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阅读
  • 0回复

翱翔在暴风雨中的海燕——看苏联影片“我了解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1-11
第8版()
专栏:

翱翔在暴风雨中的海燕
——看苏联影片“我了解他”
苏方
白云舒卷的蓝天,波涛翻滚的大海,展翅高飞的海燕,乘风疾驶的白帆……当被牢房的高墙长久挡住视线的卡莫,一旦看到这广阔的天地时,他是多么激动欢欣;当我们看到他越狱后进入这广阔的天地,和营救他的同志们相见时,我们又是多么激动欢欣。人心向往的自由,终于被这坚贞的革命战士争取到了!
革命者的道路是艰辛的。影片“我了解他”表现出的卡莫的一段斗争历程,不就是显示了这只年青的海燕,曾经经受过多么猛烈的暴风雨的袭击么?
1905年的阿尔明尼亚,到处张贴着追捕革命者的通缉令,沙皇的警犬——宪兵,伸长了他们的鼻子到处乱嗅。就在这白色恐怖极端严重的时刻,生气勃勃的卡莫闯到了我们的眼前,经过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故事,通过最复杂、最残酷的斗争,他的崇高的品格鲜明地展示了出来。他化装成一个公爵,以这种身份结识了一个宪兵上校。利用这个关系,他找到了和掩护了自己的同志——列宁从芬兰派来的使者华西里。临别时,他还狠狠地嘲弄了那愚蠢的上校。卡莫还跑到有总督等人观剧的剧院里去散发革命传单;带领着同志把沙皇从格鲁吉亚搜刮来的大量钱财抢夺过来……特别使人感动的是他被叛徒出卖后,关进德国监狱里的情形:为了不让德国政府将他引渡给沙皇,避免杀人魔王斯托雷平对革命者的疯狂的杀戮,他不得不装疯,不得不装出自己已经失去了疼痛的感觉。在最后一次检查身体时,丧失人性的德国警察竟用烧红了的铁钎来烙他的背。这时,银幕上出现了卡莫的眼睛的特写。由于肉体上的痛楚,眼睛的瞳孔不断放大,然而眼里闪射出的却是多么坚贞不屈的光啊!
卡莫为什么能够这样大无畏地挺立在敌人面前,蔑视敌人,为什么经受得起这样严酷的考验?他不是一个普通的人,而是特殊材料铸造成的共产党员!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员,在党的教导下,把求全世界的解放、求全人类的解放,视为自己崇高的职责;建造幸福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他们毕生奋斗的目标。美好的理想的火花在他们心头燃烧,为了实现它,不惜流血牺牲。卡莫正是这千千万万的忘我的革命者中的一个,正是为实现这个理想英勇斗争的一个。
自然,卡莫决不是光凭自己的勇敢在孤军作战。共产党人总是不断把广大群众团结在自己周围,因为他们坚定不移地相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影片中不少情节证实了这个真理。尽管敌人残酷地镇压革命,但是人民群众却处处向卡莫伸出援助的手。皇家剧院的女演员瓦丽雅掩护他,梯弗里斯监狱里的卫生员拉庚老头帮助他……正因为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卡莫的斗争才得到了胜利,党的事业才得到了胜利。而在火热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卡莫本身也得到了锻炼。看得出来,他最初还是比较缺乏经验的,譬如他给宪兵上校签写卡片,虽然显示了他的勇敢,虽然狠狠地嘲弄打击了敌人,他却在完成重要任务的时候暴露了自己;再如他用假扮宪兵搜捕的不恰当的方法来考验新同志等等。在党的教导和同志的帮助下,在血和火的斗争中,他终于逐渐认识了自己的缺点,愈来愈趋成熟、坚强。
影片制作者善于从各个角度,运用多方面的技巧,来描述卡莫所处的环境,突出人物的性格。有许多不可忽视的细节,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那个保险公司代办米尔斯基四次被捕的情节,就穿插得十分巧妙。米尔斯基由于有着和卡莫相似的两撇胡子,引起了宪兵的注意,因此他一次又一次地被捕。结果,他把胡子剃去了,却又引起宪兵们的怀疑,又被捕了。敌人的愚蠢,敌人在临崩溃前夕的惊慌失措,从这细小的情节里,也充分地显露了出来。影片中简短而又犀利的对话,对整个影片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大大增加了影片的艺术魅力,促使我们更加认清了敌人的丑恶,使得卡莫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看完影片以后,我们深深感到,恰如列宁对卡莫说的那样:人民对你的名字会知道和尊重的。党了解他,人民也了解他,尊重他。这只翱翔在暴风雨中的矫健的海燕,他的光辉的形象,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里。
(附图片)
〔插图:“我了解他”中的卡莫同华西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