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人民公社在安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2-06
第5版()
专栏:

人民公社在安徽
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 曾希圣
柑在淮北成为枳,因为气候土壤不适宜:人民公社在安徽则结出了丰盛累累的硕果,因为人民公社符合人民群众的需要,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这就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凡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东西,必然不能成功;凡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东西,必然成长壮大。人民公社从成立到现在,只不过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却已经胜利地经受了各种考验,粉碎了敌对势力的各种污蔑和攻击,发挥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巨大作用,进一步改变了农村的面貌。所有这些胜于雄辩的事实,从人民公社在安徽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同样看得很清楚。
人民公社的发展是迅速的、健康的
人民公社在安徽的发展是迅速的、健康的。1958年8月,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公社的方向以后,立即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掀起了人民公社化的高潮。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全省就实现了人民公社化,由原来的一万六千八百二十四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成为一千零四十八个人民公社,入社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9.8%。速度之快,声势之大,和运动发展的健康程度,都远远超过了农业合作化高潮。在农业合作化时期,初级社有少数散社的,高级社有少数社员退社的,而人民公社从成立到现在,尽管遭到敌对势力的污蔑和破坏,遭到党内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责难和反对,遭到严重自然灾害的袭击,不仅没有散掉一个,而且也没有一户退社的。农民群众形容自己的人民公社是“铁打的江山”,“雷打不散”。
为什么人民公社发展的这样快,这样好呢?这是有它深厚的政治、经济和历史原因的。
人民公社是在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在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就逐步生长了人民公社的因素,许多高级社并且已具有人民公社的雏型。广大农民,在长期同自然灾害和贫困落后作斗争中,深深体会到“船大行江海,社大好抗灾”的道理,迫切地要求扩大农业社的规模。1954年就有许多小社自动合并成为大社。到1957年春季,全省千户以上的大社即达一千零八个,最大的庐江县同大圩高级社,就有八千六百户。特别是1957年冬和1958年春,全省农田水利建设大发展,广大农民打破了社界、乡界、区界,以至县界,开展了大规模的互助协作,越发感到原有的高级社,已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由小社并大社的群众运动,就迅速而普遍地发展起来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为了更好地发展农业生产,还要求统一经营工业、商业和信用事业。1957年春,不少地方便出现了农业合作社、手工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的“四社合一”。像这样的高级社,在公社化以前,就有六千七百四十四个,占全省高级社总数的40%,由于社的规模逐渐扩大,许多地方出现了一乡一社、数乡一社。为了便于领导,在1956年,一乡一社的地方,乡人民委员会便和农业社管理委员会合并办公,实际上已是政社合一的性质。一乡多社的地方,也在高级社内普遍设立了行政副社长和行政副队长,向着政社合一的方向发展。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出勤率,适应抗旱排涝、兴修水利的需要,农业社的公共福利事业也有很大发展。早在1953年,我省就有了农忙食堂,1955年就有了敬老院,妇产院、托儿所、幼儿园也早有出现。到1958年上半年,全省已办起农忙食堂二十四万八千四百三十个,参加食堂吃饭的有五百二十五万三千多户,占农户总数的72.8%;敬老院九百三十五个,妇产院五千三百一十三个,托儿所二十多万个,幼儿园一万八千多个。上述种种,实际上都是人民公社的重要因素。有不少高级社虽挂高级社之名,却已行人民公社之实。宣城县双桥农业社,1956年元月办成了五千多户的大社以后,就实行了“政社合一”、“四社合一”,还办起了许多工业,发展了多种经营,办了公共食堂、幼儿园、托儿所等公共福利事业。这些情况表明了人民公社好像即将呱呱坠地的婴儿一样,已在高级农业合作社的母体内孕育成熟了。
