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用不断革命精神教育群众 渠羊大队党总支引导社员事事争上游样样赶先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1-19
第4版()
专栏:

用不断革命精神教育群众
渠羊大队党总支引导社员事事争上游样样赶先进
本报讯 宁夏回族自治区惠农县宝丰人民公社渠羊大队党总支,由于坚持不断革命的思想,加强对干部和社员的政治思想教育,鼓励大家事事争上游,样样工作赶先进,使这个队的各项工作一直走在全公社各生产队的最前面。
渠羊大队是一个回民队。这里土壤盐碱化严重,经济基础差,过去耕作技术粗糙,社员的生活水平也比较低,是公社七个生产大队中比较穷的一个大队。今年春天这个大队的社员在国家的扶助和公社优越性的鼓舞下,大家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迫切要求不再依靠国家救济、供应口粮,迅速改变“穷队”的面貌。大队党总支充分估计了社员的这种愿望,加强了对干部和社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批判了少数干部甘居中游的思想,提出了“超星火(一般队)、赶庙台(富队),穷队面貌一定要改观”的战斗口号,积极领导社员奋勇前进。这样一来,在各项生产活动中,就很快地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局面。如今年春天,在兴修排水沟、改良土壤盐碱化的工作中,全队有七百多名男女社员参加了战斗,使二千七百多亩盐碱化很重的田地和一些碱滩很快地改变了土质。从今年春播到夏收期间,这个大队在党总支领导下,干劲一鼓再鼓,一直走在其他队的前面,赢得了二千六百亩小麦平均亩产比去年增产46%的成绩,副业生产也有很大增长,使这个队的生产水平,基本上赶上了较富裕队的水平。
党的八中全会的公报和决议发表以后,更加鼓舞了社员们的干劲。党总支领导干部和社员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讨论。社员们为了反击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对人民公社的诬蔑,更高地举起总路线的红旗,他们以“三秋”工作为中心,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使秋收不仅进行得快,而且进行得好。到10月底,全队二千二百多亩槎地已经翻完,有的还翻了两遍;已经积够了明年夏田全部需肥,有一部分肥料在冬灌前还送到地里。另外,还打贮草一百五十万斤。在完成这些工作以后,社员们又开始了冬季大兴水利工作。
社员们在完成自己任务的同时,还发扬了共产主义精神,主动地帮助兄弟队。如在今年春播中,他们在提前四天完成任务以后,就以三十张犁、十多对牛,支援了银河大队;夏收中,提出“四天地净、十天场光”,结果在大家努力下,三天就收割完毕,九天就完成了打碾工作。于是,又抽出了二百多人支援别的大队收割。他们在六天中完成了四十万斤的夏粮交售任务以后,又抽调大车支援了另外两个大队。
渠羊大队党总支在每一项工作开始前,都先召开党、团员会、总支会,统一干部的思想,然后在社员中广泛宣传,发动社员讨论,使大家知道做这件工作的意义和目的。这样一来,领导意图就变成了绝大多数社员的实际行动。同时,总支和各支部委员还分片包干,或直接担任生产组长和专业组长,使干部在各项工作中以身作则。这样,每件工作布置下去,很快就形成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
渠羊大队党总支还坚持了长计划短安排的办法,按照农事季节、生产的先后秩序,每七天到十天为一个生产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布置,有检查,有评比,有总结。这就在干部和社员中树立了不断革命的思想,使党总支的领导水平和社员的觉悟都不断地提高,因而在各项工作中都出现争先进、争上游的风气。如在今年春播以前,公社要求每亩春小麦施肥三十车,这个队为了改变低产的面貌,干部和社员日夜苦战,挖掘肥源,每亩施肥三十五车到三十八车,为今年春小麦丰收打下了基础。夏收以后,在交售公购粮运动中,党总支提出“先国家、后社员,先集体、后个人”的口号,本来规定先分给社员一月的口粮,但是社员们自动要求先分半月口粮,多余的粮食先交给国家,因此保证提前超额完成了交售公粮和国家统购粮食的任务。
渠羊大队党总支和各生产队的领导干部,除了依托重点,取得经验以外,当新的工作开始,干部总是先带头试点,然后召开观摩交流会,推广经验。对于个别比较落后的生产小队,也采取了先深入发现问题,然后再具体耐心地帮助,这样就促使落后的赶先进,先进的更先进。同时,在各项生产活动和工作中,还注意培养和奖励各方面的先进人物和积极分子,使各项工作中都树立了标兵。在抓思想的同时,渠羊大队党总支还狠狠地抓了技术。过去这里农业技术水平比较低,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认真彻贯农业“八字宪法”,今年大队干部都种有试验田,并且成立了科学研究站,吸收干部、老农、技术员共同进行密植、灌水、施肥、土壤改良和田间管理等方面的对比试验研究,以便及时指导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如在今年春天,第六小队有块很坏的地播种了小麦,有的社员认为是浪费籽种,主张干脆犁掉。但是,在生长过程中,队里干部有意识地给这块地多加工追肥。结果,这块原来是三类苗的麦田,升成一类麦田,产量比原来认为土壤好的田地还高。这有力地批判了那种认为田间管理、加工追肥不顶事的思想,对推动田间管理工作起了很大作用。(马玉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