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举起彩笔保卫幸福生活——看三个苏联动画片有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1-20
第8版()
专栏:

举起彩笔保卫幸福生活
——看三个苏联动画片有感
张光宇
我国有部根据民间传说拍摄的木偶片:“神笔马良”。它叙述一位仙翁送一支“神笔”给一个小小的农民画家,这支画笔可以画出造福于劳动人民的东西,同时也是一种毁灭恶势力的武器。这个传说,在现实生活中也很有意义。这就是说凡是手拿画笔的人,都有责任去画出种种有益于人民的图画,为保卫善良和驱除邪恶而斗争。
最近,我国庆祝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二周年举行的“苏联电影周”,使我有机会看到苏联的美术短片:木偶片“我们去找太阳”,动画片“从那波里来的孩子”和“贝佳和小红帽”。观后,深为感动,觉得苏联摄制美术片的大师们,他们的确在挥舞着手中彩笔,向世界遍洒保卫幸福的甘露:幸福是多么可贵啊!善良的人们呵!手携手地团结得紧紧地来保卫这无价之宝的幸福生活吧!阴暗的角落里还有我们的敌人——狼、狐狸、狗等等的存在,我们要识破它们狡猾阴险的嘴脸,它们正在张牙舞爪,千方百计地要来吞噬幸福。善良的人们,警惕吧!对待魔鬼的办法,就是缚住它,不许乱动,不投降,就消灭它!我们坐在银幕前,不只是欣赏了那五色缤纷、变幻无穷而有趣的画面,也受到影片给我们的教育!
这三部美术片的故事都是很有意义的,也是极为幽默而趣味盎然的剧作。很明显,在童话世界里也要划清光明和黑暗、正义和邪恶、好人和坏人、爱和憎,这样才是有现实意义的。当然也需要有丰富的幻想,帮助我们的小观众们去向往祖国的美好前途,向往人类的壮丽的未来,并且立定大志,去创造那些现在还不能实现的奇迹。所以,幻想是合理的幻想,它不是空想,也不是想入非非,而是生根在现实的基础上。像“我们去找太阳”等就是既有意义又富于幻想的题材。
苏联的美术片有着很高的艺术造诣,那些塑造出来的人物与小动物的形象真是令人难忘。我看到了它们之后,好像多交了几个小朋友。我想起了找寻太阳的小鸭的迈步的神气,真是在梦中也要发笑,它每走一步,必须用鸭掌先向后划一个圆圈,才慢慢地着地,这个走路的姿势,实在是百看不厌的,保证你越看越爱看它。小兔因为与小鸭并肩前进,不免要照顾一下鸭的走路,所以它也迈着特别慢的步伐,这步伐的姿式也是十分美妙的。那太阳姑娘的表情,画家用极简单的赭色的线条画出睡美人的娇态,特别那睡眼惺松的神气,十分可爱。那波里的孩子和贝佳的形象,用线不多,眼神特好,眉宇间充分流露出智慧的神气,但两个孩子的动作却迥然不同。小红帽与老祖母的神情,画得真是集人类善良面目之大成,我们哪里肯让她们喂饞狼呢?而狼的面部表情是极尽老奸巨猾的能事,老妖精伪装的蓝衣仙女,他丑恶得真有点像西德的阿登纳了。
苏联动画片的背景,已不太接近于水彩画的笔调,而是稍微有些渲染的线描装饰风景画了。我特别爱影片中那些意大利风景画,蓝天红瓦白粉墙,难道不可爱吗?艺术家们用的是动的色彩学,色彩鲜艳但并不过分,强烈的颜色用得非常恰当,有时用些灰调子来调剂观众的目力,配色和线条结合方面也非常柔而有韵律。我们中国画家有“惜墨如金”的说法,苏联美术片的用色也正是如此恰到好处,毫无费笔。
在欣赏了苏联美术片之后,我想到:我们的画家们,还应该继续向苏联动画艺术大师们学习!举起彩笔更坚定地来保卫我们的幸福生活,为孩子们创作更多的画,更多的美术片,更加丰富孩子们的文化生活吧!
(附图片)
〔上图:“贝加和小红帽”中的一个镜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