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批判“论否定”一文的右倾观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1-20
第7版()
专栏:学术动态

批判“论否定”一文的右倾观点
陕西省“人文杂志”在最近出版的第五期上,发表了三篇文章,批判这个杂志第四期上发表的陈元方的“论否定”一文。这三篇文章是:郭琦的“‘论否定’是右倾机会主义的哲学基础”,李宗阳、盖运丰、孙集云、魏治均合写的“变革第一?继承第一?”李林昆的“保卫革命辩证法,反对右倾机会主义”。
批判文章的作者指出,陈元方同志的“论否定”一文,是在马克思主义词句的掩盖下,以右的观点来曲解辩证法的“否定”概念,片面强调“否定”中的继承和量变,阉割了唯物辩证法的批判的革命的本质,并且含沙射影地非难去年的群众运动。
陈元方把事物的肯定一面和否定一面平列起来,认为两者是一个半斤,一个八两,否定了变革在事物发展中所起的主导作用。他说:“真正的辩证法的否定,是保持和继承一切肯定的东西的否定。当然,否定中也有消灭,但是如上所述,消灭的只是事物的某些方面,而不是整个事物。”批判者指出:辩证法的否定,并不只是消灭“事物的某些方面”,而是消灭事物的基本方面,本质方面。郭琦同志说,“如果在否定旧事物的过程中,所消灭的不是本质方面,而只是‘某些方面’,那么,新与旧还有什么本质的差别呢?”陈元方还说,“新事物之所以能够形成和巩固起来,新事物之所以比旧事物优越,正是由于它继承了并且进一步发展了旧事物中一切有积极意义的东西。例如,由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每一个新的社会发展阶段,都是继承了前一社会阶段的积极有用的东西。”对于这一点,这几篇文章作了批驳。郭琦同志说,新事物比旧事物优越,每一个新的社会形态比旧的社会形态优越,主要的是对旧事物进行了根本的变革,如果新的事物对旧的事物没有根本变革,那还谈得上什么优越性呢?陈元方同志对新事物本身的质的规定性只字不提,对被否定了的旧事物的基本部分也只字不提,好像社会主义社会所以优越,正是它继承了资本主义的好东西,如此说来,继承就够了,还革什么命呢?量变就够了,何必质变呢?
李宗阳等同志的文章论述说,“如果说‘否定是变革和继承的统一’,那么在这种对立的统一中,变革、革命是本质、主流,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继承只是否定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联系的环节,没有它发展就会中断。”李林昆同志引证了恩格斯的关于辩证法的革命性质是绝对的话,说明:对一切事物从否定方面、革命方面去理解,是辩证法中的绝对的东西,而从肯定的方面、保守的方面去理解,是辩证法中相对的东西。列宁以至毛泽东同志都曾经十分强调矛盾斗争的绝对性,统一的相对性,这都是和一定时期的反机会主义斗争任务相联系的。陈元方在“论否定”一文中宣传错误观点,实际上是为右倾机会主义作“理论根据”的。郭琦同志在他的文章结尾部分说:“陈元方同志的‘论否定’一文,用的是形而上学折衷主义方法,打着,‘两点论’的幌子,把事物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平列起来,说在否定中有继承,既要反对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复古主义,既反对从‘左’的方面理解否定,又反对从右的方面理解否定。实际上,是在既谈变革又谈继承的幌子下有意强调继承而取消变革;在既谈量变又谈质变的幌子下强调量变而取消质变;在既反对‘左’倾又反对右倾的幌子下来反对并不存在的‘左’倾机会主义,从而散布他的右倾机会主义。……陈元方同志就是用这种折衷主义的方法,来宣扬他的政治上的右倾机会主义观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