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在茫茫的林海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1-20
第8版()
专栏:

在茫茫的林海里
陆拂为
我来到兴安岭,就被美丽的森林迷住了。极目四望,松涛起伏,峰峦连绵,林海茫茫。十多丈高的红松,几抱粗的黄菠萝和水曲柳,还有柞树、榆树、桦树……重重叠叠,无边无际。兴安岭是红松的故乡。红松高耸入云,巍然屹立!它象征着革命者坚强刚毅的品格。在风暴的年月里,抗联英雄在这里浴血战斗;在和平的日子里,解放军和森林警察日日夜夜巡逻守卫着祖国的绿色大宝库。他们中间,有许多人从来没有见过森林;但是,重重困难吓不倒无畏的战士。起初,他们找猎人带路;后来,就三个一组,五个一队,拿着地图和指北针,钻进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
伊春五营有位中队长叫殷锡芳,老家在山东大海边。他曾经跨海解放海南岛,后来党又要他来登山保卫兴安岭。黑沉沉的原始森林对不熟悉它的人是可怕的:白天不见太阳,夜晚只有腐朽的枯木和毒菌发着蓝荧荧的磷光。他背起枪枝粮食,在许多棵大树根下蹲着露宿过,尝遍了各种野生植物,终于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森林通。我曾翻看了他的日记,这是一本怎样的日记呵!它详细记载着每次巡逻看到的地形和林相,还夹有许多树叶、花草、昆虫的标本。他指着一样样的标本告诉我:“这种黄花叫冰浪花,它一开,防火期就开始了。这种墨绿的树叶就是珍贵的黄菠萝,它的木质最好。”接着,他拿起一个虱子似的小虫说:这是“草?子”,又喝血又放毒,还传染森林脑炎,如果给咬住了用手一拔,它的头就留在肉里,会腐烂和发肿……殷锡芳撩起裤管,给我看他腿上的伤痕,幽默地说:“这可好哩,阴天下雨就发痛,像随身带了个气象台。现在我们会治它了:只要用香烟头一烧它就松,再把毒血挤掉保险没事”。他合上日记本,总结似地对我说:“保卫森林首先要熟悉森林,每当来了个新同志,我就拿这日记告诉他一些关于森林的常识。”我信赖地注视着他那明亮的眼睛,激动地想:这是一个多么热爱森林的人呵,人民把保卫祖国森林的责任交托给他们,还有什么要担心的呢?
在兴安岭,有的地方终年不见太阳,有的地方四季铺着白雪。在这里和狡猾的敌人斗争,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和无比的毅力。解放初年的一个冬天,大海林队裴殿德率领七位同志堵截一股国民党残匪。裴殿德他们踩着没膝的深雪,翻过峻峭的悬崖,汗水浸透了衣服,冷风又把它冻成冰凌。干粮硬得像石块就揣在怀里暖一暖,化一层吃一层。经过长途跋涉,刮起狂风暴雪,他们拉着藤条,攀着小树,跌倒了又爬起,始终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这时,身体较弱的赵光友冻得昏倒了,为了隐蔽自己,他们不能生火。裴殿德毫不犹豫的解开自己的衣裳,把赵光友搂在怀里。大家都围上来,用自己麻木了的身子挡住狂暴的风雪。他们紧紧地团结得像一块炽热的钢铁,战友的暖流使赵光友慢慢苏醒过来。就这样,他们突破了重重困难,胜利地完成了堵截任务。
茫茫林海,是虎熊盘踞、狼狐纵横的地方。它们常常出来威胁生产,伤害人们。战士们担负着为民除害的责任。有一天,汪之凤在山坳里看到一头笨大的黑熊,迈着缓慢而沉重的步伐,哼哼地走过。他虽然独自一人,但高度的责任感使他不能悄悄躲开。他一枪射中了黑熊的腿,黑熊张牙舞爪向他扑来。他连忙扳开枪栓,坏了,弹壳卡住了!他慌忙放下枪,转身爬上一棵大树,黑熊已经抱住了他的腿。他用力往上蹬,黑熊使劲往下拖,把一只牛皮靰鞡撕裂了。黑熊伤了腿上不了树,在树下咆哮怒吼,暴跳如雷,守着不走。汪之凤坐在树上突然心生一计,他折了许多枝桠用绑腿布捆成圆圆的一个大树团。手一松,滑溜溜的树团沿坡滚到山下。黑熊以为他下来了,气呼呼的去追赶。汪之凤悄悄爬下树,捡起枪奔到上坡生起一堆火,把弹壳取出来,填上子弹赶到坡下,只见黑熊已经把树团撕得粉碎。他瞄准补了一枪,击毙了这头为非作歹的大黑熊。
