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消灭越冬病虫害 保卫明年大丰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1-15
第2版()
专栏:社论

消灭越冬病虫害 保卫明年大丰收
植物保护、防治病虫害,是农业“八字宪法”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植物保护工作做得好,土、肥、水、种、密、工、管的作用才能充分体现出来,丰收才有可靠的保证。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这一工作,国家为防治病虫害专门设置了领导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培养了大批具有专门知识的防治工作人员,生产了大批除虫机械和大量的化学农药,还派出了大批飞机在大面积上防治病虫害,等等。几年来,保护植物的防治病虫害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全国防治病虫害的面积,已经从1950年的一亿多亩扩大到1958年的十八亿多亩,并且已有七百多个县、市基本上消灭了一种或几种主要病害或虫害。对于过去为害严重的蝗虫,已经能够有效的控制;南方稻区螟虫为害的损失率已经从解放前的10%下降到2%左右;麦黑穗病的发病率已经从10%—15%下降到不到1%。今年,由于出现了几十年来未有的干旱现象,病虫灾害十分严重。早稻的稻瘟病、中晚稻的螟虫、棉花的红铃虫、棉铃虫,以及飞蝗、红蜘蛛、玉米螟等病虫,都曾相继为害。但是,各地人民公社和广大社员,在“土洋结合”,飞机、化学药械和土农药、土办法一齐出动,终于战胜了严重的病虫灾害,保证了农业生产的丰收。
但是,要彻底消灭农作物的病虫害,需要作较长时期的斗争。因为病虫害繁衍孳生的能力很强,一时不可能扑灭干净。特别是今年全国农田遭受病虫害的面积广、数量多,虽然经过大力防治,残留的病菌和虫卵、幼虫还是不少。据河南新乡专区调查,一株受害的玉米秸内有玉米螟幼虫七至十条,个别严重的有几十条。又据山东省的调查材料:有些棉区越冬的红铃虫幼虫,比去年多二至四倍;在华北和西北部分地区早播的小麦,已经开始发现小麦锈病。这些情况都说明:对于防治病虫害的工作,决不能有丝毫麻痹松劲情绪,必须抓住有利时机,反复顽强地进行防治。
冬季正是防治病虫害的有利时期,各种病菌、孢子、虫卵、幼虫等一到冬季,大多数都躲藏在土壤、杂草、秸秆、根茬、穗轴、种子里面过冬。越冬幼虫一般不食不动,冬眠时间有的长达四五个月(从今年10、11月到明年2、3月),在这个时期,最容易消灭。同时,现在消灭一个虫卵和幼虫就等于作物生长期间消灭几十、几百甚至几万个害虫。现在在一亩地内除了害虫,就能保证生长期间几十亩甚至几百亩农作物不受害或者少受害。抓住这个时机组织人力防治病虫害,不但效果好,节省人力物力;而且在植物保护工作上打了一个主动仗。反之,到明年一个病菌或虫卵、幼虫,就会繁殖到成千上万个,一亩地的病虫害,就会扩大到几十亩几百亩以至几千亩,那时消灭它们便要花费更大的人力和物力,而且作物还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由此可见,消灭越冬病菌、虫卵、幼虫是防治工作中的最重要的一环,抓住这个环节,就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广大群众从自己的切身体验中,对于冬季治虫的重要性认识得很清楚,他们说,“冬治一条虫,秋收万粒谷”。因此,许多地方的群众已经提出“不让病虫害过冬”的口号,密切结合兴修水利、积肥、田间管理等项工作,积极开展了各种防治病虫害的活动。
但是,有一小部分人对冬季防治病虫害的工作还存在着右倾保守思想,他们认为“效果不大,得不偿失”;“冬季生产这样忙,哪有工夫治虫”;或者是“冬季病虫不为害,来年春天防治也不晚”。事实上,冬季防治不是效果不好,而是效果很好;不是得不偿失,而是一举数得。甘肃省的小麦过去遭受麦椿象为害,受害率高达30%,1957年群众用“挖、铲、烧”等办法,消灭了在芨芨草等杂草上过冬的麦椿象99.6%以后,1958年为害率就下降到0.44%。山西省晋东南专区为了消灭过冬的玉米螟,全面处理了各种有虫的秸秆、穗轴和根茬等,不但消灭了虫害,而且还积了堆肥二百七十七亿斤,制造饲草五亿斤、猪饲料一亿斤,积下烧柴三亿多斤,并且还美化了环境。因此,对于病虫害,丝毫不能有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必须在工作中争主动,争上游,尽量把工作往前赶,把病菌、虫卵、幼虫消灭得愈早愈好,愈彻底愈好。至于说到各项工作任务多,忙不过来,那也是可以解决的。因为冬季防治病虫害的工作完全可以和冬季生产结合进行。比如结合积肥,就能消灭潜伏在根茬、杂草、枯枝、落叶上的病菌、虫卵、幼虫;结合耕地灌水,能够处理根茬上的病菌、虫卵、幼虫;结合贮备牲畜饲料,可以消灭玉米、谷子、高粱的秸秆和穗轴上的病菌、虫卵、幼虫;结合整修水渠和消灭夹荒地,可以处理杂草上的病菌、虫卵、幼虫;结合开展副业生产,捕打害鸟害兽;结合清理棉花仓库,消灭过冬红铃虫幼虫;结合卫生工作,可以清除杂草、枯枝、残株上的病菌、虫卵、幼虫等等。防治越冬病虫害的工作,不但和冬季农业生产工作没有矛盾,而且可以互相推动,互相影响。
消灭越冬病虫的方法是很多的,应当根据病虫潜伏的地点不同,采取不同的消灭方法:对潜伏在植物秸秆、穗轴里面的,可以采取铡、磨、封、烧的办法;对潜伏在根茬、杂草内的,可以采取烧、沤的办法;对潜伏在土壤里的,可以采取水灌、深翻的办法;对潜伏在种子里的,可以采取烫、拌(拌药)、冻的办法;对潜伏在粮食内的,可以采取扫、喷(喷药)的办法。不论是南方、北方,不论是稻、麦、棉花,只要在冬季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消灭越冬的病虫害,都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不过,目前由于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在冬季就把病虫害消灭得一干二净,还必须根据病虫发生规律的三个阶段:越冬期、初发期、盛发期,步步设防,期期除治。只是越冬期搞得越彻底,早春发生数量就少,这时再加以防治,就可以减少盛发期的数量,盛发期再加以围剿,就完全可以控制病虫的危害不使成灾。所以,各地还是应该抓住冬季这个关键时期,组织一定数量的整半劳动力和辅助劳动力,一齐投入防治病虫害的战斗。
要做好今冬的防治病虫工作,必须各级党委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各地原有的除虫指挥部要继续负责领导冬季防治;广泛地深入地发动群众,做到“人人动手,个个除虫”。同时,要广泛宣传冬季防治病虫的科学根据、方法和好处;在各地设立示范点,做出榜样,供大家参观学习。这样,才有可能把今冬的防治病虫害工作做得更好,保证明年的农业丰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