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1阅读
  • 0回复

驳“大伤元气”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1-11
第7版()
专栏:

驳“大伤元气”论
卢曙天
国内外的敌对分子和国内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力图抹煞我国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集中攻击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1958年的大跃进,他们把1958年的大跃进,说成是仅仅由于“上年结转的物资库存多了”,而且大肆散布“大跃进吃空了库存,伤了元气”等谬论。我们对这些颠倒黑白、彻头彻尾的谎言,必须坚决给予反击。
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总是见物不见人,完全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他们没有认识到,在同样的物质条件下,一鼓劲,一泄气所产生的效果相差有多大。上年结转的物资库存多了,是否就能大跃进?以往几年,全国物资库存几乎是逐年上升的,但并不是年年大跃进。1954年,钢材、木材、水泥库存增长了20%—52%,并没有给1955年带来大跃进。1956年,钢材、水泥库存也是增加的,可是也没有给1957年带来大跃进。1958年由上年结转的物资库存,虽然在绝对量上比过去增加些,但由于需要量激增,由上年结转物资的周转天数,反而比往年降低。但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国民经济却出现了空前未有的大跃进。
1958年大跃进中,国民经济对主要物资的需要量,比1957年有很大的增长。钢材、铜约增加一倍左右,铝锭约增加了二倍,煤炭增加84%,木材增加了一半以上。但大多数物资的资源,由于国内工业生产的飞跃发展都增长更快。当年新增资源不但满足了当年需要,而且增加了年底库存,如生铁、煤炭库存增长了一倍半,铜增长14%,铜材增长23%,水泥增长20%,这些物资的库存几乎都超过以往的任何一年。难道这能叫做“吃空了库存”吗?
是的,1958年个别物资如钢材、木材是供不应求的,库存略有减少的,但这些减少量与全年需要量比较起来是微小的,钢材仅占8%左右,木材仅占7.6%。何况经过今年上半年的调整,现有库存都得到充实。把大跃进说成是“吃”了1957年库存才得来的谬论,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在国民经济高速度发展过程中,个别物资的生产一时跟不上需要,是难以完全避免的。问题在于如何处理。有两种处理办法:一种是“削长就短”的消极平衡。如果这样做,1958年可能不动用或少动用些钢材和木材库存,其结果是基本建设投资就得削减五、六十亿元。这样不但大大降低了建设速度,而且使其他建筑材料、机器设备和资金大量闲置起来。这是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所喜欢而人民所坚决反对的。另一种是“促短就长”,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去更好地掌握和利用现有物质技术条件,使其产生最大的效果,使个别薄弱环节在继续发展中得到调整。这是1958年实践中得到证明的正确做法。
个别物资库存减少了,并不等于“紧张”。大家知道,建立库存的目的是为生产建设服务。一方面,随着生产的增长,库存量一般要相应的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工业布局渐趋合理、国内生产自给率提高、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等,库存量也可以适当地减少。总之,库存是根据生产建设的需要决定的。库存的增减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常现象。那种认为库存愈多愈好,为储备而储备,这种要求生产建设机械地服从物资储备的观点,是十分错误的。
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攻击大跃进,说什么“大跃进,浪费了物资,大伤了国家元气”。事实恰恰相反。1958年广大职工在总路线的鼓舞下,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积极改进产品(或工程)设计,提高技术操作水平,节约物资的效果是显著的。在工业生产方面,金属加工工业平均每亿元产值消耗钢材比1957年降低10.7%,消耗铜和铜材比1957年降低13.4%;煤炭工业由于大搞“小土群”,小露天采煤的比重增加,每亿元产值消耗木材比1957年降低将近一半。在基本建设方面,1958年平均每亿元投资消耗钢材、木材、水泥比1957年降低了8%—24%。按以上金属加工、煤炭工业和基本建设三笔账计算,就可节约钢材六十五万吨左右,木材四百万立方米,水泥二百一十多万吨,节约总值九亿元左右。
在大跃进中,还充分挖掘了闲置的物资。例如,在党的领导下掀起了规模壮阔的“工业抗旱”运动,充分体现了群众的克勤克俭、战胜困难的英雄气概,仅几个月内,就收集大量废金属和闲置的各种机电设备数万台,对当时的生产建设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挖掘设备潜力方面,1958年底工业企业中未安装的机床占拥有量6.7%,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未安装的机床占拥有量的7.4%—12.6%。1958年已安装的设备利用率也大大提高了,平均每台机床切削钢铁材料的数量比1957年提高了58.9%,比跃进的1956年也提高了39.1%。
总的看来,1958年物资供应情况是良好的,在物力上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大跃进,库存实力也是雄厚的。尽管在个别环节上对某些次要需要照顾少了些;同时物资使用有些分散;加上某些人为紧张因素,使物资一时调度不灵等,但与成绩比起来,这些缺点不过是十个指头中一个指头的问题。何况这些缺点已逐步得到克服。可见大力散布悲观论调是别有用心的。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哀鸣,必将淹没在汹涌澎湃的大跃进浪潮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