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工人、工程师、革新家——记沈阳变压器厂革新能手王凤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1-09
第9版()
专栏:

工人、工程师、革新家
——记沈阳变压器厂革新能手王凤恩
沈阳变压器厂工人出身的工程师王凤恩,高举技术革新的红旗,在党的领导下和在群众的支持下,八年来实现了二百三十多项革新创造,平均每十天多一点就实现一项。仅其中一百一十七项,就为国家节约了一百一十五万元。他还不遗余力地帮助别人,仅最近一年多的时间,就帮助别人实现了七十多项革新创造。原来他所在的绝缘车间有70%是手工操作,现在已经80%改为机械化生产。今年全车间的生产能力,比特大跃进的1958年又提高了三倍。
王凤恩,这位具有二十多年工龄的老工人,十年前只有三年文化程度,现在已经步入专家行列。去年在大跃进的日子里,他被提升为工程师,又被聘请为东北工学院的电力系教授。
一个个困难被吓跑
厂里的同志说:“王师傅搞起革新来,真是钻到心眼里!”有一次工厂生产国内最大的变压器,用户等着急用。但变压器上的绝缘筒,因受设备限制,不能制造,国内也买不到,向苏联订货又来不及。领导上召开了几次工程技术人员和老工人的座谈会,让大家想办法。王凤恩大胆地提出:“我们做一台卷筒机,自己制造绝缘筒!”当时没有资料,连卷筒机是个什么样子他也没见过。王凤恩看到卷线机能把线一圈一圈绕上去,使他受到启发,于是,他便从废铁堆里找出一些废料来试制卷筒机。经过十几次的失败,把一种土机器搞成了。但是加工出来的电木筒不是起泡就是有皱纹。他把行李搬在机器旁,日夜蹲在机器旁边不停地进行试验,有时就睡在机器旁。这样钻研了很久,但质量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有些好心的人就劝他说:“算了吧,别瞎子点灯白费腊啦,过去日本鬼子在这里搞了十多年也没搞成呢。”王凤恩信心十足地说:“日本鬼子没搞成,我们一定要把它搞成!”一天晚上他回到家里,妻子正在熨衣服。熨斗一过,衣服平平整整的。王凤恩被它吸引住了,他想:“绝缘纸不是也可以熨平吗?”他一把抢去妻子手中的电熨斗就往外奔,直到妻子叫住他,他才想起今晚车间里没有电。回到屋里就用废纸揉皱了反复试验。这一夜,他兴奋得没有睡着觉。第二天,他把电熨斗装在机器上进行试验,结果把平正光净的绝缘筒加工出来了。有了这种设备,便保证了大型变压器按期出厂。王凤恩这种不怕困难,苦心钻研,大闹技术革命的精神,感动了许多人。有人给王凤恩写了一段顺口溜:“你敢想敢说敢创造,你敢向困难下战表,不是困难战胜了你,是一个个困难被你吓跑!”
一个个关键被攻破
王凤恩的发明创造,解决了许多生产上的重大关键。八年来,他总是刚把一个关键设备试验成功,又向另一个生产关键进攻。绝缘车间生产能力很低,只有30%的生产是机器操作,其余全是手工操作。去年大闹技术革新,王凤恩和工人们一起订了一个技术革新规划,准备用四年时间实现全车间机械化。后来他又和大家一起讨论,算细账,进一步修改了规划,决定用一年时间,使车间基本上实现机械化生产。现在他的规划已经实现了:车间里机器已经成排,机器的运转声、马达声,代替了从前的锤子响、手锯响。王凤恩又用创造性的劳动热烈响应党的厉行增产节约的伟大号召,和他所领导的技术革新大队一起,在六天之内就实现了三项技术革新,突破了制造高压套管人力不足等关键。这批高压套管是为沈阳高压开关厂生产的协作件,技术要求复杂,要的时间急迫,如果任务完不成,就会使高压开关厂一整套的高压设备不能出厂。过去全车间每月最多能完成两套,而这批任务是七十五套,由于手工操作过程多,要完成这个任务缺五十个工时。于是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他带领技术革新大队大战高压套管,用实现高压套管自动化的方法,经过七、八次反复试验,终于研究出一种切管自动装置,结果提前完成了这批协作任务。
全厂的技术顾问
王凤恩为了帮助人们掌握先进技术,把自己二十多年来积累的技术经验,整理出来,写出了一本长达万余字的“绝缘电木筒制造工艺”的技术书籍,广泛向职工群众进行了传授。
厂里的同志说:“假如王凤恩有一万个身子,两万只手,也不会给自己留下一节手指头。”他热心地帮助别人,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毫不吝惜自己的精力。厂里裁纸小组用手工操作,不仅劳累效率低,而且胶纸上的酚酫飞落到女工的脖子上和手上,奇痒难受。王凤恩看到这种情况,决心要制造一台自动裁纸机来代替手工操作。研究裁纸机刚刚有了眉目的时候,由于日夜过度劳累,他的关节炎复发了,两条腿像两根木棍子根本打不了弯。许多人都劝他去休养,可是他斩钉截铁地说:“志愿军在朝鲜轻伤不下火线,我这点小病算得了什么。”医务所给他休假证明书,可是他一直把它揣在口袋里。后来党支部作出决定,限他第二天就去疗养院。直到当天晚上,他还工作半宿,把改进的图样全部画了出来,临走前交给了车间主任。他休养回来后,看见绝缘车间的手工裁纸任务很重,对全厂生产的迅速提高有很大影响,就加紧研究创造自动裁纸机。直到第十八次试验到底成功了,生产效率比手工操作提高了十五倍。在大跃进中,王凤恩被人看成全车间、全厂的技术顾问。他一会儿帮助这个人做关键部件,一会儿又帮助那个人修改技术革新的图纸。他把帮助别人看得比自己革新技术还重要。去年,他自己实现了重大革新十四项,却帮助别人实现了四十八项。
“万能老师”
“群众是万能老师,有事和群众商量,依靠群众,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是王凤恩常说的话。当他发现自己的卷管技术比车间工人裴守志差些的时候,他就虚心地学习裴守志的“序纸正,拉力均”的经验。在王凤恩研究改进层压圈铣床时,首先征求直接操作者的意见。经过大家共同研究,制成了层压圈铣床,工人们不再用砂轮磨活,也不担心出事故了。又一次,他试制一台卷管机械,机器装配成了,可是不管用。他拆下整个机器零件,挨个检查,发现是反正滚子转数不匀,时转时停。毛病虽然查出来了,但他想了一夜,也没想出好办法来。第二天他的徒弟刘玉文来上班,王凤恩就问徒弟有没有办法?小刘想了半天说:“王师傅,硬叫它转不行吗?!”“硬叫它转”!王凤恩想了想,兴奋地一拍大腿说:“对!用转的带动不转的,硬叫它转!”接着又说:“小刘,我苦思一夜也没想出道道来,你一句话就妥了,你是我的师傅!”他就是用了这个办法,机器试验成功了。
(慕兴治、单汝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