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消灭肩挑人抬——龙湾套水利工地大搞技术革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2-04
第3版()
专栏:

消灭肩挑人抬
——龙湾套水利工地大搞技术革新
本报记者 姜涛
踏进山东泗水县龙湾套水利工地,就到处听到马达声和轱辘马声交织在一起,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别开生面的新场面:二万二千多名水利建设大军,有秩序地驾驶着自己创造和改制的新式工具奔驰在规模壮阔的工地上。满载黄土的轱辘马斗车往返如梭,动力牵引的斗车从坝底下徐徐地爬到了十三米高的坝顶,人力滑车牵引的胶轮车你上我下的来回着,土制的吊杆不断地把装满土的筐一个个吊在斗车上,拖拉机来回地碾压着已经铺好了的新土层。
龙湾套水库坝长三百米、坝高二十九米,蓄水一亿多公方,可灌溉农田二十四万亩,是泗水县最大的骨干工程之一。它的第一期工程是在1958年11月中旬开工,当时由于工具改革抓的不够,工效不高,六千多名劳力干了七个月才完成工程总任务的39.4%,大部分工程要在今冬完成。水库的大坝越筑越高,运土越来越远,劳动量相对的加重,再加上工具缺乏,劳力不足,时间又短,要完成这个任务就越来越艰巨。中共泗水县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决定发动群众进行技术改革。可是由于部分领导干部存在保守思想,不相信群众的智慧,因此技术改革在前些时候一直搞不起来。例如运到工地上的六千七百多米铁轨,只由几个技术人员去铺,十二天才铺了九百二十米,按这样的速度需要两个月才能铺完;就是已经铺上的轨道也是弯弯曲曲,高低不平,谁都不愿使用。
工地党委在县委的帮助下,总结了运动没有搞起来的经验教训,一方面从上到下、从党内到党外深入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教育,展开了要不要进行工具改革和依靠谁来改革等问题的鸣放辩论,彻底批判了形形色色的保守思想。接着,广大群众在“向工具要劳力,以工具争时间”的口号下,人人动脑筋,个个献计策,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工具改革运动。另方面又召开了老农、干部、技术员相结合的现场会议,对已铺上而不能使用的铁轨道进行了“会诊”,采取边操作,边找原因,边研究,边修理,并固定专人专车,人车编号的操作法后,很快就推广了铁轨运土法,比过去肩挑人抬轻快多了。群众发动起来了,三昼夜就铺铁轨道五千四百多米。金庄民工团由书记孟传喜同志带头,大家动手,三个多小时铺铁轨道四百八十米,技术改革由落后一跃变为先进单位。现在工地上大批铁轮斗车奔驰在十三条长达六千多米的铁轨道上。
工具改革的好处又不断地鼓舞着广大群众的信心,不到十天的时间,群众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达三百多件。根据群众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已经试验成功和大量推广使用的有滑车牵引爬坡器、铁轨转盘、渡车、双轨循环操作器、石制羊角碾、自动装土器等十余种,共一千多件,这些工具一般提高工效几倍到几十倍。县机械厂技术革新能手朱庆修等四人,用四十五马力的煤气机改制了一台小火车头,一次能拖带十五个斗车,每天工作十小时,能运土一百多方,可代替一百个劳动力。群众创造的立式动力牵引爬坡器在二十八米长坡度相当大的轨道上,每次牵引一千多斤,每二十秒钟就能牵引一次,比人工提高工效二十多倍。采用炸药破土,最多一次可爆破五百多方,比人工提高工效七十多倍。现在这个工地已实现了爬坡动力牵引化、夯实碾压化、开石松土爆破化、运土轨道化等,基本消灭了肩挑人抬。
随着工具改革的开展,先进工具的大量推广使用,大大节省了劳力,减轻了体力劳动。金庄民工团女民工赵业菊、乔芝荣说:过去两个人一天抬土二十五趟,合一点一方土,感到有些累;现在改推轱辘马,一天推五十八趟,合八方土,觉着很轻快。
原来计划整个工程一百五十天完成,工具改革以后,预计可提前八十天完成。现在广大群众又提出:“围绕工程动脑筋,破除迷信找窍门,敢想敢干搞创造,劳动工效日日新,大干苦干加巧干,一百五十天任务七十天完成”的响亮口号。(附图片)
江苏江浦县汤泉公社余冲大队的木工在公社农具厂的指导下,大搞水利工具改革。他们正在赶制运土的“土火车”。 新华社记者 周庆政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