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阅读
  • 0回复

民办学校的一面红旗 仲家庄小学克服重重困难越办越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1-17
第7版()
专栏:

民办学校的一面红旗
仲家庄小学克服重重困难越办越好
本报讯 江苏省兴化县陶庄公社仲家庄民办小学逐步发展壮大。仲家庄民办小学是1955年创办的。初创时学校设在一个破庙里,一共只有二十六名学生,现在已成了初具规模的完全小学,有教室、有宿舍、有操场、园地,拥有五个班级近二百名学生。学校所在大队的学龄儿童,已全部入学。
几年来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本学期县工作组在这个学校所在的辅导区举行抽考,这个学校四个年级语文、算术总平均成绩都超过了本区小学的水平。学生都参加了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他们开辟了三亩校园,养了几头猪羊。1958年到1959年内,学校校园生产产值达八百八十元,解决了学生们的书籍、簿本费和学校部分杂支费,减轻了大队和家长的负担。从这个学校毕业的学生,有的继续升学,有的当了扫盲教师。
仲家庄民办小学师生们的教和学的热情非常高涨。校长仲长俊原来只读过私塾,算术没一点基础。但当他看到学校算术没人教时,便决心钻进去,先学后教。他进了县里举办的民校教师训练班和县教师进修学校,系统学习了语文和算术。开始备算术课,他不知从何入手,便与附近公办小学教师挂钩,虚心学习别人的经验。他特别注意课堂讲解和实际运用的结合。讲“重量单位”一节,他把升、秤等准备好,在课堂上让儿童们自己称量,讲粮食作物一课,他就带学生到园地上亲手培植玉蜀黍。学生在教师的积极教导下,学习情绪很高。他们从不轻易缺课,即使在大忙季节,到课率也在90%以上。
这所民办学校所以办得好,是由于大队党支部的关怀和领导以及群众的支持。学校一开办,曾有一部分干部和教师追求形式,贪新图洋。房子还没有,就买了水泥准备盖厕所。支部向他们进行了勤俭办学的教育,说服教师卖了水泥买玻璃,先盖教室。厕所改用旧木料和破砂缸自己搭,一文钱没花。在物质设备方面,党支部也从土地、资金、种子等方面,给了必要的支援。在教学上,支部也不放松领导,经常到学校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仲家庄民办小学得到群众的积极支持,教师宿舍是群众献料盖的,畜牧场是群众自动让出的,围墙是用旧碎砖砌成的,桌椅是学生自带的,黑板、课铃、广播筒都是废旧材料拼凑而成。学校增添班级以后,缺少教师,领导上就在社员大会上请群众出主意。很快,大家就推举出两名教师。群众还亲手帮学校整理园田,种植菜蔬。为了便于集中群众意见,在党支部领导下,学校还成立了由七个干部和家长代表组成的校务委员会。
(附图片)
图为宁夏同心县山区回民村——上流水村社员们兴办的民办小学校的学生。这里的绝大多数学龄儿童都已上学念书。 新华社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