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养猪一年翻一番卖给国家万余头 猪肥积得百万担粮油蔬菜喜丰收 华漕公社创造养猪八条好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1-14
第1版()
专栏:

养猪一年翻一番卖给国家万余头
猪肥积得百万担粮油蔬菜喜丰收
华漕公社创造养猪八条好经验
种苗舍料管防工专
良种 公社建立种畜场,培育良种;猪苗采取“见雌必留、先留后选”的办法,留下大量母猪,繁殖猪苗;猪舍 利用废旧料,改建猪棚,扩大饲养量,猪舍做到不漏风雨,硬棚天天冲,软棚保干燥;饲料 大建饲料基地,大种水生作物,充分利用农副产品和市区下脚;管理 挑选优秀分子充当饲养员,对母猪、隔奶猪、肉猪、公猪,分类、分棚、分工由专人负责管理;防疫卫生 每个生产队有兽医,每个小队有防疫员;按照不同类型的猪,月月打防疫针;工具改革大闹技术革新,改革饲养工具,提高劳动效率,减轻劳动强度,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专业领导 公社成立畜牧部,统一规划和领导全社畜牧事业,从生产队到生产小队都配备副业队长一人专管畜牧生产。
据新华社上海13日电 上海市上海县华漕人民公社已经实现了一亩地一点二七头猪。到9月底,公社畜牧场和各生产队已经集体养猪三万零八百五十七头(不包括私养数),比去年10月公社成立时翻一番还多。
华漕公社大力发展养猪事业,对农业生产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一年来,全社共积猪粪一百万担。以一担猪粪相当于一斤化肥计算,这就如同在华漕公社新建了一座年产一百万斤的化肥厂。今年这个公社的水稻、油菜、蔬菜等主要作物施的猪粪平均比去年增加20%。由于肥料增加,今年夏季作物获得全面丰收。油菜平均亩产二百零三斤,比去年增长131%,小麦平均亩产二百七十一斤,比去年增长69.5%,上半年蔬菜上市量比去年增加25%。由于猪粪增加,商品肥料减少,农业成本也相应降低了。今年1月至9月,农业生产费用比去年同期降低6.9%,其中商品性肥料支出降低了30%。猪粪是一种有机肥料,有效地改良了土壤。红星生产队原来70%的耕地是“干沟泥”(中粘土)和“铁锈干沟泥”(重粘土)。经过这两年来大量施用猪肥,绝大部分已改良为肥沃的黄泥土。
畜牧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公社、生产队和社员的收入。今年1月到9月,全社农业收入为一百五十五万八千九百三十二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9.96%;而畜牧业收入为五十四万六千四百三十五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7.34%。畜牧业收入在公社农业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已由去年同期的21%增加到26%。
养猪事业大发展,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多的肉食品。从去年9月到今年9月,公社卖给国家肉猪九千六百四十二头,猪苗三千九百五十二头。平均每户出售肉猪三点一三头,猪苗一点二头。这是单靠私养所不可能办到的。
华漕公社养猪事业大发展,是发挥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贯彻公养私养同时并举,大搞集体养猪,自力更生用“穷办法”养猪的结果。公社成立后,就提出“生猪翻一番”的口号,发动群众,首先集中力量解决了猪苗、饲料、猪舍等养猪的三大关键问题。缺少猪苗,便采取“见雌必留,先留后选”的办法,留下了许多母猪,大量繁殖猪苗。结果不但满足了公社两万多头猪苗的需要,而且还支援了周围其他公社。公社并建立了种畜场,培育了良种。解决饲料是决定能不能大养猪的中心问题。过去华漕一带养猪主要是依靠城市供给饲料,猪的食料绝大部分是米糠、豆饼和豆粞。公社化之后,城市供应的精饲料总数虽然没有减少,但是猪多了,精饲料便不够了。公社采取大搞饲料基地、大种水生作物、充分利用农副产品和市区下脚的办法,破除了过去“以精为主”的饲养办法。利用所有水面、河岸,密密层层地种上水浮莲、水葫芦和野花生等等。有了充分的青饲料,精饲料便可以大大减少。精饲料由过去占猪饲料的80%减少到10%左右,保证了短时期内养猪迅速发展。同时养猪的成本也大大降低,过去一头猪一天要吃二角五分钱饲料,现在只花六、七分钱便可以了。猪舍太少,就利用废旧料,改建猪棚,扩大饲养量。