生产建设的大跃进,农民觉悟的大高涨,促进了人民公社化的迅速实现。由于广大农民群众在临时互助组、常年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等一系列的社会变革中,受到了一次比一次更为深刻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他们深刻地认识到集体经济比个体经济好,大集体又比小集体好。1957年的全民整风运动,1958年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和大跃进的实际教育,使广大农民的政治觉悟有了更大的提高。在这个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上,各级党委及时地热情地支持广大农民的要求,积极地加以领导,这样就如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一样,在全省实现了人民公社化。这一伟大创举,集中地表达了广大农民迅速摆脱“一穷二白”的强烈愿望,表达了广大农民早一点建成社会主义,早一点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强烈愿望。我省农村灾多灾重,更穷更白,农民群众对办人民公社的要求更为迫切,所以他们说:“党中央和毛主席号召办人民公社,正符合我们的心愿”,从而保证了公社化运动的发展,既迅速而又健康。
人民公社取得了巨大的、显著的成就
人民公社在安徽,只有短短一年多的历史,但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显著的成就。不仅从人民公社抽调出近百万的劳动大军,投入了国家工业建设,特别是,在大力发展农村各项生产建设事业中,使广大农村的物质面貌和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今年我省遭到了特大干旱,这对刚刚建立起来的人民公社,是一个严重的考验。在这场考验中,人民公社战胜了干旱,保证了农业生产的继续跃进。去年是百年以来所未有过的大旱,今年的旱情则比去年更为严重。今年7、8月份雨量比去年同期要少一百到一百五十公厘,而蒸发量则比去年同期增加五十到一百公厘。今年旱期延续一百二十天之久,正当中、晚稻抽穗、扬花、灌浆,山芋结块,旱粮结籽的季节,是农作物最需要水的时候,所以受旱面积既广且重。但由于人民公社能够全面规划,统一用水,能够组织大协作,进行大兵团作战,因而大大增强了抗灾的力量。在最紧张阶段,全省出动近千万的抗旱大军,在“宁可多流千滴汗,不让少收一粒粮”的口号下,不顾酷暑,与干旱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今年受旱面积虽比去年多四百六十万亩(去年是四千九百四十万亩,今年是五千四百万亩),但成灾面积却比去年少三百八十三万亩(去年是二千五百七十万亩,今年是二千一百八十七万亩),受灾程度也比去年较轻。同时,为了弥补受灾的损失,还抢种晚秋作物二千六百万亩,比去年扩大了一倍多。预计今年粮食总产量比去年增加10%以上,棉花增加将近一倍。
人民公社大大推进了水利建设运动,在水利战线上出现了一个新的局面。群众自办的水利,由零星治理发展为系统治理,由小型为主发展为大中小全面开花,由季节兴修发展为常年兴修。前冬去春,全省兴建了五十四处中型水利工程,都是由国家投资的,今年以公社自办为主,共兴建了一百九十六处大、中型水利工程。像横贯皖中、沟通千里的史?杭大型灌溉工程,过去经几年筹划,终因劳力、物资等困难而未能动工。公社化以后,从二百多个公社调出二十万人组成了常年的水利大军,筹集了各种建筑物资,只用十个月的时间,就挖成了九条共长一千二百公里的干渠,建成了一个容量七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使七十万亩农田得到了灌溉(这个工程尚未全部完成)。淮北的河网化工程,也大大加速了进度。现在初步实现河网化的地方,已由公社化以前的一千五百四十平方公里,扩大到五千七百多平方公里。1959年全省水利工程的蓄水量,由1958年的五十四亿立方米,增加到一百零六亿立方米,一年时间增加近一倍,对今年的抗灾保收起了重要作用。
人民公社为发展多种经营和社办工业,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一年多来,林牧副渔各业都有更快的发展。去冬今春,成片造林面积达一千一百五十万亩,比前冬去春增长15%,成活率由70%左右,提高到80%以上。与公社化以前相比,生猪的饲养量增加33%,家禽增加26%,水产增加88%。现在,“猪羊满圈,鸡鸭成群,鱼菱满塘”的兴旺景象,已到处可见。同时,社办工业也有很大发展,全省人民公社共办起了农具制造、土化肥、土农药、农产品加工、建筑器材等工厂七万七千九百多个,社办工业总产值可达五亿二千万元,比公社化前一年增加二倍。还建立了二百三十八个小型水电站,发电量达三千六百多瓩。这是具有伟大发展前途的公社工业化的开端。
