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不断前进的中山糖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1-09
第10版()
专栏:

不断前进的中山糖厂
1957年10月建立的广东省中山县中山糖厂,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和建筑安装的、每昼夜处理甘蔗二千吨的大型糖厂。
中山糖厂投入生产两年来,月月超额完成生产任务,两个榨季都全面超额完成了生产计划,为国家积累的资金已经等于建厂投资的两倍。在大跃进的1958年,中山糖厂开展多种经营和大搞综合利用,先后生产了四十多种产品,其中有蔗渣制活性炭、金属切削机床和电气设备,以及生铁、水泥、土化肥等,供应了工农业生产建设的需要。从此,中山糖厂变成了一个以制糖为中心,同时生产多种产品的工厂。今年5月中停榨以后,这个厂的修机工作比去年又跃进了一步,采取废料复活、以旧代新、物尽其用、改善操作等办法,节约材料一万四千元,节约工时一万一千多,提高工效19.54%。同时,他们自行制造了全套日产二吨的蔗渣造纸厂设备,并且已经安装起来投入生产;还制出比较精密的刨床和多种工具。
中山糖厂投入生产初期,全厂工人平均技术等级只有三级,还有大批学徒。由于工人对设备性能生疏,以致锅炉燃烧效率低,蔗渣不够烧,还要补充大量柴、煤;同时,澄清蒸发罐积垢严重,物料处理不平衡。通过反浪费、反保守运动,职工大鸣大放,短期内就贴出大字报近二万张,其中有关改善设备、改进生产的有一千四百六十二条,从而突破了生产关键,日榨蔗量、压榨抽出率都超过设计能力。
去年第四季度,他们又以技术革新和冲破原材料关为中心,发动职工辩论是否可以打破糖厂常规,不经过综合试机就开榨生产?不用硫磺能否生产白糖?经过鸣放、辩论,群众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结果节省了总体试机的大量燃料和材料,并创造了低硫澄清法,提前十七天完成了年度计划。
今年春天,当连绵阴雨影响甘蔗供应,威胁着完成2月份计划的时候,厂的党政领导立即亲自率领职工三百多人,下乡抢运甘蔗。职工们的冲天干劲,使生产成绩直线上升,新纪录接连出现。
1958年到1959年榨季,材料供不应求。领导上及时把情况向群众交代清楚,启发职工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攻克材料关。结果,技术人员和工人密切结合,经过多次的试验,总结出一套先进方法,使每吨糖消耗硫磺定额从五点九一公斤下降到一点七一公斤,全榨季为国家节约财富十多万元。
糖厂是农产品加工厂,每日所用的原料甘蔗不能储存,需要公社逐日不断地供应;同时甘蔗的品种、质量、数量对生产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密切工农联系,依靠当地党政的大力支持,在糖厂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中山糖厂建厂以来,在县和公社的大力支持下,县内扩大了甘蔗种植面积,并且及时地安排了砍甘蔗的劳动力。糖厂也主动地支援农业和地方工业。如配合农业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糖厂经常派出技术人员到蔗区指导生产,并在植蔗比较多的地区开办甘蔗技术改革训练班。地方工业和公社工业需要糖厂协助解决问题的时候,糖厂也都尽力帮助解决。
(附图片)
广东中山糖厂生产的大批食糖新华社记者 陈福北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