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苏联民间工艺的繁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1-17
第8版()
专栏:

苏联民间工艺的繁荣
张仃
在北京举行的苏联各民族实用艺术和民间工艺品展览会,引起我们浓厚的兴趣。展出的七百二十件展览品,来自苏联各个加盟共和国。有俄罗斯的著名的漆器,不涂色的木雕,与着色的木制器皿,和霍尔莫郭尔的牙雕。乌克兰的挑花刺绣和陶器,中亚细亚美丽的壁毯,立陶宛、拉托维亚、爱沙尼亚的皮件及其它色彩丰富、图案新奇的各种工艺品,不胜枚举。
这些工艺品,有的是生活中的实用艺术品有的是供欣赏、陈设的装饰艺术品,和精致的玩具与纪念品。苏联广大国土上的繁花茂草,成为民间工艺的丰富的创作资料:草原上的鸢尾花、火红的俄罗斯山楂,金黄的库班向日葵,构成了五光十色,变幻无穷的色彩交响乐。那些苏联各族人民喜爱的走兽与飞禽:威猛的狮子,机警的鹿,憨态可亲的熊,以及艳丽的火鸡,高洁的天鹅,都被民间艺术家赋予不朽的灵魂,各种色调的几何形体图案,也仍旧是民间艺术家热爱的艺术语言。俄罗斯、高加索的史诗、和传说故事中的英雄人物,与现代苏维埃人的形象联系起来,构成了崭新的苏联现代工艺题材。
所有这些工艺品,全是民间艺人亲手创作的,虽然都是就地取材,未经加工的天然原料,——木材、泥土、石块,亚麻或兽骨,却被人民艺术家的神奇手指,创造出来一个新的艺术世界,它是朴质无华的,但有极大魅力的,具有各民族的乡土情调和地方特色的。
我们受到这些艺术品的感染,被它带进各种幻想世界,乌克兰艳丽的挑绣衬衣、光洁的陶器、在人们眼前展开;蓝得像宝石一样的南方“五月的夜”,仿佛听到少男少女隐隐的歌声。那些驯鹿和小熊、奔驰的雪橇,又会把人们的心带着飞向冰雪世界的“天青色的露西亚”;当你的眼光投向任何一件艺术品的时候,它们都会向你流露出果戈里的幽默或低吟着普希金的诗歌。
这些民族的歌、民间的歌,有着各样不同的节奏与音色,但又有着苏维埃大家庭共同的思想与感情:热爱自己民族的历史、热爱生活,向往着未来,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并都又具有亲切与柔和深沉和朴素的语言,成为苏联各民族民间艺术的共同特征。
现在全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民间工艺正遭到历史上从未遇到过的厄运,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摧毁了一切手工业,并使一切生活日用品商品化,民间艺术在有些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接近毁灭。而苏联,一方面使一切生活日用品,可以用机器生产的,都逐渐由大工厂生产,代替手工业者过去艰苦的劳动,另一方面,不能由机器生产的传统的民间工艺,统统得到保护,并大大加以发展,民间艺术家变成专为制造艺术品而服务了——苏联的党和政府在十月革命之后就一直的给民间工艺以极大关怀,并提出具体措施。
资本主义的艺术,同时受着垂死阶级的世界观所支配,直接破坏古典艺术传统;美帝国主义并以世界主义破坏世界各民族的古典的与民间的艺术传统,这些资本主义肮脏的艺术潮流,像毒菌一样,正毒害着西欧各国的艺术——绘画和雕刻,也毒害着工艺美术,使工艺美术日趋没落。而在苏联,重视古典传统和民间的传统,尊重一切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并使它在传统基础上又加以发展,为现代生活服务,使古典艺术与民间艺术都开出灿烂的花朵。
资本主义国家,也有少数艺术家,试图挽救民间艺术的厄运,但是他们力量单薄,只靠个人力量,却从来得不到政府的支持。也有些艺术家,偶而触及民间艺术,不过出于猎奇,或从民间艺术中吸取一点新鲜血液,挽救资产阶级艺术垂危的生命而已。而在苏联,民间的男女艺人都有机会进入艺术院校深造,受到教育以后,再回到他们热爱的原来工作岗位;同时社会上有成就的艺术家们,又向民间艺术学习,直接参加民间艺术改进工作,根据民间艺术的规律,创制新作品;并可以通过工艺生产合作社取得材料、设备和订货,有专门研究机构在实践上和理论上予以协助和指导。
十月革命给苏联各民族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由于这个社会制度无比的优越,就必然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与文化的繁荣,也造成了民间工艺上的繁荣。从这个展览会里又一次得到生动有力的例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