在技术革新中成绩显著,交通部在全国公路科学研究工作会议上,正式授予他以“土专家”的光荣称号。
硕果累累
萧培俊延长汽车大、中修间隔里程的先进经验,已经到处开花、到处结果了。
一次,他在醴陵车站过夜,来自其他地区的驾驶员知道他就是萧培俊以后,都围拢来请他介绍经验。这晚,在一盏煤油灯下,他和同行们谈到将近十二点。人家问什么,他都耐心地回答解释。同时,在日常工作中,他常常虚心地向别的驾驶员学习经验,哪怕是一点一滴,他都视为珍宝,牢记不忘。他常常这样说:“我在北京开会时,首长们常这样告诫我们:先进生产者要谦虚,要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技术传授给大家。一人先进只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倒海。大家都进步了,提高了,社会主义建设就会更快更好。
现在,湖南省有90%以上的老司机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萧培俊的先进经验,汽车的大、中修间隔里程也相应地延长了。全省十万公里无大修的汽车已经有八百多辆。
萧培俊这次在全国群英大会,庄严地表示了他的决心:在提前四个月完成全年任务的基础上,超额五万吨公里,并且保证在今年底实现三十三万公里无中修。 (廖道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