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阅读
  • 0回复

配合农村生产 大力发展农村业余教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1-10
第4版()
专栏:社论

配合农村生产 大力发展农村业余教育
在我国广大农村人民公社化以后,农村生产发展的趋势,是内容越来越丰富,技术越来越复杂;公社除了发展农、林、牧、副、渔以外,还要发展工业。现在,党中央又号召全国人民要尽快地实现农业技术改造,使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和电气化。这就更加要求广大农民具有更高的政治和文化技术水平,要求大量出色的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组织农民参加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他们的文化和技术水平,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以适应农村各项建设事业的需要。毛主席早已告诉我们说:“用文化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的政治和文化的水平,这对于发展国民经济同样有极大的重要性。”事实证明,通过学习提高农民的政治、文化、技术水平,就可以充分发挥农民生产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各种农副产品的产量。目前在青壮年农民中文盲比过去少了,但是,具有高小水平的人还比较少,具有中等学校教育水平的人也不多。这个问题必须在实现农业技术改造的过程中加以解决,这就要求农村扫除文盲和业余教育快马加鞭,大力进行扫除文盲,举办农民业余教育,继续提高农民的政治、技术和文化水平。
高速度地扫除文盲,既是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完全可能作到的,这已被去年扫盲大跃进的事实所证实。去年,扫除文盲和业余教育掀起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群众性学习运动。青壮年有近亿的人参加了识字学习,摆脱文盲状态的达五千万人。另外还有几千万人参加了各种业余学校学习。去年入学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长,成绩之大,经验之丰富,都是空前的。经过去年一年的扫除文盲,我国文盲情况起了很大变化,大大缩短了扫盲的进程。目前,我国青壮年中还有八千多万文盲。但是,现有文盲中,有几千万人已经是半文盲,其余的人也都或多或少地识了一些字,一字不识的人是少数。这就是说,只要鼓足干劲,经过踏踏实实地努力,除个别地区外,全国在今后两三年内基本上能够完成扫盲任务。
当前是农村开展扫除文盲和业余教育非常有利的时机。人民公社已经走上巩固的、健全发展的道路,农业生产继续跃进,干部和群众都有了大规模组织学习的经验。特别是学习党的八届八中全会有关文件以后,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已被调动起来,扫除文盲和业余教育工作有了新的发展。据最近不完全的统计,目前全国约有五千多万人参加了学习,有的地方已经初步形成了群众性的学习热潮。农民从他们的切身体验中,已经感到对文化、技术的迫切需要。他们说:“机械化、电气化,没有文化不能化”,“技术是个宝,没有文化学不了”。我们应该抓紧今冬明春这个大好时机,鼓足干劲,使扫除文盲和业余教育保持不断跃进的气势,不停顿的向前发展。没有扫除文盲的地区千方百计的进行扫盲;在扫除文盲之后,凡是有条件学习的人,都应该动员组织已脱盲的人进入业余初等学校学习,以期逐步普及业余初等教育;对于已经受完业余初等教育的人,还要使他们受到业余中等教育,不断地提高他们的政治文化技术水平。当前业余初等、中等教育负有提高农民的政治、文化、技术水平和培养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双重任务,必须予以足够重视,必须大力发展。
农民扫除文盲和业余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一部分,扫盲和业余教育也必须贯彻执行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这就是说,扫盲和业余教育必须为当前农业继续跃进服务。多年来的经验证明:学习同生产结合得好,就会获得成功,受到群众欢迎;反之,就会遭受失败,不受群众的欢迎。1958年的扫盲和业余教育的大跃进,是在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形势下出现的,而且各地都是在农忙季节形成学习高潮的。这说明在农忙季节里也是可以学习的。这是一条新的、成功的经验。为什么在农忙季节里也能学习呢?就是因为学习同生产结合得好,并且促进了生产。学习密切结合生产,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学习组织同生产组织结合。学习组织跟着生产组织走,生产在哪里,学习在哪里。生产组织的领导人也是学习组织的负责人,这样就便于一手抓生产,一手抓学习。今冬明春各地大搞水利建设等“五冬”运动,应该根据这种情况,很好地安排群众的学习,特别是水利工程,都是大兵团作战,集体劳动,更加有利于组织学习。水利工地的党委要很好地领导这一工作,对劳动和学习作统一的安排。只要安排得当,学习不但不会妨碍工程建设,反而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农村工作部门、水利部门、共青团的组织和教育部门都要大力协助。学习密切结合生产的第二个方面,是教学内容适合生产的需要,学以致用。政治教育应该密切结合中心工作,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提高群众的政治觉悟。文化教育应该结合生产、政治和生活进行,反对脱离生产、脱离政治,“为文化而文化”、“为教育而教育”。技术教育应该结合生产进行,干哪一行,学哪一行,直接为生产服务。学习密切结合生产的第三个方面,是学习时间同生产时间配合好。这就是说要把生产、学习和业余活动的时间作统一的合理的安排,使得学习和生产两不误。总之,在这方面,应当切实贯彻执行这样的原则:“不忙多学,小忙少学,大忙机动学”。为了结合生产,学习的方式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各地已经取得很多具体的经验,特别是去年农业大跃进中组织学习的经验,是非常丰富的。总结和推广这些经验,就可以使我们的工作更完满、更健康。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对政治、文化、技术提出了要求,要培养新型的农民;另一方面又为农民普遍提高文化水平创造了条件。例如农村人民公社化以后,大办食堂、大办托儿所,积极为家务劳动负担重的壮年妇女的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那些只看到学习和生产矛盾的一方面,看不见二者统一的、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另一面,这些人当然要碰壁的。我们的农业生产愈益发展,人民公社发出无比的威力,对文化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就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这条道路,现在,我们看得很明显了。
农民业余教育是几亿农民群众的教育事业,应该用群众运动、群众工作的方法进行。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反对群众运动,也反对农民业余教育的群众运动。事实胜于雄辩,我国的农民业余教育,用群众运动的办法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要高速度地进行扫盲和农民业余教育工作,必须坚持群众路线,把几亿农民的学习积极性和办学积极性调动起来。为此,就必须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鼓动工作,使党的教育方针和农民业余教育的重大意义,为广大农民所掌握。同时,还应该采取召开积极分子会议,现场会议,培养典型,树立标兵,学先进、赶先进,抓两头带中间,组织检查评比等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运动开展起来之后,还要进一步使运动持续不断地饱满地健康地发展下去,这就要善于把突击性学习和经常性学习结合起来,在突击学习之后,不要大起大落,而要经常不断的学习。因此必须紧跟着进行巩固工作,不断地鼓舞群众的学习热情,改善学习条件,健全学习制度,使大家经常保持革命干劲,克服困难,使学习持续不断,做到“四季常青”。
现在已进入冬令季节。今冬明春是今后两三年内完成扫盲任务有决定意义的关头。各地应该抓紧今冬明春的有利时机,把所有能够参加学习的青壮年农民,和能够参加教学的人都动员起来,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大力培养解决业余教师,对于教材以及必要的物质设备,也应当认真加以解决。各级党委、人民委员会和人民公社、生产队的党组织,对于这一工作都应该积极加以部署,认真把它领导起来,要加强督促检查,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掀起群众性的学习热潮,深入发展文化革命而努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