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渔溪公社自繁自养猪源充足 平头公社实行母猪复配一窝产仔30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1-18
第4版()
专栏:

渔溪公社自繁自养猪源充足
平头公社实行母猪复配一窝产仔30头
据福建日报报道 福清县渔溪公社大养母猪,使猪只得到迅速发展,杜绝了外来疫病的传染,降低了成本,增加了社员收入。公社养猪场建场以来,已自繁小猪七千二百多头,除满足本社饲养外,还支援外社、外县一千多头小猪。
渔溪公社过去多向外地购买小猪,不但增加了旅费、劳力等支出,而且外来猪只容易引进疫病;小猪经过长途跋涉,体质瘦弱,容易造成死亡;有时不易买到,影响了猪的发展。1956年,原渔溪农业社白手起家,建立了一个养猪场。公社化后,这个养猪场日益壮大。由于养猪场源源供应小猪,全社一年增加生猪25%(过去只增加10%),成为全县养猪最多的公社。
这个养猪场饲养母猪采用了自繁自育、见母必留、先留后选的办法。所有母猪成龄后,都要配种生下一胎小猪,然后看生育小猪头数、壮弱,决定选留,不合规格的母猪就作为菜猪出售,合格的就留下繁殖小猪。配种的公猪也都是挑选最好的良种公猪,因此,它的后代长得快长得壮,成活率高。
本报讯 山西陵川县平头人民公社畜牧场,创造了一头母猪一窝产仔猪三十头的高产新纪录。
平头人民公社畜牧场在今年3月间,挑选了体格壮、营养好、奶多质高、性情温和、受胎率高的八头母猪,建立了多产仔猪的“跃进试验田”。采用了多配、复配、双种配的新配种方法,提高母猪的受胎率。他们在母猪发情的第一天,先审查发情是否正常;第二天用不同的两头种猪进行两次配种;第三天连续配三次,每次间隔五小时,前后配种五次。在每次配种时,特别注意气候要温暖;母猪、种猪身体无病,精神活泼;配种时不让吃食,避免人多惊乱种猪,以保证提高受胎率。
母猪受胎以后,前五十天,每天喂两顿,精饲料由原来的八两增加到十二两,促使胎儿的发育。五十天以后,每天喂三顿,精饲料每天减到十两,防止母猪过肥,形成难产。母猪产仔后,每天喂五顿,精饲料增加到一斤,保证母猪奶汁充足。在母猪怀胎以后、分娩以前,要精心地加强管理,防止因拥挤造成流产现象的发生。分娩以后,在产仔多、奶头少的情况下,除使母猪的十六个奶头分奶十六头仔猪外,把剩余的十四头仔猪让别的母猪代奶,每天另喂三顿米汤,保证了母壮儿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