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珊瑚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1-10
第8版()
专栏:公社千秋

珊瑚沙
峻青
这儿是钱塘江心的一片绿洲。它的名字叫珊瑚沙。
如果说钱塘江像一条银色的长带的话,那么,这珊瑚沙就是镶在这银色长带上的一颗小巧玲珑的翡翠宝石。
这是一片多么美丽富裕的绿洲啊,简直是人间的仙境,我感到非常幸福,因为此刻我正生活在这人间的仙境里。
看吧,那钱塘江的银色巨流,环绕着绿洲滚滚东去。沿着江岸,宽阔而漫长的堤坝,像一道绿色的锦屏,把绿洲紧紧地抱住。长堤上面,婆娑多姿的垂柳,在风中轻轻地摆动,长长的柳丝,温柔地拂拭着洲上人家的屋顶;长堤下面,是一片绿茵茵的草地和发着银光的池塘,草地上,成群的牛羊在吃草,池塘里,无数的鸭鹅在嬉游;长堤里面,是一片无垠的金黄色的稻田,从江上吹来的风,掠过稻田,荡起了粼粼的金黄色的波浪。……
现在,正是收割晚稻的季节,自从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发出了反右倾鼓干劲的伟大号召以后,一个轰轰烈烈的新的生产高潮,在这片江心绿洲上波涛汹涌地掀起来了。悬挂在柳树上的扩音器里,日夜播送着公社党委关于加紧抢收抢种为明年的大跃进打好基础的鼓动口号,热火朝天的劳动竞赛在进行着。田野上,到处是忙碌的人群,到处是愉快的歌声,镰刀在沙沙地响,打谷机在呼呼地叫,远处,在那收获后的稻田上,传来了雷鸣般的隆隆声,那儿是女拖拉机手在驾着铁牛翻耕播种。……
在清晨的阳光下面,我听着这一片巨大而紧张的声响,感到了万分的激动。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声响啊!从这交响乐般的声响里,我仿佛听到了一个高大无比的巨人向前迈进的脚步声。这脚步声,听起来是多么熟悉啊!在艰苦的抗日战争期间,我听到过它;在激烈的解放战争中,我听到过它;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年月里,我听到过它;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日子里,我听到过它。而特别是大跃进以来,这声音,就更加巨大、更加响亮了。
这是多么令人振奋的声音啊!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事业不就是在这令人振奋的声音中一日千里地飞跃前进吗?珊瑚沙,这仙境般的绿洲,不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吗?
生产队长袁祖富,指着面前一片茂密的稻田告诉我,在这儿,解放前亩产不到百斤的沙地上,解放后连年丰收。特别是在去年大跃进里,总产量一跃而飞腾到平均亩产四百八十斤,达到了前年产量的三倍。而今年早稻的产量比去年又增加了155%。现在的晚稻,虽然还没有全面的计算,但完全可以肯定:一定又大大地超过了早稻。
这个数字,对于那些不了解珊瑚沙的历史的人来说,也许是引不起怎样的注意吧?可是,它却使我感到了很大的惊奇。因为我知道,这片富裕的幽美的绿洲,四十年前,还是一片荒无人烟的贫瘠的沙滩。那时候,白茫茫的江水,日夜在冲刷着沙滩的边沿,特别是在秋季洪汛到来的时候,横冲直闯的洪水,就在沙洲上到处泛滥。那时候,沙洲上除去野鸭水鸟和芦苇野草之外,没有任何生物。1914年,贫农俞锦忠来到这里,成了沙洲上的第一个居民,不久,走投无路的袁祖富一家七口和另外一些穷弟兄们也陆续来到了这里。他们在高一些的地方,搭起了窝棚,在芦苇丛中,开出了田地。可是,四十多年来,这沙洲上的薄地,给予人们的东西却非常之少,每年顶多一亩产七、八十斤,有时却一斤都收不到,因为洪汛一来,辛苦一年的劳动成果就全部付诸东流了。因此,沙洲上的人们,始终是挣扎在风雨飘摇的艰险环境中。漫长的四十多年过去了,沙洲的荒凉面貌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沙洲居民的悲惨命运也没有得到任何改变。一直到解放前夕,这儿还仅是一个二十户人家、一百多个居民的荒凉的沙洲。
解放后的第二年,人民政府就拨出巨款,沿着江岸筑起了三道围堤,挡住了不驯顺的江水和横冲直闯的洪汛。以后,又领导洲上的人们组织了互助组、合作社,给荒凉贫瘠的沙洲争来了第一次丰收。从此以后,沙洲的面貌,就一天天的起了变化。可是,巨大的变化,还是在1958年——中国人民高举着总路线的红旗轰轰烈烈大跃进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沙洲上的人们欢天喜地的加入了人民公社,和孤洲以外的广大农民弟兄联成了一体,于是,他们的力量更加雄伟了。在这一年里,他们在通往陆地的江峡里,修起了一道坚固的水闸。这水闸,控制了江水,使得它再也不能随意的侵犯洲上的居民,而且还得老老实实地为居民们服务了。人们兴奋地把这水闸称做“跃进闸”。紧连着跃进闸,人们又筑了一条高高的宽宽的大路,这路,从绿洲的深处,一直通到江的那边,和陆地连成了一起。从此,洲上的人民到陆地上去,再也用不着摆渡了。人们高兴地把这条路叫做“幸福路”。
幸福路,这是一个多么动听、确切而又意味深长的名字啊!
