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阅读
  • 0回复

建场三年 荒原变乐园 介绍国营八五三农场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1-09
第10版()
专栏:

建场三年 荒原变乐园
介绍国营八五三农场事迹
八五三农场在黑龙江省完达山北面,是密山垦区的一个边缘场。总土地面积四百六十五万亩,可耕地面积约占三分之一。水系以挠刀河为主,由哈玛通河、七里杏河、小清河等河组成。
经过水利工程建设,水浇地面积可达七十五万亩,并且可以发电、通航。这里土壤肥沃,地
势比较平坦,适于种植小麦、大豆、苞米等作物。地理状况,为在这里建成现代化的国营农场提供了充分的自然条件。
八五三农场是1956年11月初建立的。主要成员是由铁道兵转业官兵组成,职工人数为二
千一百名。当时,房无一间,地无一垅,一片荒原。在党的领导和全国的大力支援下,从建立开荒点到现在仅仅三年的时间,已经建立了七个农业分场(包括一个试验分场),一个中型畜牧场,一个林业分场和一个基建大队。全场共有三十七个农业生产队,七个畜牧生产队,五个副业队,四个林业队,十三个基建队。职工总人数已经增加到一万四千五百三十四人。现有机车八十八台(折合标准台为二百二十八台)、康拜因二十九台,各种农具六百四十台,汽车五十三辆,发电设备二百五十瓩,耕地面积已达到四十五万亩。今年播种的三十五万八千多亩作物,获得了较好的收成。根据实测,今年粮食作物总产量为八千余吨,比1958年增长230.1%。
进行大规模的畜牧生产,是在1958年。1957年食用畜禽只有猪一百三十二头。1958年年终,猪达到二千七百八十一头,鸡三千六百四十八只,鸭九百一十二只。在这个基础上,为了实现畜牧更大跃进,畜牧人员进行了思想和组织上的整顿,培训了二百六十七名技术人员,实行了畜牧人员的专职负责制,推广了鸡鸭的产蛋、孵化、育雏,猪的产仔、成活,马的配种受胎、成活等先进经验,使畜牧生产获得了较迅速的发展。以今年1至8月份与1958年全年比较:猪增长了一倍半,鸡增长了五倍,鸭增长二点二倍,猪的成活率达85%,平均每窝成活八点五头。畜牧经营的种类,也由1957年的四种增加为十种。
基本建设方面,坚决执行了基建为生产服务以及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的原则。从建场到今年年底,全场已经完成和即将完成的基本建设总面积,将近二十万平方米。在农牧发展的同时,工副业多种经营也有了适应的发展。目前,工副业、服务性行业已有二十九项共八十二个单位,包括造酒、榨油、造糖、制酱油、废物更生、缝纫、制鞋、制肥皂、米面加工、捕鱼、采集山货等。文教卫生方面,有党校一所,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一所,中学一所,小学十二所,队队都建立了托儿所,医院一个,门诊所十个,电影放映组六个。
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职工三年苦战,农场已经初具规模,并初步具备了正规生产所需要的条件。从一片荒地建点到现在的三年时间内,国家共投资一千五百零六万元,三年总产值共一千九百六十万元。
这样,祖国北部的这块大荒原,已经初步地改变了它的面貌。
当党和国家决定开垦北大荒,把祖国边疆建成为社会主义的幸福乐园的时候,右派分子是坚决反对的,他们叫喊什么“北大荒是不毛之地,不可能长好庄稼”,“在北大荒根本站不住脚”。但是在上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场职工坚定不移地执行了党的总路线,加强了党的领导,职工群众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用事实粉碎了右派分子的谎言。事实证明,在北大荒不但可以站得住脚,而且只要是坚决执行党的总路线,完全可以获得大面积高额丰产。
为了把北大荒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幸福乐园,全场职工发挥了冲天的干劲和解放军猛打猛冲的精神。在1958年播种的时候,五分场正逢雨季,交通断绝,种籽、粮食运不进去。广大职工为了及时播种,不错过农时,他们通过十几里水齐腰深的草甸子,日夜突击背种籽。很多同志的鞋子坏了,就用树皮当鞋子;很多同志的腿脚红肿了,仍然坚持工作。去冬今春,职工们冒着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开展了大搞水利、积肥和突击伐木的斗争。水库工地上的同志们提出了拦住桃花水过好农牧关的口号,在冰天冻地中,工率每人每天平均二立方左右。伐木每人每天由平均二立方提高到六立方(六道工序),最高达四十立方。今年夏季多雨,部分土地被淹,职工们冒着倾盆大雨夜间突击排水,终于战胜了雨水,保证了丰收。
三年来农业生产获得的成绩,也是和坚决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分不开的。八五三农场在上级党的正确领导下,因地制宜地贯彻了以土、肥、密为中心的农业八字宪法。秋季深翻了占总播种面积三分之一的土地,全部播种面积严格实行了标准作业,保证了土地平整细碎。在去年秋冬及今年春季,在“苦干一冬,大干一春”的口号下,全场职工共积肥一百多万吨,并建立了一些化肥及菌肥厂;完成了水利工程二十八万多土石方;同时加强了整地、深松、秋耕,百分之百地进行了土壤普查、地号设计,种籽都经过了精选和处理,实行了合理密植。因此,今年播的三十五万多亩作物,获得了较好的收成。
三年来,八五三农场一直处于劳动力缺、机具少的情况下,今年更为突出,为了坚决完成国家交给的生产建设任务,场党委通过大搞群众运动的方法,结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反复说明了完成今年生产任务的政治经济意义,鼓起了群众的干劲,在备耕、积肥、春播、中耕除草、麦收、秋收等作业阶段,掀起了群众性的突击高潮:中耕除草出动了七千人,麦收出动了七千五百人,豆收出动了八千人。由于发动了群众,开展了竞赛,保证了作业计划的完成。
为了充分发挥机械的主力军作用,场党委在机务人员中加强了政治思想教育,机务人员干劲冲天,今年成绩更为显著。仅在春播阶段,每标准台就完成了三千三百三十五标准亩,完成了阶段指标的194.8%,机车的出车率为78.8%,比1958年提高了15.8%;时间利用率为85.1%;因保养不周所发生的故障,比去年减少了70%。小麦播种只用十天,比1958年提前四十天,而且保证了质量。
在机具不足、零件及修理工具缺少的情况下,全场职工掀起了技术革新运动。全场技术革新共三十项、一千四百四十八件,手工工具改革十二种、九百多件,这些革新大大节约了劳动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在农业技术方面,试验成功了春麦冬播,并在全场范围内推广,这对提高产量和减少春播时的作业量、缓和机具紧张状态,起了不少作用。
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决议和公报发表以后,大大地鼓舞了八五三农场的全体职工,现在,全场已经掀起了一个反右倾、鼓干劲、厉行增产节约的高潮。全体职工决心以更大的干劲,更高的劳动热情,力争全年跃进计划的全面实现,并在这个基础上,为争取明年继续跃进而积极进行着准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