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有声势,有计划,有深度——河南日报半月来对水利建设的报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1-21
第4版()
专栏:地方报纸动态

有声势,有计划,有深度
——河南日报半月来对水利建设的报道
近半月来,河南日报集中连续地报道了全省蓬勃发展的水利建设新高潮;这个报道声势大,方面广,计划性强。
河南日报首先注意讲形势、摆任务。河南省今冬明春的水利建设,已经由以除水害为主,走上以兴水利为主、综合开发的新阶段。今年开工新建、扩建和继续修建的大型骨干工程有三十多处,中型骨干工程近千处。河南日报在4日、12日、13日的社论中,反复地讲了摆在全省人民面前的这个新形势,说明大兴水利、改造自然对“迅速改变河南面貌”的巨大意义。同时又列举事实说明:由于人民公社的巩固和发展;由于今年水利建设动手早,准备工作做的好,干部和群众的干劲足,就为大搞水利运动、特别是为兴修大中型水利工程,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河南日报也注意到从不同角度做思想教育工作,对运动进行具体指导。报纸在评论和新闻中,分析和批判了“水利建设到顶了”、“大办水利得不偿失”等右倾保守思想;并介绍了林县组织报告团下乡进行思想动员工作的事例。林县的报道说明,大兴水利就必须政治挂帅。这个县组织报告团下乡宣传以后,社员们立即投入水利运动,要“大搞水利,向水要粮”;许多社员说:“松劲要不得”,“只有人战胜困难,不能叫困难吓住人”。为了帮助开展工作,报纸先后发表了大搞群众运动、各部门积极支援水利建设、坚决抓好水利科学技术工作的社论。强调指出:放手让群众去做,大搞群众运动、组织高潮,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水利工作方面的具体运用,这样才能打好改变河南自然面貌的决定性的一仗。而各部门对水利建设的支援,又必须有先大公后小公、从全面出发的观点;在工作安排上,要把当前支援重点,放在尽快争取水利机械化方面,供应水利建设的紧迫需要。
这项报道的地区平衡作得比较好。河南日报在半个月内,就在一版头条的地位,连续发表了开封、新乡、南阳、许昌、洛阳等专区开展水利运动的消息。通过这些报道,反映出运动在全省各个地区的规模和声势,和各地的不同特点。例如:洛阳专区以水土保持为纲,大搞治山治水;南阳专区在抗旱种麦的时候,就为水利运动高潮作准备,办起了三千多个工具厂,顺利转上了水利建设;新乡专区要做到“战胜高岗地,平原双保险”,等等。除此之外,报纸还介绍了百日任务二十天完成的高速度施工的红旗典型,以及一些工地实行大爆破的技术经验。这些都是水利运动中值得报道的问题。
河南日报还注意报道了水利工地上的生活问题。在11、18两日的报上,比较集中地提出必须关心水利工地的生活安排。报道的有:一个公社如何全面安排工地生活,使劳动效率大大提高;有的工地积极贯彻冬季防病方案,来确保工地上群众的身体健康;以及有些县派大批医务人员去到工地服务,等等。18日的报纸并发表了“安排好水利大军的生活”的社论,其中提出:在工地上首先要办好工地食堂,保证大家吃饱吃好吃省吃热;要保证吃甜水,人人有棉衣棉被、有鞋有袜,有适当休息,特别关心妇女的健康,并且做好安全工作。社论要求各个工地抓紧时间,做好这些工作,更加激发水利建设者的劳动热情,提高劳动效率,大大加速工程的进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