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0阅读
  • 0回复

汉代陶楼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1-24
第8版()
专栏:

汉代陶楼阁
易水
词藻华美的汉赋里有不少关于楼阁的描述,经过了千余年以后,我们现在想了解汉代楼阁建筑的真相,确实是个难题。幸而当时的人在无意中给我们准备好了解题的钥匙,那就是汉墓里出土的陶制楼阁模型。这种陶楼阁,近几年来在河南、河北、广东、湖南、四川等许多地区的东汉墓中,发现过不少件。古人事死如事生,在汉代,几乎把生前衣、食、住、行所需之物都作成模型放在坟墓里,陶制楼阁就是其中的一种。
汉代的陶楼阁,有两层的,也有三层的,大多是在第一层以上是围有栏杆的平座,然后再向上逐层起建。在转角处,用斗拱来支托屋檐。上楼的梯子在屋内的正中央,因为当时楼中常用不固定的楼梯,用时陈设,不用时撤去,因此有些楼中只有上下贯通的升降用的圆孔或方孔。楼顶常是四阿式的,顶上作出瓦垅,有的还作成当时流行的云纹瓦当。
其中最精致的要算是 河南陕县出土的一座绿釉楼阁,结构很复杂,它耸立在圆形水池的中央,池里有许多鸭、鱼和鳖在嬉游,池边环绕着几个骑马的骑士。这座陶楼共有三层,结构也不同,第一层主要是竖在池中的支柱和楼梯,四角用熊形角神支顶着第二层的平座,第二、三层都是在绕有栏杆的平台上建起的,四角是在伸出的梁枋头上,坐有一朵一斗二升的斗栱,用其来承托伸出的楼檐,四壁上开满长方形的窗孔,显得十分玲珑秀丽。在第二层屋内,中央放着一副六博盘子,四个人围着它相博。在屋外的平台上,四角各站着一个卫士,手里端着弩机,作准备放射的样子,在第三层也站有同样的武士。
除了单座的陶楼以外,在广州出土过一种两层的陶楼,它附有厢房、院落、大门、厕所和牲畜圈,这些建筑物有机的配合在一起,高低参错、主次分明,形成完整的建筑组合。
这些陶楼阁,显示出汉代建筑的高度技巧,是研究当时楼阁建筑的绝好资料。不仅如此,也是极珍贵的汉代艺术品,同时又提供了对当时社会生活和阶级关系的真实写照。(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