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多开航道多造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2-05
第2版()
专栏:

多开航道多造船
中共河南省浚县委员会书记 郭振勤
浚县有山、有水、又有平原,物资丰富,土质肥沃,卫河由西南至东北斜贯全县。但是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之下,卫河经常决口,漫溢成灾。
解放后,浚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特别是经过1958年的大跃进,使全县基本实现了水利化,工农业生产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可是,运输事业却不能适应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结合全县实现水利化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全党全民大搞河网化,开辟航道,大造木船,大力发展水上运输”的口号。由于人民公社化的实现,使人力、物力便于集中使用,水利资源能够综合利用,因此,在上级党委的及时指导下,我们由点到面,由线到网在全县范围内迅速地掀起了全党全民大开航道、大造木船的群众运动。到今年10月中旬止,全县共新开较大航线四条,长达一百一十三公里,加上原有航道共达二百三十九公里;发展田间通航渠道一百二十五条,长达一千三百五十公里,现已节节通航;先后共建立造船厂九座,已造各种大小船只一百五十八只,载重总量达二千六百七十八吨;其中有拖轮,有木船,有田间运输的河网化小船,有运输各种物资载重三百吨的大帆船。至此,全县十个乡已实现了乡乡通渠,八乡通航,大小航线纵横交织,从而出现了水上运输四通八达的新局面。
由于航运事业的发展,大大地提高了物资运输量,减轻了陆运压力。据今年1月至10月份的初步计算,共完成航运总量十八万四千三百三十四吨,周转量四百三十六万吨公里,保证了浚县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烧煤运粮等各种物资运输的需要,基本上解决了全县运输力量不足的困难。这些物资如用马车运输,就需全县五千辆马车全部出动,运输四十九天才能运完。以此计算,可节省六十六万个劳动日,九十二万六千个畜工,同时给人民公社收入了运费二千万零六千余元,增加了公共积累,改善了人民生活。
一年来,我们体会到发展水上运输的好处是:第一、投资小。如造一只载重十吨的小船,只需七百元的造价。下水后,搞运输四十二天的运费收入即可将全部投资收回。第二、运量大收效快。制造载重十吨的一只小船,只需一百八十个人工即可造成,下水后等于载重汽车四部,马车十四辆的载重效能。第三、运费低。船运货物一个吨公里,只需三分四厘钱的运费,只及马车运输费用的二十分之一。第四、能节省大批的劳力畜力和燃料。如一只十吨的小船二人即可拉动。正如卫东渠通航后,善堂公社社员所说的那样:
“小小木船真正好,不烧油来不吃草,一船能顶十车用,省人省畜来回跑。”
浚县大搞河网化的过程,是一个政治挂帅,不断同强调困难、夸大困难的右倾保守思想和畏难松劲情绪作斗争的过程。当县委提出“开挖航道,修建桥梁,大造木船,发展航运交通事业”的号召后,大多数群众是积极拥护和支持的,但也不是没人怀疑,没人反对的。一部分有严重右倾情绪的人认为“这样搞是胡闹,垅沟驶船,古今罕有”,并大泼冷水说:“缺木少铁没技术,大搞造船是空想”。县委特别注意加强思想工作,采取了不信就看,不通就辩的办法,在全县范围内展开大搞航运建设的鸣放辩论,教育了干部和社员,统一了思想认识,使原来积极的人更加积极了,怀疑的人解除了顾虑,反对的人也不得不在事实面前低头认输。
为了使群众性的开航造船运动顺利的向前发展,县委把交通运输工作,特别是发展航运,列入了经常工作日程,由书记挂帅,统一领导,进行全面规划,综合利用。为使航运支持工业,我们有计划的开挖了长丰和卫东等渠道,沟通了六座山上的灰石厂,使大批的石头、石灰都能通过航运推销各地。在大搞河网化中,并规划建设小型发电站八十五座,现已发电的有三个,修水打磨一百多处,日产面粉二十余万斤。在劳动力的安排上,我们的原则是:农闲大干,农忙小干,夏秋准备,冬春突击。如今年春天我们动员了全县三分之一的劳力,组织了五万余人的开航大军,连续进行了十余天的大干,共完成土方一百八十万方,石方三万六千方,修桥五十六座。原材料的供应,是用就地取材自力更生的办法解决的。技术人才不足就采用了以厂带厂,以师带徒,边学边干的办法,先后培养出一千五百三十名技术人才。
为了适应不断跃进的工农业生产的需要,我们初步计划,今冬明春再开航道五十六条,疏浚航道六十二条,把通航渠道延伸到一千五百公里,新建桥闸四百三十八座,修建码头二十四处,再造木船一百只,载重量提高到三千五百吨。目前,浚县的航运事业正在继续向前迈进。(附图片)
河南省滑县新开了很多航道。这是在大工河航道新建的码头。这段航道开航以后,担负了滑县到濮阳县的很大一部分运输任务。
 新华社记者 杨丙文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