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时刻警惕着阶级敌人——介绍罗马尼亚小说“海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1-25
第8版()
专栏:读者谈书

时刻警惕着阶级敌人
——介绍罗马尼亚小说“海燕”
高骏千
罗马尼亚作家彼得鲁·杜米特里乌的长篇小说“海燕”,是一部优秀作品。小说的素材,是作者在黑海边渔民中听到的一个悲惨故事。罗马尼亚解放前,这里的渔民过着黑暗的生活,他们没有渔船、渔具,所有的生产工具都掌握在船主手里。他们为了活命,受雇于船主,经常冒着生命危险出海捕鱼。有一次,海上起了暴风,一艘小船翻了,船上三个渔夫,两人不幸淹死,只有一人在九死一生中脱险归来。船主的儿子为了想霸占这个渔夫的未婚妻,买通警察当局,诬陷他谋害了其他两个渔夫,将他判处了徒刑。
杜米特里乌就依据这桩冤狱开始了他的创作构思。在小说里,作者没有把这个渔夫的遭遇简单地看作是个人的悲剧,而是作为阶级压迫的事件来处理的。小说没有把解放后船主的财产被剥夺,国营捕鱼公司成立和主人公的冤屈得到昭雪,作为故事的结局;而是把这些作为起点,进一步揭示出阶级斗争在新的情势下的发展。小说中的主人公亚当·耶拉出狱以后,发现未婚妻尤莉爱娜已经被迫嫁给了船主的儿子西蒙·达尼洛夫,自己无家可归,便流浪到外地做了码头工人。当他再一次出现在读者面前时,已经是一个老练的党的工作者,被派到国家的渔船十月星号上来当指导员。在这里,他又遇到了以前的仇人,船主达尼洛夫的两个儿子:尤莉爱娜的丈夫西蒙,现在是捕鱼队的工人,他的哥哥普里可勃,当过一个时期轮机工,现在竟然混入党内,是船上党支部委员兼工会主席。亚当·耶拉马上注意到船上生产情况很糟。一方面,昨天还是个体渔民的捕渔工人缺乏集体主义思想,不懂得爱护国家财产,也不积极设法提高生产。另一方面,党支部的另一个支部委员普莱弟奥苏是个警惕性不高的人。普里可勃独断独行,把持着党支部,压制民主,打击非党技术干部,拉拢落后工人,使工作陷于一团混乱。而捕鱼工人本身的缺点,更给普里可勃造成了混水摸鱼的机会。如何教育、团结工人,揭穿普里可勃的伪装,是摆在亚当·耶拉面前的一项困难的任务。作者通过一桩桩具体的事件,使这一场严重的阶级斗争层次分明地逐步展开,亚当·耶拉和工人们一起,最后终于揭露了敌人,战胜了敌人,同时在这场尖锐的阶级斗争中锻炼和教育了自己。
对于故事的另一条线索,即亚当·耶拉和尤莉爱娜的爱情波折,作者也作了入情入理的描写。尤莉爱娜听说亚当回来了,就离开了西蒙,但是尤莉爱娜被迫嫁给西蒙这件事,在两人情感上留下了创伤,这不是容易治愈的。在尤莉爱娜,是内疚、悔恨;在亚当,是悲愤。他们如何相互体贴,最后消除了感情上的隔阂,作者作了很细致的描写。
作品中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是在人与自然的斗争的背景上展开的。惊涛骇浪,汹涌澎湃的大海,在小说中几乎是作为一个有意志有性格的力量出现的。作者以富有诗意的笔调,使他的人物自始至终都活跃在海洋的气氛里。通过人与海洋的搏斗,作者描写了人的力量的伟大,人的智慧、勇敢和意志,是能够征服盲目的自然力量的。
“海燕”通过对十月星号上发生的事件的描写,概括地反映了罗马尼亚建设时期阶级斗争的一个方面。作者在书里成功地创造了不少人物,他所着力刻划的亚当·耶拉的刚毅不屈、果敢无畏的形象,是使人难忘的。
这部小说鲜明而形象地告诉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要时刻注意和警惕着阶级敌人,不许他们混进革命队伍里来破坏革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