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土洋并举武装县社机械工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1-19
第2版()
专栏:

四川采取措施推动工具改革加速实现农业半机械化
土洋并举武装县社机械工业
许多县、区、公社的农具厂已有五部机床,许多生产队有了五件基本工具
全省基本上实现了水稻脱粒用打谷机,甘薯加工用半机械化工具;六十多个县实现了运输车子化
本报成都18日电 四川省紧密结合农村的工具改革开展地方机械工业的“三五”运动,一年来许多县、区、人民公社的农具厂和生产队已经装备上机床和老虎钳、钢锯等基本工具,为农业向机械化进军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五”运动是中共四川省委在去年9月提出的加速农业半机械化的一项主要措施。所谓“三五”运动就是要求全省每个县、区和部分人民公社的农具厂有五部机床,每个人民公社和部分生产队有套丝板、老虎钳、钢锯、钢锉、台钻等五大基本工具;并广泛利用水、火、畜、风、气(天然气、沼气等)五种动力资源。一年来,“三五”运动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地共制造了车床、刨床、钻床等机床一万四千多部,五种工具十四万多件。内江、江津、温江、泸州、南充、重庆等许多专区的农具站修配站已普遍做到拥有“五机五具”或“三机五具”。
过去,四川各地县以下的机械厂、农具厂设备都很简陋,很少有车床。为了加速武装地方机械工业,全省各级党委坚持了土洋并举、由土到洋的方针,批判了部分人想单纯依靠大工业支援的思想和畏难情绪,发动群众自力更生,大造土机床和简易机床。内江、温江等专区都是书记挂帅,层层安排,开展大协作,一个多月便初步实现了“三五”运动的要求。大巴县在运动中集中了全县铁木工匠,用土铁土钢造机床,边造边学,材料不够就发动群众卖铁卖料,大力采用代用品,突击十天造出了八十多台机床和一百七十多件工具,全县各农具厂都达到有五部机床。
“三五”运动的开展,为许多人民公社提供了初具规模的机械制造装备,培养了大批技术工人。全省首创“三五”运动的乐至县,今年初制成了一百二十一部机床和五千多件工具。在这一基础上,又经过不断添造和修制,现在增加到三百八十多部机床,大部分由过去的木制或铁木结构的机床变成了全部铁制半土半洋或初步洋化的机床。精密度也大大提高;新制的五种工具,质量已经基本上赶上了“洋”产品。从前这个县只有二十多个技工,经过“三五”运动,现在全县已有一千七百多个车、钳、刨、铸等技工。
“三五”运动推动了四川农村的工具改革向半机械化迅速迈进。随着大批新农具厂和修配站的建立,全省已初步形成了农具制造修配网,做到一般农具小修不出社,大修不出厂,制造不出县。去年还仅仅依靠少数城市生产的许多种新式农具,如步犁、播种机、轧花机、打谷机、架子车等,现在许多乡镇的农具厂都能制造。今年基本上实现了水稻脱粒用打谷机,甘薯加工使用各种半机械化工具,并有六十多个县的运输由肩挑背驮实现了带有滚珠轴承的车子化。绵阳县永兴人民公社今年麦收时制造了一百六十多部小麦收割机,二百三十多部小麦脱粒机和八千多部车子,小麦收割、脱粒、运输因而实现了半机械化,仅收割一项即节省了五万多个劳动日。
“三五”运动为各地人民公社发展社办工业、使用农业机器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内江专区各县今年以来就制造了供给土化肥厂用的浓缩锅、粉碎机,农产品加工工厂用的切片机、压面机、轧花机以及防风机、马达、水泵等许多机器设备。仅乐至县制造出的马达就有十一台。有的地方还制造成功了小发电机。由于许多地方在“三五”运动后一般能修理和配制一般农业机械、抽水机、发电机甚至拖拉机的一些零件,也促进了过去一些交通不便、维修机器困难的地区大量添购农业机器。全省今年机械提水设备的能力从去年的一万一千多马力提高到四万四千多马力,交通不便的岳池、潼南等县每县都有了二、三十台抽水机。
(附图片)
四川省华阳县胜利人民公社机械厂工人用土洋结合的办法创制大批的工具和农具。左图:是锻工在赶制钢丝架车轮圈。右图:钳工刘全田在赶制轴承。新华社记者 张齐才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