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充当大工业的助手 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北京街道生产组织越办越好 十六万家庭妇女参加社会劳动成为建设中的新生力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1-20
第4版()
专栏:

充当大工业的助手 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北京街道生产组织越办越好
十六万家庭妇女参加社会劳动成为建设中的新生力量
新华社19日讯 北京市有十六万多名家庭妇女参加街道生产组织,成为全市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支新的力量。
去年大跃进以来,北京市办起了五百九十多个街道工厂、一千七百多个生产组和一千二百多个服务修理单位。这些街道生产组织日益发挥出大工业的补充和助手的作用。地方国营宣武服装制品厂今年8月份的生产总值,有20%就是由街道生产组织加工完成的,这些街道生产组织以加工能力计算,等于为这个地方国营工厂增加了二百间厂房、二百一十台缝纫机和六百名工人。西城区二龙路街道喷漆厂,用自制成功的稀料供应了宣武电机厂等五十五个单位的需要。广安门外街道金属加工厂能做各种螺丝配件,石景山钢铁公司高炉上用的一些螺丝就是他们做的。
全市街道工业现在已能生产四百多种日用工业品,从帽子到鞋子,从衣服到火炉都生产。据有关部门统计,在街道生产组织中有两万多名家庭妇女从事制鞋,有一万多人从事缝纫,还有六千多人在生产日用金属品、小百货。在纺织、针织、装订和纸制品、文化用品等行业,也有大批家庭妇女在从事生产劳动。许多街道举办的服务修理组织,担负着修补拆洗衣服和修缮房屋、家具等零活,受到了居民的欢迎。
经过一年来的发展、整顿、巩固和提高,北京市街道生产组织的产品品种、产量与日俱增,质量显著提高,成本日益降低。生产总值和加工费,8月份近五百万元,9月份上升到八百多万元,10月份又跃进到近一千万元。有些街道生产组织大闹技术革新,创造出一些简易设备,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前门銮庆联合加工厂的几个家庭妇女,创造出一种简易烫口机,代替手工制作装中药用的纸盒,生产效率提高了四倍。
街道生产的组织形式,也根据各种不同情况有了发展。原来多是采取分散的形式,让参加生产的妇女把活带回家去做。这种形式适合家庭妇女的特点,现在还有一部分街道生产组织采取这种形式。有一些街道生产组织因为找到了适当的厂房,并且由于街道上逐渐组织起了托儿所、食堂,已经发展成为集中的生产组或加工厂,这样就便于加强企业管理和提高生产人员的政治、技术水平。
家庭妇女参加生产后,收入增加了,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改变。她们在集体生活和劳动锻炼中,政治觉悟迅速提高。一年前还是围着锅台转的家庭妇女李素珍,参加生产的同时参加了街道工厂的政治文化学习和技术学习,热心举办厂里的社会福利事业,现在她已经是二龙路街道喷漆厂二车间的副主任,并且兼任这个工厂的妇女工作委员会主任,不久前光荣地出席了全国群英会。
(附图片)
北京福绥境“跃进机绣组”是这里的家庭妇女们组织起来的。她们生产的小孩围嘴和枕头花美观大方,很受顾客欢迎。图为徐彩英(左)和吴秀珍在研究小孩围嘴的新花样。 新华社记者 安康 楚英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