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贯彻执行群众路线 到群众中去领导群众 益阳县干部坚持种试验田 思想越来越红 技术越练越熟 大批又红又专的干部迅速成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1-21
第4版()
专栏:

贯彻执行群众路线 到群众中去领导群众
益阳县干部坚持种试验田
思想越来越红 技术越练越熟 大批又红又专的干部迅速成长
据新湖南报消息 中共湖南省益阳县委今年在领导生产和工作中,更广泛地运用和发展了种试验田这一领导方法。由领导干部种试验田到基层干部种试验田,由农村工作干部种试验田到机关干部种试验田,由干部种试验田到广大群众种试验田,由种一种作物的试验田到种多种作物的试验田,全县种试验田的干部将近一万名,群众十五万多人,共种各种作物试验田四万五千多亩,各种工作的试验田一千多处。各级干部不再只是坐办公室、下指示和单纯听汇报来指导工作了,而是干什么,学什么;领导什么,做什么。出现了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先进技术与老农经验相结合、冲天干劲与科学分析相结合、说与做相结合的新局面。
通过种试验田,干部思想越来越红,技术越练越熟,大批的又红又专的干部正在迅速成长。县委农村部部长卜质彬是一个农民出身的干部,原来不懂工程技术,在领导冬修水利中,深入到官滩重点工程,和工人一道搞工具改革,研究和推广了各种新式工具三十多种,并亲自设计制造了土火车、自动倒土车等先进工具,使工效比原来提高了三倍。同时,他还学会了一套修建中小型水库的技术,群众都称他是“水利专家”。特别重要的是,许多干部通过种试验田,更锻炼了自己的立场,改进了思想和作风,密切了同群众的联系。全县一千零五十四个在农村工作的脱产干部,通过种试验田绝大部分已掌握了农业生产知识,学会了插秧、?田、挑担,群众称赞说“共产党的干部真是文武双全”。机关干部也在郊区建立了试验田,经常参加劳动。
种试验田成了干部指导工作的法宝,推动生产的标兵。兰溪公社党委书记夏锡金,在他的试验田里发现有晚稻三类苗,便和老农一块研究,具体分析了原因,有一些是因为底肥不足,有一些是因为田里的稻草没有腐烂,有一些是因为泥脚结板。他针对这些不同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以后,禾苗迅速转青。党委会于是马上召开了全社小队长以上干部的电话会,推广这一经验,使全社三类苗很快升了级。长春公社白马山大队总支书记李祝香带着十三个干部都种了晚稻试验田,由于合理施肥,禾苗长得很好,社员看了都说:“晚稻不要粪、全靠秋雨喷的话站不住脚了,要是不放粪,干部试验田的禾那里长得这样好。”从此更加重视晚稻追肥。就这样,试验田成为各项生产中的标兵,推动了一般田的生产,全县近十万亩早稻丰产田一般亩产都在七百斤以上。
益阳县干部种试验田取得这样大的成绩,首先是由于坚持了政治挂帅,领导带头。县委从春耕生产开始,就广泛运用去年种试验田的典型事例,教育干部大种试验田,改进作风,推动工作。但在早稻生产中,少数干部仍旧没有坚持下来,说试验田作用不大,并认为种试验田和领导全面工作有矛盾。早稻收割后,县委在总结早稻丰产经验的时候,特别着重总结了试验田所取得的经验,指出种试验田是领导深入实际、改变作风,领导群众实现丰产的重要领导方法之一,批判了“试验田作用不大”、“双手不能捉两条鱼”的论调,发动干部进行讨论。同时,县委以书记为首,在附近的长春公社,组织直属机关干部建立了三十亩试验片。公社、大队都以书记挂帅,建立丰产基地,这样,就从上到下,把种试验田作为一种重要的领导方法,掀起了人人种试验田、项项种试验田的热潮。其次是开展检查评比,经常督促。县、公社、大队,每次检查评比生产的时候,首先就检查干部试验田,并把试验田作为评比干部的主要内容之一,专门进行了三次大检查大评比,促使大家坚持下来。县委并妥善安排了工作和生产的时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