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办好福利事业 促进生产发展 北京市委总结郊区人民公社福利工作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2-07
第4版()
专栏:

办好福利事业 促进生产发展
北京市委总结郊区人民公社福利工作经验
新华社6日讯 中共北京市委2日到4日召开郊区人民公社福利工作会议,总结了公社办好集体福利事业的经验。
目前北京市郊区已办起一万零八百多个公共食堂,入食堂的农户占总户数的83.5%;办起托儿组织二万一千六百多个,收托幼儿二十七万五千多人;还有许多敬老院、医疗机构、妇产院和缝纫组等。这些集体福利事业,在保障社员生活、充分发挥劳动潜力、特别是解放妇女劳动力等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全郊区有二十五万多农村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参加了生产。周口店区在公社化以前只有54%的妇女劳力参加生产劳动,人民公社普遍办起食堂和托儿所以后,妇女劳力的出勤率提高到97%。公社集体福利事业的发展,还使广大社员有时间学习政治、技术、文化和开展娱乐活动。去年全郊区有三十二万多名社员参加了文化学习,其中妇女就占一半左右。
会议根据一年来的实践,总结了公社办好集体福利事业的经验。会议认为,办好人民公社的福利事业,首先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实行政治挂帅。必须坚决地贯彻“积极办好,自愿参加”的方针,充分发动群众,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在广大社员中开展大鸣大放大辩论,辩清是非,统一认识。其次,要实行民主管理,走群众路线。每个食堂都要建立民主选举产生的伙食管理委员会,定期研究食堂的工作,并经常征求社员的意见改进伙食;办托儿组、幼儿园等也必须贯彻民主管理的原则。便利生产,便利家长。
会议指出,办好公社集体福利事业,还要厉行节约,精打细算。郊区许多公共食堂实行了“粮食以人定量,分粮到户、入食堂带口粮,按定量和供给标准发饭票,凭票吃饭,节约钱粮归个人”等一整套办法,并且相应地建立了一套管理制度,在用粮上做到细水长流、先算后吃,农忙农闲调剂、稀干并吃,创造出省粮好吃的伙食管理方法。同时,大力开展炊具改革,减轻体力劳动,提高工作效率。这些经验值得坚持和推广。会议指出,为了办好食堂、托儿所、敬老院、缝纫组等集体福利事业,并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党团员作骨干。食堂的炊事、管理人员应当经过群众推选,由成份好、思想好、办事公正、态度和气的人担任。
会议认为,建立和健全财务制度也是办好公社集体福利事业的重要条件之一。有些食堂一年来建立了财务管理制度,清理整顿了账目,培养了会计人员,并推行计划管理,经济核算,按月计算盈亏,并向群众公布交群众审查,这样保证了食堂不断地巩固和发展。办托儿组织、敬老院也都应当有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
参加会议的有郊区十三个区(县)、公社、管理区、生产队的干部和食堂、托儿所、敬老院等管理服务人员共一千四百多人。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陈鹏在会上作了报告。他要求各级党委要全面地抓思想、抓生产、抓生活,在大力整顿巩固集体福利事业时,首先要办好公共食堂,因为它是集体福利事业的中心。其次要办好托儿所、幼儿园、敬老院、缝纫组织。同时要结合生产,发动群众开展除四害讲卫生运动,进一步发展农村的医疗保健事业。当前,必须妥善解决社员冬季取暖问题,结合生产开展群众性的业余文化活动,使广大社员做到有劳有逸,全力投入今冬明春的大生产运动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