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临潼县委从群众中总结出有效办法 防止早种小麦年前拔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1-19
第3版()
专栏:

临潼县委从群众中总结出有效办法
防止早种小麦年前拔节
本报讯 陕西临潼有些地区小麦发生“冬旺”(生长过于繁茂)或者呈现“冬旺”迹象。临潼县的工作组在田间观测和召开老农座谈会,很快找到了防止“冬旺”的好办法。先走一步的马额、新丰等公社已经收到显著效果。
据农业科学技术干部和老农共同研究,今年临潼县的小麦出现“冬旺”现象,主要原因一是温度高,出苗快;二是秋雨少,秋雨迟,土壤湿度小;三是播种早。今年夏秋干旱,9月中旬落雨,各地为了借墒,在9月20日左右即相继下种,比往年提早七至十天。估计全县种得较早的七万多亩麦子,有两万亩发生了“冬旺”。小麦如果在冬前发旺,就大量消耗了植株本身的营养物质,降低了干物质和糖粉的有效积累,使细胞组织纤弱,削弱了越冬抗寒力,不提早注意补救和防止,将会严重影响小麦产量的提高。
有什么办法补救和防止“冬旺”呢?开始在农民中间也有争论。一种人主张采用“放青”的办法,让牲口啃吃;另一种人不同意,认为这是过去单干农民迫不得已的办法。他们认为比较有效的作法是:一、赶快耱一次。好处是能破坏一部分浮根,可起抑制作用。但也要分别对待,比如水地正茬麦不缺墒,地又很实在,可用耙轻耙一次。新丰公社三育队用菜耙耙一次效果很好。阳坡地地墒不足,地又很松,就只需用耱耱一次。耙或耱应在上午或下午,不要在早晨有露水时进行。二、耧串。土壤较肥又潮湿的旱地,可用耧在行间浅串一次,再轻耱一次,既可抑制麦苗“冬旺”,又有培土防冻作用。三、提早冬灌,增加土壤水分,改变田间小气候,促使小麦根系发育。四、早施追肥。这样作给小麦增加了养分,增加了越冬抗寒能力,也给麦苗培了土,压了苗,减少了光合作用,抑制了茎、叶旺长。五、提早冬锄,切断一些须根。
中共临潼县委已把在群众中找到的这些办法,加以分析综合,最后制订了“关于防止小麦冬旺的几点意见”,发给各公社、管理区、生产队。现在,有些公社已采取上述办法,普遍展开了防止小麦“冬旺”活动。
本报讯 湖北应山广水公社和平生产队和城关公社三里河生产队,采取了多种办法来防止早种小麦年前拔节。这两个队早播的一部分小麦,由于播后墒情好,气温高,麦苗已生出三片真叶、株高三至五寸,有年前拔节的趋势。和平和三里河两生产队发现以上情况后,队委会都召开了老农座谈会,进行了研究,他们采取的办法,概括为如下几种:
(1)压塘泥:从现在起,在早播麦田里追下一层塘泥,每亩三百至四百担,或每亩下牛栏、杂肥四十至五十担。追压塘泥,可降低麦苗长势,且有利于保温过冬。
(2)耙蔸:小麦三叶期后,次生根系开始生长深扎,此时耙苗宜用反耙,以免损苗。发蔸盛期以后,次生根已大量发生,此时宜用正耙松土耙根。
(3)镇压:用木滚、木板、无齿耙等进行镇压。
(4)分蘖期以后,若长势仍很旺盛,气温又高,应分几次剪去一部分叶尖,每次剪叶的长度不得超过苗高三分之一。
以上一、二、三项措施应结合采用,以防发生副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