人民公社使富队的生产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使穷队的生产得到了更快的提高,初步改变了穷队的面貌。由于人民公社具有比高级社强大得多的经济力量,而且可以在更大范围内组织协作,帮助穷队解决水利、肥料、资金等方面的困难,公社化后穷队赶富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我省原来的三千一百五十个穷队已有五百五十四个赶上了富队,一千零八十二个赶上了一般队。穷队社员赞扬说:“过去像老牛走路慢慢行,现在是骑着骏马向前奔,公社成立一年整,穷队大翻身。”
随着生产的迅速发展,公社的积累大大增长,社员的生活普遍提高。今年全省人民公社的积累将比去年增加70%,社员的平均收入预计可达到一百元左右,比去年增加20%。因而农村购买力也有显著提高,据今年1至9月的统计,比去年同期增加16.3%。公社的文教事业也有很大发展。小学已由公社化以前的二万零七百五十所,增加到三万零四百三十所,入学儿童由二百六十五万人增加到三百零七万人。同时,还普遍建立了图书馆、俱乐部、业余剧团、电影队和广播网,使社员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采。
公社举办的各种集体福利事业,发展十分迅速,日益走向巩固和健全。公共食堂、托儿所和幼儿园已经普遍建立,80%以上的社员参加了公共食堂,70%以上的幼童进了托儿组织,使六百万成年妇女摆脱了繁重的家务劳动,为生产战线增添了一支生力军。公社设立的敬老院,有十万多名无亲无靠、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欢度着幸福的晚年。公社的卫生保健事业已经做到“社社有医院,队队有保健所(站),每六百个成年妇女有一个妇产院或接生站。福利事业的大量兴办,广大社员的生活更加过得心情舒畅。
人民公社促使群众的精神面貌起了深刻变化。广大社员以“几年辛苦,万代幸福”的英雄气概,为加速农业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在大兴水利,抗击干旱,抢种抢收,与自然作斗争中,已涌现了大批不怕吃苦、不计报酬、舍己为公、敢想敢做的一代新人。如全椒县南屏公社社员施金山,一贯积极,爱社如家,今年9月19日,牛屋失火,他为保护集体财产,奋不顾身,带头抢救耕牛,终因火势太猛而英勇牺牲。宿县张友道青年突击队,在“大干苦干加巧干,定把淮北变江南”的口号下,破除迷信,刻苦钻研,创造出几十种先进的治水工具和施工方法,使得挖土工效达到每人每天四十多公方。这样的典型事例是很多的,上面所述不过是其中的两个。在人与人、队与队、社与社之间,进一步建立了互助友爱的关系,做到了患难同当,欢乐共享,处处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他们说:“公社是一家,人人心连心,你愁我着急,你好我高兴。”
从这里可以看出,公社化后人民群众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风格得到了大大的发扬。
为什么人民公社在短短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内能够取得这样巨大的、显著的成就呢?最根本的原因是:人民公社这个崭新的社会组织,具有一大二公的特点,比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具有更大更多的优越性。它能够解放大批劳动力,更充分地合理地使用劳动力;能够统一规划和合理利用资金、土地以及其它自然资源,兴办高级社难以兴办的各种建设事业;能够把工农商学兵拧成一股绳,保证农林牧副渔和工业生产的全面发展。现在,人民公社这一灿烂的花朵,已经结出了累累的果实,到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跃进气象。右倾机会主义分子闭着眼睛说什么“公社搞糟了”,“公社不如高级社”,这些胡言乱语,都在活生生的事实面前而被彻底粉碎。
广大群众热情歌颂人民公社,决心保卫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在安徽的辉煌成就,有如日行中天,人所共见。广大群众无不衷心拥护,热情歌颂。他们对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好处欢唱道:“工农商学兵,拧成一股绳,互相来推动,力大能通神。”对农林牧副渔并举的好处欢唱道:“农林渔副牧,五业齐发育,收入年年长,人人享幸福。”
他们用生动的对比说明了政社合一的好处说:“政社不合一,工作效率低,政社合一体,一竿插到底。”公社大办工业,群众极为振奋,他们从这里看到了农业机械化、电气化的美好前途,他们形容这种新气象说:“机器轰轰响,电灯亮又亮,农民也把工人当,农村快把城市赶。”对于伙食和口粮供给制群众的反映很好,他们认为公社目前的分配制度,既符合按劳分配的原则,又含有按需分配的萌芽,这样能使大家生活得无忧无虑,一心一意的搞生产。他们以无比兴奋的心情歌唱道:“愁吃愁喝几千年,如今‘吃饭不要钱’,公社赛过铁饭碗,幸福生活万万年”。
