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粮食加工不用驴 利用水力带机器 中宁县实现水碾水磨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1-27
第3版()
专栏:

粮食加工不用驴 利用水力带机器
中宁县实现水碾水磨化
编者按:中宁县利用水力基本实现粮食加工工具半自动化。据估算,水力加工要比畜力拉磨拉碾提高效率十八倍至三十六倍。该县仅此一项改革,不仅根本解决了粮食加工的困难,而且今年可节省五十二万多个劳动工日和同样的畜力工日,这是工具改革运动中的又一重大成就,对解决劳畜力不足的困难起着重大作用。
现在农村兴修水利的高潮已经形成。希望各地在加速水利建设的同时,对如何提高水的综合利用,让水从多方面更好地为人服务的问题,也能因地制宜地加以研究解决。
据宁夏日报消息 宁夏回族自治区三百公里长的黄河两岸,到处渠道纵横,水力资源丰富。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以后,中宁县充分利用水力资源加工粮食。到目前为止,全县计有水力站四十四处,水力电站三处,共安装水碾四十四盘(其中半自动化的二十一盘,双磙碾十五盘)、水磨四十七盘(其中电力、水力两用双盘磨两盘,自动水磨八盘,半自动水磨十七盘)。全县已有80%的公社和83%的大队建立了水力站,利用水碾、水磨加工粮食。
中宁县利用水力加工,节省了大批劳畜力,提高了工效。全县现有的九十一盘各种类型的水碾、水磨,只用二百一十八个劳力轮流操作,每天按二十四小时、全年按二百四十天正常工作时间计算,共可加工成品米面七千零十六万四千斤。这些米面如果用畜力磨加工,得花五十七万四千三百个劳动工日和同样的畜力工日。这样计算下来,利用水碾、水磨加工粮食以后,全年就可节省五十二万一千九百多个劳动工日和同样的畜力工日;按三百六十五个工日折合一个劳力或畜力计算,一年共节省劳畜力各一千四百多个。用这些劳、畜力种田或从事其它生产,又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为公社增加很大一笔收入。全县这些水碾、水磨,一年加工的粮食已经超过全县口粮定量标准39%,所以每年除加工自用口粮外,还可给国家加工大批商品粮食。
水碾、水磨工效高,构造简单,造价低廉。宁安公社洼路大队建造的一座半自动化水磨,包括工料,共花了一千二百元。这座磨每天使用二十四小时,共可加工一千五百斤面粉。全年使用二百四十天,按每百斤加工费一元五角计算,共可收入加工费五千四百元。这些钱,除这盘磨的造价外,还可以建造同样的三盘磨。
中宁县水力加工工具的发展,是由小到大、由土到洋,逐步发展起来的。1956年以前,全县只有几盘老式水磨。合作化后,改良成单磙水碾、水磨,这些碾、磨比畜力碾、磨提高工效三倍,可以节省九个劳力,十二个畜力;但加料、箩面、搧米等工序,仍需人力操作。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以后,县委提出“粮油加工不用驴,水力电力带机器”的号召,全县铁、木技术工人和广大群众,破除了迷信,大搞技术革新,把老式水碾、水磨逐步改革成自动化和半自动化。宁安公社洼路大队的木工李全福,在老式水磨的基础上,改制出用水力带磙筒箩的半自动化水磨。这一创举很快遍地开花。接着,在今年春天,李全福又给磙筒箩加上输送器,从装麦到出面,全部自动化;并仿照水磨的原理,创造出一盘双磙半自动化水碾。县级领导机关在这里召开了现场会议,各公社都派人前来参观学习,促进了对水碾、水磨的改革工作。恩和公社的木工王玉才,又仿照水磨自动化的原理,利用水电站的水轮机,创造出电力、水力两用双盘自动磨。经过两年来的不断革新,水碾、水磨的形式多种多样,百花齐放。
中共中宁县委对粮食加工水碾、水磨化抓得很紧,从县到公社、到大队,都由书记亲自挂帅,县上并成立了机械化办公室,配备专门技术人员指导这一工作。恩和公社党委书记魏占英、工人王玉才合作研究,创造了双盘自动水力磨以后,鸣沙公社党委书记张学忠率领全社支部书记以上的干部四十八人,学习了恩和公社的经验,在本社水电站内,又创造了一套双盘四磙自动化水碾。洼路大队的自动化水碾、水磨,也是总支书记李进忠、戴鸿儒和木工李全福、李治业合作创造的。哪里有了先进经验,县上就在哪里开现场会,全面推广,插红旗奖励先进。这样,就在水碾水磨加工工具的改良上,掀起了一个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热潮,你改我创,形式多样,步步提高,遍地开花,很快实现了米面加工工具的水碾水磨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