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阅读
  • 0回复

陕西百日抗旱扭转严重灾害局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1-25
第1版()
专栏:

陕西百日抗旱扭转严重灾害局面
受旱地区包括三十个县、市的三百六十五个人民公社,占全省人民公社总数一半以上;受旱秋粮和棉田共达二千多万亩,占秋粮和棉田总面积53.4%。经过抗旱保秋的艰巨斗争,全省秋粮总产量仍然接近去年大跃进的水平。
新华社西安24日电 陕西省人民经过百日奋战,抗旱斗争获得巨大胜利。从目前各地初步碾打情况看,今年在大旱和播种面积比去年有所减少的情况下,全省秋粮总产量,仍然接近去年大跃进的水平。
今年陕西省遭受了近三十多年来少见的严重干旱威胁,局部地区的干旱严重情况为近百年来所未有;旱灾范围广而持续时间长。从今年6月下旬开始出现旱象,直到9月中旬旱象才全部解除,干旱时间延续三个多月。受旱地区包括三十个县、市的三百六十五个人民公社(占全省人民公社总数一半以上),受旱秋季粮食作物和棉田共达二千零六十八万亩,占秋粮和棉田总面积53.4%,其中受旱棉田四百三十六万亩,占棉田总面积94.8%。受旱严重的关中地区和汉江流域的汉中、安康两个专区,又是全省秋粮和棉花的高产区。这种情况,对陕西今年的农业生产是个严重威胁。但是,由于全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靠人民公社的威力,同干旱大战百天,终于战胜了旱灾,实现了中共陕西省委提出的“重灾变轻灾,轻灾变无灾,无灾力争超产”的口号。
重灾区安康专区的抗旱斗争,可以代表各个重灾区的情况。这个专区从6月初到8月底,没有落过透雨,全区80%的池塘干涸,大部小河断流,在四百五十三万亩秋田中,有三百万亩受旱,其中受重灾的有二百六十万亩,有三十万亩庄稼全部干死。但是全区人民公社在党的领导下,抽出四十三万个劳力全力抗旱,人们翻山越岭找出水源四千三百多处,各个公社以及公社内部又组织大协作,兴修池塘二万多处,渠道二万七千多条,新安了大批水车和动力抽水机械,动用大、小担水工具五万多件,突击抢浇抢灌,保证了八十多万亩秋田得到了灌溉,另外担水点浇八十多万亩,还抗旱抢种晚秋粮食作物和种菜八十三万亩。结果,全区能灌溉的水稻获得大丰收,平均亩产量比去年增加一成左右,全区全年粮食总产量,虽因大旱和播种面积减少而比去年降低四成多,但仍高于解放以来的平年年成。
重灾区关中地区的棉花,绝大部分遭到了旱灾和虫灾的袭击,再加播种面积比去年减少,今年棉花总产量比去年降低,但因抓紧了抗旱和田间管理,亩产仍然接近去年水平。棉田面积占全省棉田总面积15%以上的三原县,由于各人民公社组织大协作,突击兴修水利和实行合理用水,保证了受旱棉田的灌溉,结果,棉花平均亩产比去年增长二成多,在播种面积有所减少的情况下,总产量仍比去年提高了18.5%,是解放以来年产量最高的一年。
轻灾区和去年相比一般都不减产甚至增产。增产最多的是商雒专区。这个专区的二百五十八万亩秋田中,有六十七万亩受旱,其中有二万三千多亩因旱无收。旱象发生时,受旱的人民公社就开展协作,突击兴修水利,抢救受旱作物,没有受旱的人民公社,展开了轰轰烈烈的超包产运动,对秋田加工管理。结果,由于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秋田播种面积虽比去年减少,全区秋粮总产量仍比去年增加了18%。
基本上没有受灾的延安专区各县和轻微受旱的关中铜川、宝鸡、陇县、蒲城、韩城、乾县等县,今年全部丰收,亩产量和总产量都比去年增加。
在抗旱斗争中,中共陕西省委和各级党委不断加强思想领导,采取各项措施,使斗争节节深入,由一个高潮走向另一个新的高潮。早在6月底,旱象刚露头,省委就向全省人民发出抗旱保秋的战斗号召,随着旱象的扩大和延续,省委又及时向全省人民指出了抗旱的有利条件,各级负责同志都亲临前线,领导抗旱斗争,这样,大大鼓舞了群众的斗志,迅速掀起了全民性的抗旱保秋运动。以后,省委又在贯彻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反右倾、鼓干劲的精神时,彻底批判了秋田“定局”论等右倾思想,提出“重灾变轻灾,轻灾变无灾,无灾力争超产”、“多鼓一分干劲、多增加一分粮食”的口号,把抗旱保秋和超包产运动又推向了新的高潮。受旱地区投入抗旱的劳力迅速由经常的一百五十多万人,逐渐增加到二百万人左右,平均每日灌溉面积也由三十五万亩增加到五十万亩,又增加到一百万亩。
人民公社在抗旱保秋中发挥了巨大威力。例如镇安县木王公社,在农业社时期,就打算修一条水渠,解决二千多亩旱地的灌溉问题,但因社小力弱,又因涉及几个农业社,矛盾不易解决,没有办到。今年在公社统一领导下,大战六十天,翻过五十六条墚,过了四十五道湾,越过十七个陡崖,修了一条长达七十华里的水渠,灌溉了二千五百多亩受旱的旱地。兴平县马蒐公社新政生产队自己打井灌田,把节约下的渠水让给下游或原上兄弟生产队使用。延长县三百九十四个生产队抽出劳力三千多个,支援缺乏劳力的一百九十三个生产队,保证及时完成了多锄草的任务。
在抗旱中,工业、交通运输和商业部门,都尽先制造、运输和供应抗旱物资。各地干部、工人、学校师生、解放军官兵和城市居民,也热烈支援人民公社抢浇抢灌。在抗旱最紧张的时期,全省每天出动支援抗旱的干部、工人、学生、解放军官兵和城市居民等即达八十四万多人。
经过百日奋战,不仅战胜了干旱,还新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在抗旱期间,全省共整修与新建水库五十八座、渠道三万五千多条、池塘二万多口,打井二万五千多眼,安装水车七千七百多部,还完成了其他小型水利工程五万多处,改善了灌溉条件,扩大了农田灌溉面积。全省各地还在抗旱的同时,利用休闲地、零星小块土地,播种了很多晚秋作物和秋菜,仅荞麦和秋菜就种了四百三十多万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