群众对于公共食堂也有很高的评价,他们欢唱着:“食堂强,食堂好,既省粮食又省草,节省劳力工效高,永远赛过小锅灶”。当他们回忆到自己幼年的生活时,更加感到现在孩子们的幸福说:“公社办了托儿所,小孩长得像花朵,会唱歌来会跳舞,爹娘看了笑呵呵。”孤独无靠的老人,对公社办敬老院十分感动,他们说:过去“人老无子苦黄连,凄凄戚戚度残年”,现在“敬老院里乐无边,有子无子一样甜”。广大妇女由于实行家务劳动社会化,把她们彻底解放了出来,更是兴高采烈地歌唱自己的新生活:“过去妇女蹲在家,开门七事乱如麻,如今家务社会化,一心生产无牵挂,千条锁链一刀砍,眉开眼笑心开花”。在抗旱斗争中,群众看到了公社的回天之力,纷纷称赞“公社好比擎天柱,天塌地崩不在乎,千里淮北织银河,万山丛中出平湖,百日不雨有何妨,秋后粮食堆满仓。”群众根据切身的体验,把从互助组到合作社到人民公社的发展过程,比作“登楼梯,步步高,吃甘蔗,节节甜”。这不但说明了我们党根据不断革命的精神,引导大家不断前进,而且说明了每前进一步,都给群众带来更多更大的好处。广大群众从公社化后一年多来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到公社是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和在将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最好的社会组织形式,他们说:“单干好比看鸭船,遇到风浪底朝天,小社好比木帆船,遇到风浪颠又颠,公社好比大轮船,乘风破浪直向前”。群众对公社的歌颂是引不尽、写不完的。就上面这些,足可看出群众对公社的热烈爱戴。所以,当有些人攻击和反对人民公社的时候,广大群众就义愤填膺地起来保卫人民公社,他们说公社是“山高脚稳,树大根深,风刮不动,人推不倒”。事实正是这样,人民公社在不断的斗争中,迅速壮大起来了。
好人之所好,正是恶人之所惨。广大群众热爱和拥护人民公社,一部分富裕中农和少数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则百般诽谤和攻击人民公社。这就必然出现一场激烈的深刻的阶级斗争。人民公社运动是继农业合作化之后,一次最深刻最彻底的社会主义革命,锋芒所向,就是要最后消灭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私有制,加速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在农村,以一部分富裕中农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习惯势力,眼看到资产阶级的老根子要被彻底挖掉,便起来坚决抵抗,甚至发出所谓“人民公社不如高级社,高级社不如初级社,初级社不如互助组,互助组不如单干,解放后不如解放前”的反动议论,企图把人民公社搞垮。广大农民特别是贫农、下中农、对于他们这种反社会主义的思想和活动,非常气愤。他们说:“资本主义的阴魂不散,社会主义的根子就扎不稳,一定要与他们进行坚决的斗争。”事实证明,哪里的斗争越彻底,哪里的人民公社就办得越好。
阶级斗争必然反映到党内来。党内少数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包括某些教条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对人民公社的怀疑、动摇和反对,正是反映了富裕中农的资本主义思想。自称为“理论家”的教条主义者,他们看待问题总是从书本上现成的公式出发,把活生生的马列主义理论,当成死板的教条,认为书本上没有讲过的东西是干不得的,前人没有办成的事情是干不好的。教条主义者把人民公社和共产主义等同起来,认为不到共产主义建设时期,就不能够建立公社,即使搞起来了,也会遭到失败。正如群众所形容的:这些教条主义者是“申公豹的眼睛,只往后看,泥菩萨的脑袋,一窍不通”。他们根本不懂得公社和共产主义既不能截然划开,也不能等同起来。历史上巴黎公社、广州公社都不是实行共产主义的制度。因此,我们现在的公社虽然还不是共产主义的,但是把它命名为公社是完全可以的。人民公社在我国的条件下,不但是由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的最好的社会组织形式,而且是将来由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最好的社会组织形式。有些人根本不懂得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之间的辩证关系,不懂得革命的前阶段应当为后阶段做准备,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就应当积极培植共产主义的幼芽。我国的人民公社正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性,它既能适应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充分地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又能为培植共产主义的幼芽提供良好条件。一个新的社会组织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不取决于历史上是否有过失败的经验,而决定于它是否同社会生产力相适应。马克思曾经说过,“当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当它们所借以存在的那些物质条件还没有在旧社会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正如八届六中全会“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所指出的:“人民公社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我国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产物”。一年来人民公社在安徽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种论断的正确。人民公社是在大跃进中产生的,而公社成立以后,农业生产不但没有减产,而且大大增产了。人民公社在安徽不但站稳了脚跟,而且正健康地向前发展。安徽公社的生动事实,也将教条主义者的论据粉碎得干干净净了。
