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组织短途运输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1-13
第3版()
专栏:

组织短途运输网
中共山西省黎城县县委书记 王火福
山西黎城县在太行山东部,90%的地区是丘陵沟壑地带和高山峻岭,山货土产和矿石的蕴藏量很丰富。1959年全年运输量在十二万吨以上,等于1958年货运量的四倍。可是全县原有运力和运量相差二十倍之多。如何完成这样大的运输任务呢?当时曾有些人主张“让专区交通局多调拨一些汽车来”,“请上级给增加运输工具”。黎城县委专门召开会议研究了交通运输工作,通过辩论一致认为,应该坚决贯彻全民办运输的方针。会上确定:社社办运输,区区办运输,充分运用农村的各种运输工具,自力更生完成运输任务。根据县委的指示,结合农业生产,“农忙时小搞,农闲时大搞”,各个人民公社和管理区在安排工农业生产的同时,对短途运输作了统一安排,根据不同条件,规划出短途运输的劳力和畜力。全县共组织起二百辆胶轮马车的专业短途运输队伍,二十六辆胶轮马车,二百一十辆小平车和五百五十四辆铁轮车的临时运输队伍。另外还组织了后备运输队。
运输力量组织起来以后,我们着重抓了短途运输网的组织工作。过去由于没有统一的领导和安排,黎城县的短途运输处于分散自流状态。工业、商业和粮食部门,各自安排自己的运输,常常调拨空车进山区拉货;而人民公社和管理区不得不专门派车到长治一带运煤。进山的汽车一出城就被大山挡住,载的少,跑的慢,并且经常发生“抛锚”事故。山里的铁轮车一出山就被公路规章制度限制,不许行驶公路。许多运输工具不能发挥作用,而空车对流又造成了运输力的很大浪费。
县委针对这一情况,决定把全县的短途运输统一加以安排,组织短途运输网。我们在公路沿线设立了四个中转站,在九个中心区建立了运输点,围绕九个运输点又划分了二百多个运输片。铁轮车、木轮车专跑短途山路,负责运输点和中转站之间的运输;汽车专跑长途公路,负责把本县的物资从中转站运出去,把本县需要的物资从外地运到中转站。全县的运输任务由县运输公司统一掌握,根据轻重缓急加以安排。县运输公司又和专业运输指挥部商定,凡运货到黎城的汽车,必须捎回煤炭和日用品,凡到中转站和运输点拉煤的车辆必须捎去山货和矿石。这样就做到了汽车不进山,铁轮车不下川,来往没空车;通过各个中转站和运输点,把各种运输工具衔接起来,一节倒一节,将农村的山货土特产品和工业原料运往城市,将煤炭和工业品从城市运往农村。
由于大搞短途运输群众运动,并且组成了短途运输网,黎城已做到了“商业物资无呆滞,工业原料不积压”。今年1—9月全县共完成货运量六万九千三百二十四吨,超过1958年同期的三倍,不仅完成了国家的调运任务,而且直接激励了土特产的生产。自从解决了运输问题后,多种经济得到很大发展。群众反映说:“短途运输作用大,利国又利家,土特产品全推销,群众收入大增加”。
(附图片)
甘肃省武山县在大搞群众性的短途运输运动中,开辟了一条长达二百公里的水上运输线。这是社员们正在运送建筑木材。
新华社记者 傅振欣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