在辽阔像海洋的森林,只要扔个火头就能造成巨大的灾难。过去春秋间到处是烟火,白天有时浓烟遮蔽了太阳,夜里能看见百里远烧红的天空。自从解放军和森林警察进驻森林,就大力宣传防火,并把群众的力量组织起来。他们日日夜夜在高山和了望台上眺望远处有无火情。妇女和儿童拿着红缨枪,雄赳赳的站在要道和入山口,检查行人有无引火物。今年春天,项纪德和李寿先在美村屯帮助工人家属宋桂芝劳动,看到烟囱在木屋的窟窿里穿出去,非常危险。就找砖和泥砌个套子套在外面,一位老大爷看了深为感动,招呼大家都来拆卸旧烟囱,发现烟囱周围的木头都烧焦了。“保险烟囱”修好后,他们看见房屋四周都是荒草,万一掉下个火星,火焰会迅速烧向森林,就更放心不下。他们建议群众在四周刨地种菜,群众笑着说:“你们可真想得周到呵!”大家很快地动手刨出一道三十米宽的防火道。这个经验在其他地方得到普遍的推广。去年夏天,雷电击中一棵松树,熊熊大火在离地十多米的高处燃烧起来,一个在深山打猎的猎人马上报告森林警察,大家赶去开出一条防火道,把大树放倒,扑灭了这危险的火。就这样,千百万群众的巨大力量,筑成护林防火的铜墙铁壁,使许多林区连续五、六年无森林火灾。
当冰浪花冲着白雪皑皑的山坡凛然开放,宣告春天到了兴安岭,紧张的防火期就开始了。森林保卫者们背起枪枝、帐篷、饭锅、锯子,翻过一座座悬崖,越过一根根倒木,到深山去寻找和扑灭可能发生的任何火源。遇见潮湿的青苔地,就踩着颤悠悠连结的草根前进,说是“海绵马路”;碰到断崖峭壁,就人接人、脚踩肩的向上爬,说是“智取华山”;前面有淌不过的深水拦路,就锯倒一棵大树架成独木桥,到了宿营地,燃起熊熊的篝火,烧煮山鸡、野猪、野菜各种菜肴。夜晚,每天坚持的政治学习结束后,寂静的森林里响起抗联的“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战歌……当我在林海深处访问他们的时候,总难以抑止自己的感激、钦佩的心情。什么力量使他们在艰苦的生活中保持了革命乐观主义的情绪?什么力量使他们在困难的环境中发扬了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我寻求着解答。下面这个故事发生在今年6月间:
焦发和率领五个森林警察到深山巡逻,他们沿着猎人踩出来的小径,走了五天就没有人踪了:抬头是参天的古树,低头是嶙峋的山峰,只见许多奇奇怪怪的野兽足迹印在地上。丛生的刺树割破了他们的手脸和衣服,腐烂的落叶像一滩淤泥,人一踩就直往下沉。成群的蚊虻围着他们飞舞,帽上和双肩落满了各种甲虫。他们是又困又乏,疲劳不堪。突然,转过一个红松树林,前面出现一片荒芜了的耕地,盛开着玫瑰、马兰、金针、芍药等各种五色缤纷的鲜花。大家猛觉精神一振,但又觉得奇怪:在这高山老林深处,还有谁来种过地呢?他们警惕的向前巡逻,走不多远,果然看见三间小木房,年代已经久远,房顶完全塌陷。在塌陷下来的木头中,他们发掘到两口锅和几把农具,又看见两块木板:一块上刻着交叉的镰刀和斧头,一块上刻着五角星——历经风吹雨打,依旧闪耀着不灭的光辉!呵,这原来是当年抗日联军的地方!大家默默地对革命先驱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夜晚,围着熊熊的篝火,焦发和就讲杨靖宇、赵尚志等革命先烈的斗争故事。张显堂,这个倔强的小伙子,刺树割破了脸,蚊虻围着吮吸,他没有哭,尖石割破了脚,鲜血灌满了鞋子,他没有哭,可是现在,汹涌的热泪夺眶而出。他激动地说:“抗联英雄流血牺牲,把这么大的森林宝库递到我们手里说:‘好好保卫它吧’!全国人民信任地注视着我们:‘现在要靠你们啦’!咱们还能怕什么艰苦和困难?”他拔出刀,就在一棵高大的红松上刻下了庄严的誓言。天一亮,队伍踏着抗联英雄的足迹继续前进!沿着革命先烈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进!他们昂着头,挺起胸,迈开步伐,行进在辽阔深远的林海、行进在社会主义的祖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