经验主义者看待问题,总是从狭隘的经验出发,认为人民公社没有经过典型试验,是“轰起来”的。他们对群众运动有一个老框子,超过了这个框子,他们就认为“冒进”了。他们看不到人民公社是在互助合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级社已经具有了人民公社的因素;他们看不到1958年大跃进中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人民公社化已成为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他们看不到在人民公社化高潮到来之前,许多地方已经有了人民公社的雏型,取得了办人民公社的初步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积极地加以领导,趁热打铁,还要再回过头去慢慢地搞所谓典型试验,必然成为群众运动的绊脚石。群众批判这些人是:“老鼠眼睛一寸光,只会按老皇历办事。照他们的路子走,一辈子也到不了共产主义”。
不管教条主义也好,经验主义也好,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他们看待问题的方法都是主观主义的,只看支流,不看主流。在轰轰烈烈的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中,出现了一点小问题,他们就百般挑剔,大加非难,夸大缺点,抹煞成绩,把迅速健康发展的人民公社化运动说成是“办早了”、“办快了”、“办糟了”,否定人民公社的优越性。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在建立人民公社的工作中,由于经验不足,曾发生过一些小的缺点。但与成绩比较起来,只不过是一个指头与九个指头的关系问题,并不值得大惊小怪。还是生活在人民公社的农民看得清楚,说得透彻。他们说:“走人民公社这条光明大道,必定越走越好,个把小石子(指缺点)绊了脚,怎能大惊小怪,埋怨路不好走呢?”所有这些事实,都说明广大群众对人民公社是如何热烈地爱戴和坚决地保卫。
人民公社正在大踏步前进
现在,安徽人民公社的发展,正是生气勃勃,方兴未艾。广大群众正以加倍的干劲,沿着党所指引的道路,大踏步地前进。
全省人民公社正在进行整社、整风运动,深入开展两条道路的斗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他们采取放手发动群众,用摆事实、讲道理和回忆对比、实物展览等方法,彻底揭发和批判了一部分富裕中农的资本主义思想,以及少数干部的右倾思想。广大群众把资本主义思想和右倾思想比作“毒疮臭脓,沾到哪里,坏到哪里。”把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看成是“日出东山,越升越高,越高越亮。”经过整风整社的公社,已经搞臭了资本主义思想,提高了干部和社员的政治觉悟,各项工作都在飞跃前进。在这次全面整风整社、兴无灭资的斗争取得胜利以后,全省人民公社必将出现更为旺盛的思想、生产双跃进的局面。全省人民公社正在大力发展生产建设事业,为公社创造雄厚的经济力量。从淮北到江南,所有人民公社都掀起了以大兴水利和养猪积肥为中心的生产建设高潮。像濉溪县卧龙公社在今冬明春要完成八百万土石方工程,兴建四座水闸,增加灌溉面积八万亩,扩种水稻四万亩,全面实现河网化、水稻化。歙县岩寺公社,队队成立了积肥专业组,采取养、种、积、制并举的办法,大搞肥料基地。同时,人民公社都大力开展了林牧副渔多种生产。全省人民公社已经建立一千三百零三个林场,四万六千九百三十九个养猪场,三千三百六十七个畜牧场,四百八十个鱼苗场,五千一百四十五个家禽场,现在都提出在现有基础上加番前进。今年全省已有二十一个公社和四百零二个大队达到每人平均粮食二千斤;有一千七百八十一个生产队达到一亩一头猪;有十六个大队社员平均净收入在二百元以上。全省人民公决心再苦战若干年,在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争取每人平均粮食二千斤,每人平均收入在二百元以上,真正做到丰衣足食,丰歉无虑。
全省人民公社正在以生产队的所有制为基础的条件下,积极地逐步地扩大社有经济的比重。今年全省人民公社的积累,比去年增加70%,大部投入了社办经济事业。社有经济的增长,对于扩大公社的基本建设,高速度的发展生产,增加社内收入,支援穷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全省人民公社,社有经济的比重一般都在10%左右,有的已达到30%以上。像涡阳县纪伦寨公社,社有的工业副业等收入,已占全社总收入的33%。最近,他们制定了一个发展社有经济的初步规划,争取在1962年使社有经济的收入达到60%到70%。
