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革命历史的光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1-25
第7版()
专栏:河北省话剧团的红旗谱

革命历史的光辉
吴雪
我十分喜欢梁斌同志的小说“红旗谱”。因为它使我们看到了真正的中国农民的典型人物和大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生活的剧烈变化。而更重要的是它透过冀中平原农民革命运动,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天起就重视农民问题,党经过了艰苦深入的工作,把广大农民报仇雪恨的个人反抗,汇合成一股气势磅礴的反对封建统治的阶级斗争的巨流。今天回过头来看,党的这段历史,是多么光辉灿烂啊!小说中地下党的代表贾湘农这一人物,正是初期领导农民革命运动的优秀代表人物。请看贾湘农初遇严运涛那一段描绘,特别临别时说的那一段话:“‘请你帮我做些事情吧!’他在纸上写了几个项目,说:‘比方说捐税有多少种?具体到农民身上,他们要付出多少血汗?地租高的有多高?低的有多低?利息最高的几分?最低的几分?……嗯,能办得到吗?’”我一听就联想到毛主席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梁斌同志笔下的农村生活描写,始终贯串着一股阶级斗争的红线,对于农民性格的刻划,一刻也没有忘记揭示他们思想中革命乐观主义的主流。尽管在重重压榨下,他们总是向往着未来,坚信着胜利。朱老忠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人物。
河北省话剧团演出的“红旗谱”,就紧紧地抓住了这一条主线,从朱老巩舍身护钟开始,到反赋税初获胜利结束,集中在地主冯兰池同朱老巩和严志祥祖孙三代的矛盾上,着重刻划了朱老忠和严志和两个主要人物,没有拘泥于小说,有大胆的增删。改编是有创造的,因而也是成功的,动人的。略感不足处是对新生一代如大贵、运涛、江涛特别是春兰刻划不够。有一些情节的运用,如果还更多注意一下,使没有看小说的人也一样感到兴趣就更好了,如冯兰池夺“脯红”(鸟名),春兰送笼套等。
* * *
我以为“红旗谱”出色的演出,还超过了剧本改编的成绩。梁斌同志的原著,在语言人物性格,以及章法布局上都是有气魄,有威势,极富于民族情调的。由于导演、演员从剧本一改编起,就深入生活,并有意识地在演出上向传统学习,适当地运用了一些京戏身架,甩发,武功,拳术,以及评话快书等技巧,为这个特定的剧本找到了恰当的表现形式,因而更增强了这个戏艺术感染的浓度。可以称得起是一出别具风格的演出。导演的处理,有许多值得称赞的地方,最精彩的要算护钟辩理一场,朱老巩扒下长衫,一提腿,那长长的发辫像黄龙缠腰一般地自己绕在脖子上,一把抓住心里在发抖的冯兰池,那雄壮的身段,铿锵的白口,真是理直气壮,声势夺人。有如拜山的天霸,但却一点不着痕迹。最后冯兰池仍是蛮不讲理,朱老巩手抱铡刀在钟前一站,顶天立地,震撼人心。这场斗争,最终虽然是以朱老巩受骗失败了。但这个英勇不屈的形象,再也不能从你记忆里抹去。这就是中国的农民。这样的人,一旦接受了党的领导,认识了真理,他要叫高山低头,河水让路,又有什么奇怪呢?
其他如柳林教子,运涛入党,把拳术同武功结合得很有机。合情合理,不是生搬硬套。
导演假如在最后县衙门前群众扣住县长的代表,被迫写撤销收税的布告,撤退军警那一场,先让军警占点优势,在危急中扣住县长代表,才转危为安,这场戏当会更有起伏。传统戏曲中不少这种机智的场面处理,可供我们借鉴。
另外在刻划人物性格上,导演也还放过一些可以进一步发挥的机会,如老驴头怒责春兰一场,这是描写春兰性格的,小说上安排得十分深刻动人,这是一个热爱生活,憧憬未来,倔强,坚忍,朴质,善良的典型的农村劳动妇女形象。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要把小说原样搬上舞台,如果导演下一些工夫,是可以弥补一些剧本上对这个人物的不足之处的。
* * *
这个戏由于学习了传统,许多演员的表演艺术更加丰满了,也是很显然的。如饰朱老忠的鲁速,一亮相就使你相信他是一个爽朗、梗直、纯朴、豪迈的劳动人民,但通过演员有节奏的念白,浑厚的身段,有分寸的武功,就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饰严志和的潘波同志,从念到做把一个成天价碌碡轧不出个屁来的性格,掌握得很有深度。他同朱老忠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这两个人物,可谓相得益彰,十分可爱。如果说朱老忠在井台前回忆过去打鱼,淘金,放野马,挖人参那段独白,很有光彩的话,那严志和在被迫出卖了宝地之后,两手抓着土地那一段表演,也是十分感人的。饰朱老明的村里同志,也创造了一个十分感人的农民形象,为同地主打官司,不惜当尽卖绝,以至落于乞讨,在河神庙安身,两眼失明,仍常给孩子们讲老一辈念念不服输的故事。至后一听说北伐胜利消息,顿然瞎眼重明,这种浪漫手法,在戏曲里是常见的。但通过演员的表演,他会使你充分相信他是真的。几个反面人物如饰冯兰池的孙树林、饰李德才的邹鹤年都见工夫,演来各有特点。饰严老尚的李戈,如能先摆出一副和事佬的姿态出场,把朱老巩等骗过一旁,是否更好些。因为他也气势汹汹出场,第一与冯兰池出场重复,第二怕软不怕硬的朱老巩等也不会上他的当。
“红旗谱”话剧是大跃进中产生的,今年国庆献礼优秀剧目之一。是一次创造性的演出。它又一次反驳了某些认为农民戏不耐看,大跃进产生不出好戏的谬论。尽管还有某些小疵,那就微不足道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