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忠心耿耿的人们——记北京街道上几位普通党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2-07
第4版()
专栏:

忠心耿耿的人们
——记北京街道上几位普通党员
本报记者 孙世恺
在城市里,有许多这样的共产党员,她们终年累月在街道上奔忙,不知疲倦,不计报酬,为千千万万的居民服务。
千辛万苦为居民
在和平里地坛一带,有位头戴旧围巾的老大娘,迎着凛冽寒风,沿街挨户的告诉各家说:“今年的大白菜丰收啦!我们要把富日子当穷日子过,菜邦菜叶都别糟塌了……”有时,她发现一些人家不会储存白菜,还热心地介绍一番家庭储菜防烂的一套办法。她是谁?居住在这一带的住户都可告诉你:她叫吴莲花,是和平里街道党委第三支部书记兼居民委员会主任。
吴莲花虽然没有到工厂参加生产或去机关工作,可是她每天工作的时间都比一般人要多,工作的任务更是复杂繁琐得多,从组织家庭妇女参加生产到调解家庭纠纷,从雨季修房到预防疾病,无所不管。有人问过她:“你不嫌这种工作太琐碎太辛苦吗?”这位老共产党员没有正面回答,只说了这样一句话:“党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只想做个党的好工具。”
吴莲花有近二十年的党龄,过去在农村里,组织妇女搞生产和做军鞋,支援解放战争。进城以后又担任起街道工作,从没有领过一份工资,也没有挑选过任何职业,只是忠心耿耿为党工作,把街道上每家的事都看成是自己的事。她听说刚参加生产的妇女李广兰夫妻不和,深夜赶到李家,了解到男人嫌女人炼焦又黑又脏,不让去参加生产;女人偏偏要走出家庭去劳动,两人争吵不休。吴莲花支持李广兰的主张,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批评了那个男人,还嘱咐女人下班后多关心些丈夫的生活。没过几天,工厂里的工友看见李广兰参加生产的劲头十足,又有说有笑,就关切地问:“你的家里怎样啦?”李广兰面带笑容地说:“好啦!我们的支部书记帮助解决的。”
吴莲花在街道上,看到家庭妇女纷纷参加生产,没时间为大人孩子拆洗缝补,她就发动三个街道积极分子组织起邻里服务所,为居民服务。冬天到了,她又张罗着组织街道扫盲班,好让家庭妇女学文化。
“不学好党的政策,脑子里没东西,就容易松劲。”吴莲花在街道工作中深深体会到这一点,所以她对支部工作也抓得紧紧的。尽管她们支部的十多个党员分散居住在十几里一片的地区里,各人又都担任着不同性质的工作,可是每周不管怎样忙碌,也坚持过“党日”,学习党的政策。这样,她们也就从严格的组织生活中,找到了不断革命的力量的泉源。
事事当先锋
在一间设备极简单的办公室里,唐淑贞刚接完电话,又对她身旁坐着的一位患病妇女说:“听我的话,回家好好休养,我有工夫就去看你。”
那个妇女满意地走了,唐淑贞抓紧时间向各车间布置当天晚上组织生产人员学习北京日报社论“推动街道生产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她回过头来接着问会计:“咱们这两天开展技术革新运动怎样?”那位兼管全厂一切事务的会计翻看一下统计表说:“一天工夫就提出一百一十八项技术革新建议!”这时,唐淑贞兴奋地自言自语说:谁能想到家庭妇女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就这样快地发挥出智慧和力量啊!