全省人民公社正在进一步提高富队的生产,并特别加强对穷队的领导,使穷队迅速赶上富队。现在,穷队的干部和社员,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他们志气大,信心高,干劲足,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在最短时间内,赶上富队,做到高产稳收,彻底改变穷队面貌。
各地公社都派出强有力的干部,加强了穷队的领导核心,帮助穷队大搞水利和肥料,多种高产作物和经济作物,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保证穷队赶上富队,使各个生产队的经济发展大体趋于平衡。
全省人民公社正在积极地、有计划地进行农业的技术改造,扩大公社的基本建设,为逐步实现农业的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和加大化肥比重准备条件。现在,全省人民公社共有新式和改良农具二千一百二十九万件,平均每社有二万一千多件。太和县原墙公社开办了一个机械厂和十八个农具修配厂,自制简易车床四十五部,已生产出半机械化农具五百八十件,新式农具二千六百七十五件,滚珠轴承二十七万五千个。全省人民公社积极推广了沼气利用,已建立沼气池十一万多个,已有三十五个公社初步实现了沼气化,利用沼气的范围,已由点灯照明、烧水煮饭,扩大到发电、开机器、开拖拉机等,今后沼气定将成为燃料、制肥的重要部分。全省已有一百二十五个公社购置了大型农业机械,共计拖拉机四百四十台,收割、脱谷、选种等机械一千四百多台。全省社有抽水机五千一百七十八台,除少数山区外,已做到社社有抽水机。像望江县华阳公社用公积金购买了四十台农业机械,建立了两座机器排灌站,机耕面积已占总耕地的30%,机器排灌的土地已占总耕地的82%。全省有一百九十五个公社建立了二百三十八座小型水电站。宣城县双桥公社已建立五座小型水电站,到1962年将再建三十三座水电站,以供社办工业、农田灌溉和部分耕作之用。全省人民公社已用“小土群”的办法,建立了二万八千九百个化肥厂,生产出土化肥九千八百三十多万担,目前正在积极向“小洋群”发展。合肥市蜀山公社在国家支援下,已建立起一座年产四百吨的合成氨化肥厂。总的说来,我省农村距离实现农业现代化还有一段相当的路程,但必须看到:现在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在公社的继续努力和国家的支援下,一定能够多快好省地完成农业技术改造的历史任务。
各地人民公社正在大力培养各个方面的人材,以适应公社生产建设发展的需要。现在,全省人民公社共开办各种训练班一万二千四百多所,业余红专学校三万四千多所,各种技术学校一千七百多所,已经培养出各种技术人员十五万多名。当然,这还是很不够的,不但数量少,而且质量也不高。据涡阳县纪伦寨公社、宿县三八公社和宣城县双桥公社的初步规划。到1962年农林牧副渔和工业等方面,共需要技术人员四千二百五十四人,但现在只有一千八百九十八人,尚差二千三百五十六人。为了加速培养技术人材,各地人民公社正进一步地加强群众性的科学技术研究活动,采取边干边学、土洋结合的办法,以达到既推动生产又培养人材的双重目的。同时,加强了对党校、团校、红专学校、技术学校的领导,有计划地培训党员、团员和积极分子,以期迅速造就出大批又红又专的人材,迎接公社生产大发展的需要。
安徽的人民公社,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各个战线都在高歌猛进,一日千里。可以预料,再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就能分批分期地由现在基本上是生产队的所有制过渡到基本上是公社的所有制,在这个基础上,再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就能从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将来,再由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指出:“人民公社将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并且将成为我国实现下述两个过渡的最好的形式,即第一,成为我国农村由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的最好的形式;第二,成为我国由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好的形式。现在也可以预料,在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人民公社将仍然是社会结构的基层单位。”这就是公社的伟大前途,也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我们必须根据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原则,推动人民公社不断前进,步步提高。现在,人民公社发出的巨大热力和灿烂光辉,还仅仅是开始,它的伟大历史作用,愈往前去,将愈加显明,它对各方面的影响,愈往前去,将愈加深远。安徽人民齐声欢呼:人民公社前程无量!人民公社万古长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