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学习、工作、生产三结合提高基层干部的水平 增田公社红专学校一举数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1-23
第4版()
专栏:

学习、工作、生产三结合提高基层干部的水平
增田公社红专学校一举数得
本报南昌22日电 江西乐安县增田公社举办一所红专学校,妥善地解决了基层干部学习、工作和生产相结合的问题。红专学校成立一年中办了两期,训练了公社各级干部和积极分子八十五人,对办好人民公社起了重要促进作用。中共江西省委最近总结了这所红专学校的办学经验,向全省各公社介绍推广。
增田公社在去年10月成立后,干部迫切要求提高政治、文化和生产技术水平,以适应办好公社、发展生产的需要;而等待县办训练班学习不仅时间来不及,他们也离不开紧张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公社党委根据人民公社的具体情况,决定自己开办红专学校训练干部。公社根据勤俭办学、就地取材建校的原则,组织学员和部分社员盖起一栋简单的房屋,制造教具,解决了校舍设备问题。公社党委第一书记担任学校校长,书记和副书记任教员,并聘请县委领导干部定期来校讲课。公社还划定一百五十亩田地,作为红专学校的试验园地,收入的一部分则用作学校办学经费。
红专学校的学习内容,包括政治、文化和技术,教学时间则以“农忙少学、农闲多学,晴天少学、雨天多学,白天少学,早晚多学”为原则,以一半的时间学政治,40%的时间学文化,其余学习农业技术知识。
学员在政治课程中先后学习了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实践论”、“矛盾论”、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公报和决议等文件。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学员的政治觉悟,分清了大是大非,更加坚定了无产阶级立场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决心。如温田大队温田小队干部陈岭元,未到红专学校学习以前,工作生产劳动都不很积极;经过在红专学校学习以后,工作、生产样样带头苦干;他说:“大跃进、人民公社、社会主义事业,我贫雇农出身的人不积极干,谁干?我一定要积极做好工作!”现在,陈岭元已成为一个优秀的生产小队长。今年他所领导的生产队一直跑在全社各生产队的前面。又如大沙大队党支部书记邹时生,过去工作不艰苦,工作方法简单,态度生硬,自从在红专学校学习后,提高了思想,工作积极主动,经常到各个小队参加生产,和社员打成一片,有事就和群众商量,已经成为了全社的模范干部。
两期的八十五名学员中,入学前文盲和半文盲占五十三名,经过学习后,文盲没有了,达到了初小文化程度的有五十名,有三十四名达到了高小程度或初中程度。学员邹时生过去不识字,现在已能粗读文件,写材料、作记录。
学员先后学习了深翻土地、土壤学、品种学、制造土化肥、新式育秧、消灭病虫害和使用农业机械、种植棉花等农业知识。经过学习,原来不懂得什么叫氮、磷、钾肥三要素的,现在懂得了;原来不会种植棉花的,有的人现在成了植棉能手。
红专学校学员在公社划出的一百五十亩田地上,今年已改造了低产田三十九亩,播种的九十二亩稻田,平均亩产达到一千二百多斤,比各大队的产量高50%。在农业生产的同时,还养了四百多只鸭,七头猪,种了十亩蔬菜,今年全年农副业生产的总收入除扣除学员伙食和办校经费、公共积累以外,平均每个学员可分得一百四十元,超过当地一般社员的平均收入。这样,不仅使红专学校完全做到了自给自足,也解决了学员来校学习期间的家庭生活负担。
红专学校做为公社的研究试验园地,创造了许多先进生产经验,促进与推动了公社的生产。公社的先进生产措施,都先在红专学校研究试验,然后再在大队推广。今年红专学校创造和推广了烟熏草土肥、水稻条形密植法、棉花播种机、营养钵压钵器、新式秧田平整器、种豆打眼器、打绳机、木制耙等新式农具和先进技术。各种先进农具在全社推广后,使劳动效率提高了四、五倍。这里过去很少种棉花,红专学校今年培植了二十株棉花大王,其中一株结了三百多个棉桃,为全社今后发展棉花生产创造了经验。由于红专学校的物质条件和公社各个大队相差不远,所以在生产上创造的经验最富有说服力,容易为广大社员所接受。群众说:“红专学校的经验顶呱呱,我们看得到、学得到、做得到。”
红专学校在公社各个政治运动和生产运动中,发挥了工作队、宣传队和生产突击队的作用。在公社整社时,学员深入群众中宣传整社方针,帮助公社开展整社。在农忙时期,哪里有困难,哪里落后,红专学校就派学员到哪里支援和帮助。
增田人民公社红专学校一年来的事实证明,它是训练广大基层干部的一种好形式,它对进一步巩固人民公社起着重要的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