闯过了猪苗、饲料、猪棚三关之后,管得好不好便成为能不能大量发展养猪的关键。一年来,华漕人民公社已摸索出一套比较先进的养猪方法。在饲养管理方面,对母猪、隔奶猪、肉猪、公猪做到了分类分棚,分工专人负责。这样就使饲养员能够摸索出各种猪和每一棚猪、每一头猪的特性,需要喂些什么食料、用食量多少;掌握好老母猪发情一天半后交配、一百一十五天生产、母猪怀孕期间精饲料逐渐增加等等方面的规律。食料一般都能做到洗得净、切得细、煮得熟、喂得足;猪舍做到不漏风漏雨,硬棚天天冲,软棚保干燥。保证了猪吃好、住好、长肉快。在防疫卫生方面,每个生产队有兽医,每个小队有防疫员(饲养员兼的)。按照不同类型的猪,月月打预防针,基本上做到了无猪瘟、无丹毒、无气喘、无白痢、无副伤寒。基本上消灭了因病死亡事故,保证了生猪健康成长。
养猪事业大发展后,饲养员就要相应地增加,因此,改革工具解决人手不足就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了。侯家角生产队南陈巷小队养了四百多只猪,就要一个饲养员专门挑水,一天挑一百担,活很重。小队长韩富祥就和饲养员、下放干部一起商量,从各方面搜集旧料,花了很少的钱,在今年3月试制了一部脚踏式抽水车,把河水抽到土制的贮水塔,再用管子通到饲料间和猪舍里。只要踏一小时车,便可以用上一天。这样就大大的提高劳动效率,减轻了饲养员的劳动强度。他们又从饲料间到猪舍建造了一条木轨道,猪饲料使用车子从轨道上运过去,一车能推三个人挑的饲料。后来,他们又买了一部饲料切碎机。公社就在这个生产队召开现场会议,大力推广这种做法。现在许多生产队都在大闹技术革新。要求明年做到每个饲养员养猪一百头。
猪仔养得好不好,最重要的一环是在于饲养员饲养得好不好。公社成立后,各级党组织都挑选了优秀人员充实了饲养员的队伍。这些贫、下中农出身的饲养员,干劲十足,积极钻研工作,没有几个月不但会饲料搭配、分棚管理,而且还会修理猪棚、打防疫针。群众称他们为全能手。他们对猪爱护备至,如刘家桥饲养员周金英在母猪生产期间,就在猪棚里通宵看护。当母猪生不出小猪时,她就用手从母猪肚子里把小猪一只一只地摸出来。一天,她去猪棚外面工作,忽然一只小猪尖叫,她一听便知道小猪被母猪压住了,就冲到猪棚里去,把小猪从母猪身体下面救了出来,放在怀里,不断地抚摸着它,好像爱护受伤的小孩一样。这时,恰巧遇到其他公社的同志来参观这个猪棚,看了十分感动,都说:“有这样好的饲养员,猪一定养得好。”
华漕公社一年来养猪事业所以能够获得大发展归根结底是实行政治挂帅,加强党的领导的结果。华漕公社这一带在合作化时期,由于党的提倡和领导,开始发展养猪。人民公社成立时,已达到平均每户四头。公社成立后,提出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和支援城市副食品,生猪翻一番。但是这个口号遭到了以少数富裕中农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思想的抵抗,在这些人看来,精饲料太少,就不能大养猪。某些富裕中农更反对种植饲料,主张多种蔬菜多赚现钱,大叫养猪亏本不合算。公社党委及时指出这是多快好省与少慢差费的斗争。并在干部和群众中进行教育,反复说明大办养猪事业,对发展农业生产、支援城市、增加社员收入和巩固人民公社的重大意义。公社党委在抓思想的同时,加强了组织领导。公社成立了畜牧部,统一规划和领导全公社的畜牧事业,从生产队到生产小队都配备了副业队长一人专管畜牧生产。根据一年来养猪的实践,最近公社已总结出一套养猪经验,归纳起来是八个字:种(良种)、苗(猪苗)、舍(猪舍)、料(饲料)、管(管理)、防(防疫卫生)、工(工具改革)和专(专业领导),社员们称这八条经验是养猪的“八宝”。
华漕公社已订出1960年的畜牧业大跃进的规划,在养猪方面,保证完成六万头,力争达到七万头;平均每亩地二头半猪,平均每人四头猪。
(附图片)
上海华漕人民公社从去年9月到今年9月卖给国家肉猪九千六百四十二头,猪苗三千九百五十二头。平均每户出售肉猪三点一三头,猪苗一点二头。图为公社饲养场饲养的大肉猪。 新华社记者 唐允仁摄猪,带来大肥山;猪,带来大增产 洪 荒(原载文汇报)上海华漕人民公社多留母猪,大力繁殖小猪。这是种畜场繁殖的小猪。 新华社记者 唐允仁 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