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辽宁水稻产区普遍增产 营口县粮食生产提前超过农业纲要指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1-14
第4版()
专栏:

辽宁水稻产区普遍增产
营口县粮食生产提前超过农业纲要指标
据新华社沈阳讯 辽宁省今年播种的三百二十四万亩水稻获得丰收。据营口、辽阳、西丰等十六个水稻重点市、县的实打和预测,平均单位面积产量一般都比去年增产八成以上,其中有七个县的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可比去年增产一倍以上。
早在去年秋收之后,辽宁全省就组织了四百多名农业干部、社长、农民技术员参观学习水稻丰产的经验;冬季,又分批举行了全省性的技术训练;接着,各县和各地人民公社都开展了全民性的技术普训,从而为水稻丰产在思想上和技术上做好了充分准备。春播中,从上到下都加强了对水稻生产的领导。在水稻栽培中,各地都贯彻执行了密植、深翻、施肥等增产措施。
新华社沈阳12日电 辽宁省营口县今年农业生产获得大丰收。经过中共营口县委的反复核对,全县五十万零五千二百六十一亩粮食作物的总产量比大跃进的1958年增产44.2%,平均单位面积产量达到五百三十七斤,已超过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黄河以南的粮产指标,成为辽宁省农业生产大跃进的旗手。
营口县广大农民为了实现今年农业生产继续大跃进,从去年秋天建立人民公社后,就在“一春无雨保全苗,一年无雨保丰收”的口号下挥锹抡镐掀起了新的水利建设高潮。在这一工作中,全县人民共付出二百多万个工日,完成土石方二百三十七万公方,兴修了无数的水库、河网、深井和引水上山、沟洫畦田等各种水利工程。接着又用四十七万个工日,修了一条长达四十里的浑(河)太(子河)引水工程,解决了高坎公社、水源公社、新生农场和营口市郊十八万多亩水田的用水问题。各地贯彻农业“八字宪法”的工作也做得比较好,全县60%的耕地都进行了深翻,大力推广了“卫国”水稻和“二五三”高粱等高产良种,平均每亩施肥一万二千斤。全县有58.4%的粮食作物,都因地制宜的进行了合理密植。田间管理工作也做得很精细。此外,各级干部和社员在今年农业生产中还大搞试验田、指挥田、丰产方、创造了三万多亩亩产千斤的大面积水稻丰产田,这对提高今年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起了重大的作用。
目前,获得农业大丰收的营口县人民,正在大反右倾,大鼓干劲,为争取实现1960年的继续大跃进,展开了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工作。全县的耕地已深翻了60%以上,波澜壮阔的水利建设运动也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