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上饶专区晚稻增产一倍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1-12
第4版()
专栏:

上饶专区晚稻增产一倍多
据新华社南昌11日电 江西上饶专区二百万亩双季晚稻丰收。单位面积产量比去年增长了将近两成;总产量增加了一点三倍。
上饶专区有70%的面积是山区,其余是丘陵地和地势低洼的湖滨平原,秋季缺雨多旱,自然条件不利晚稻生长,历年双季晚稻的产量很低。今年这个专区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了人民公社的优越性,早在早稻收割之前,中共上饶地委就提出了扩大双季晚稻的计划,动员全区人民为争取双季晚稻丰收而奋斗。
为了使大部分种植在瘦田上的双季晚稻丰收,在插秧结束后,各公社生产队就立即成立专业队,加强双季晚稻的田间管理工作。余干县各公社统一调配劳力,组织了一支万人的田间管理专业队伍,实行“定人员、定田亩、定奖惩”的“三定”责任制度,专门培育管理全县二十多万亩双季晚稻。婺源县各公社有五千名干部、社员带着耕牛住在低产田边,耘田、追肥,围攻双季晚稻的三类苗。玉山县各公社推行“猪栏上山”的办法,在低产田旁建立了五百多个养猪场,饲养肥猪八万多头,专门为三类苗积造精肥。经过禾苗升级运动,半个月内全区有四十万亩三类苗变成了一类苗,基本消灭了三类苗。
在双季晚稻生长期间,上饶专区有五十天没有降雨,各地人民公社及时组织了大批劳动力,抗旱抢救双季晚稻。受旱面积占总面积80%的贵溪、余干、波阳、余江、乐平、东乡等县,从领导干部到群众,五十万人投入了抗旱斗争。乐平县十万人大战干旱:遇水架水车,登山找水源,平地打水井,逢溪筑水坝,广搭渡水槽,做到“万水灌田、滴水皆用”,使全县七万七千亩受旱的双季晚稻田摆脱了干旱,保住了丰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