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穷办法”潜力无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1-21
第3版()
专栏:短评

“穷办法”潜力无穷
现在许多地方都在大力发展养猪事业。要大量养猪,当然会遇到一些困难:饲料不足怎么办?猪苗哪里来?猪棚如何解决?……这些都是可能遇到又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解决不好,猪就不能大量发展。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本报今天发表的谈桥生产队发展养猪的经验回答了这些问题。
谈桥生产队用“穷办法”养猪,收到了多快好省的效果:今年头十个月养猪四千多头,比去年增长近一倍;猪多、肥也多,自己用不完,每天还可以供给塘南生产队二百担猪粪;十个月卖给国家肉猪一千三百多头,支援别处猪苗六百头;养猪收入九万多元,占农副业总收入的43.6%。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
什么是“穷办法”?“穷办法”就是最经济的办法,最切合自己条件的办法,最实际的办法,因而也就是最好的办法。从谈桥生产队的“穷办法”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色:
第一是因地制宜。谈桥生产队在上海郊区,过去他们充分利用向城市搜集饲料的有利条件,发展了养猪事业。后来城市的机关、企业也大量养猪,不供给他们饲料了。怎么办?他们认真地研究了城市郊区的特点,一方面继续组织专人到市区搜集烂的瓜果、蔬菜;另方面又到野外割青草,在小河浜种水浮莲,在地边种饲料,终于解决了饲料不足的矛盾。这种办法,值得其它地方仿效。不论南方和北方,平原和山区,各地都有自己的特点,只要因地制宜,善于充分利用当地的积极因素,克服不利因素,就能解决养猪生产中的困难。
第二是因陋就简。所谓因陋就简,就是要充分发挥现有物质条件的作用,就是要少花钱多办事。谈桥生产队在这方面也为我们做出了榜样。猪大量发展了,猪棚不够。怎么办?是向国家要砖石、木料,大建猪棚?还是因陋就简地想办法?他们采取了后一个办法。改建扩建一批旧猪棚,例如把小棚的隔板拆掉,变成统棚,容量扩大一倍,不用花一个钱;同时利用旧砖旧料盖了三十多间土棚。因此,猪棚问题也顺利地解决了。
第三是干劲足、不怕困难。谈桥生产队发展养猪业,并没有什么特别优越的条件,他们所采用的解决饲料的办法——种、拾、采、挖等也不新奇,为什么他们不仅能够解决了饲料问题,使猪成倍地增长起来,而且只用十个月就使隔奶小猪长到一百四十斤?固然因为他们有一套切实的办法,更重要的是他们有这样一种克服困难的精神:精饲料不够么?用青饲料代。细饲料不够么?用粗饲料代。别人搞好的么?自己搞差的。别人搞整的么?自己搞零的。他们把一切可以利用作饲料的东西都利用起来了,那怕是零零星星、点点滴滴,这就使饲料的来源十分广阔。他们所遇到的其他困难,也都是本着这种精神解决了!
第四是充分发动群众。谈桥生产队干劲足,不怕困难的精神,以及这一整套切实有效的“穷办法”,都是依靠广大群众想出来,作出来的。如果不把群众发动起来,任凭少数人挖空心思,也不能解决问题。就拿因地制宜想办法来说吧,怎样才能做到因地制宜呢?这首先需要熟悉“地”,熟悉本单位的全部自然环境;其次,需要有办法利用有利条件,使大自然更好地为自己服务。这只有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才能更深刻地认识环境、改造环境,更充分地利用有利条件为我们造福。大自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群众是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只要我们善于依靠群众,我们就能从他那里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向大自然拿到我们所需要的财富。
这就是谈桥生产队的“穷办法”的特色。
穷办法威力无穷,只要像谈桥生产队的同志们那样,想出和找到一套适合自己需要的“穷办法”,同样会干出巨大的成绩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