这条路,不仅是从绿洲的深处通向大陆,而且也从洲上人们的心里,通向了北京,通向了毛主席,通向了党中央。这路,不是别的,就是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正是这条路,才使得洲上的人们,在这么短短的时间内,平地登天的达到了富裕的境地。现在,这儿已经是一个有着七十多户人家的绿洲了。四百多洲上的居民,过着他们祖先做梦都想不到的幸福生活。现在他们耕田有拖拉机,灌溉有抽水机,吃饭有公共食堂,这个食堂今年春天曾经抗住了那股不大不小的歪风,一直坚持了下来,伙食办得很好,社员人人满意。他们的孩子,有托儿所照顾,他们再也不会像他们的爸爸妈妈那样,在大潮汛到来的日子里,蹲在倒塌的窝棚前面,看着那卷走他们的稻谷的滚滚洪水伤心的流泪,绝望的呼喊了。且不要说孩子吧,就是那些青年小伙子,也早已忘记那悲惨的过去了,现在,他们许多人,出门的时候,都骑着雪亮耀眼的自行车。……
袁祖富,这个在沙洲上生活了将近半个世纪的老农民,这个贫瘠的沙滩变成了富裕的绿洲的见证人,这个从地主的奴隶变成了国家的干部的亲身经历者,就是这片绿洲上一个富有的人。去年一年,他就收入了五百多元,妻子、女儿都添上了毛线衣、换了新棉被,他自己也穿上了新棉袄。
大跃进的伟大成果,深刻地教育了洲上的人们,他们坚定地相信:要迅速地根本地改变洲上和国家的面貌,只有把总路线的旗帜举得更高,把大跃进的步伐迈得更快,把人民公社办得更好。
几天来,我走遍了这片绿洲的每一个角落,我看到,党的八届八中全会的号召,在这里是怎样变成了巨大的物质力量。“高速度的发展生产”这句话,已经成了洲上每一个居民的口头禅。在收割稻谷的田畈上,在饲养家禽的栏棚里,在养殖鱼苗的池塘边,在翻耕土地的拖拉机旁,到处都听到人们在谈论着高速度的发展生产,谈论着党的八届八中全会的号召,谈论着今年晚稻的丰收,谈论着明年更大的跃进。……
明年,将是珊瑚沙的人们继续大显身手的一年。在这一年里,这片绿洲上播种早稻的面积,将要比今年的四百八十亩增加50%。此外,还将开垦出八百亩近年来淤积出来的荒地。现在,洲上已经有了八千多只鸭子,一千三百多只鸡,八百多头猪;明年,他们饲养畜禽的数目要争取增加到每户平均二百只;在这一年里,他们还将拆掉低矮破旧的茅屋,盖起崭新宽敞的新居。另外,还准备沿着堤坝,修起一道环洲大路。横穿绿洲,修起两条交叉的大道,到那时候,这翡翠般的江心绿洲,就将更加美好,更加可爱了。到那时候,来到绿洲上的人们,将更有一种身历仙境的感觉了。
是的,珊瑚沙,这美丽的江心绿洲,是一个出现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人间仙境。然而,这人间的仙境,岂仅是出现在这一片小小的绿洲上吗?不,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阳光照耀下,我们的伟大而辽阔的国土上,哪里不都是像仙境般的美好呢?珊瑚沙,只不过是这无数美好的地方当中的一个而已。正是:
仙境何止珊瑚沙,
东风旭日遍天涯;
江山有幸添新色,
春城无处不飞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