走进建国门街道金漆镶嵌加工厂,看到唐淑贞这样能干的女厂长,很难想到她是一年多以前才走出家庭参加生产的一个家庭妇女。
唐淑贞,这个六个孩子的妈妈,被称为街道党员中的一面红旗。她做街道工作已经十年,整天在大街小巷奔忙,发动居民搞卫生,读报,学时事。她经常这样要求自己:“做为一个共产党员,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应当抓紧每一分钟为党工作。”所以,街道上的样样事,她都走在前面。在去年大跃进中,党提出街道居民大搞生产的号召时,唐淑贞的心里可乐开了花。她想:“这样办,家庭妇女再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旁观者,就可变成积极参加者。”当时,她决心冲破一切困难,为家庭妇女开辟生产途径。当她听说火柴厂有活,虽然还不知道这个工厂在哪里,她拿起街道办事处的介绍信就去找,饿肚子冒雨跑了一天,终于在东郊找到了火柴厂,揽回第一批活——糊火柴盒。当天夜里,她把活分给居民以后,心想:搞生产可不是闹着玩的,家庭妇女谁也没干过,弄不好给国家造成损失,还会影响街道居民参加生产的信心。她决心自己一边作一边学,再指导别人。唐淑贞用这种办法一连组织起十多种街道生产,吸收了附近街道上90%以上有劳动力的家庭妇女参加了生产。
今年2月,建国门一带的三个金漆加工生产组合并成一个加工厂时,她当支部书记又任厂长,担任了全厂的领导工作。许多新事物摆在她的眼前。这时,她不免有些踌躇。她找到街道党委说:“我有勇气干,就是不懂技术呀!”街道党委帮助她分析了这个问题并介绍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从此,她心里有了主意,凡是遇到大小事,都依靠群众去解决,终于把这个街道加工厂办成全市街道工业中的一面红旗。
来厂参加生产的妇女,已经由一百人逐渐增加到二百六十多人。她想家庭妇女参加生产以后,有托儿所和食堂帮助解决了带孩子和做饭的问题,在生产上最迫切需要学习。她和车间主任商量后决定在全厂展开政治文化和技术学习。每周生产不管多忙,也利用业余时间组织生产人员读报,学习政治,讨论国家大事,还邀请北京金漆镶嵌厂派来的老技工教技术课。许多家庭妇女政治觉悟提高了,生产劲头更足。这个加工厂从开办时每月只做几百件加工品,现在每月能做上万件,产品质量也很好,很受主厂的欢迎。
任劳任怨
晌午,当身带棉絮的妇女和背着书包的孩子走进草厂街道食堂吃饭时,两鬓如霜的白大妈最忙碌了。她一会儿卖饭,一会儿送水,有时又走到围着一桌吃饭的成群孩子面前,抚摸着孩子们被冻红的脸蛋说:“进屋暖和暖和再吃饭!”一群人敲锣打鼓又涌进了食堂,送来一张红色的大字报。在人声吵杂中,大人和孩子都向满脸堆笑的老大妈祝贺,感谢她在党的领导下为居民开办了街道食堂。
“我是个家庭妇女,年纪老了,又没文化,怎样多为党做些工作呢?”白淑兰从入党那天起,就时刻思念这个问题。在去年大跃进中,许多家庭妇女跳出锅台走上工作岗位,白淑兰偏偏走进厨房又当起炊事员。当时,她想到不是那个职业“有前途”,而是街道上的家庭妇女参加生产以后,大人孩子吃饭总得有人去做。办公共食堂需要房子、桌椅,又需要锅碗瓢盆,这些东西从哪来呢?白淑兰坚决响应党的号召,发动群众,白手起家。她整天东奔西跑,借桌椅,拉废料,居民们看到老大娘这样热心集体福利事业,自动献出各家多余的锅碗瓢盆。街道上的瓦木工下班后也来帮忙。在一个大院里搭起两间厨房。食堂开伙了,白淑兰当炊事员又当采购员,清早起来从东直门里跑到北新桥东西一带采购食品,想一切办法把饭菜做得好吃又便宜。吃饭的人由开始五、六个人增加到近百人。每天吃饭时像办喜事一样热闹。有些家庭夫妻俩参加生产下班晚了,白淑兰就在食堂里照顾孩子吃饭。她看到一些妇女从家中带来了凉馒头和窝头,又抢过去帮助热热,总怕大家吃冷食生病。在街道铁工厂里工作的张秀兰,有位瞎母亲从乡下赶来看女儿。白大妈知道这事,心想:要秀兰在家照顾老母亲吃饭一定得影响生产。她马上承担下这份家务事,让秀兰安心去生产。每天到吃饭时,将老太太接来,按照老人口味调配一些饭菜,等吃完饭再送回家去。当老太太离开北京回乡时,张秀兰感动地到食堂向白大妈道谢。白大妈说:“只要你生产好,我就心满意足啦!”
白淑兰这个普通的共产党员,就从这些服务性的社会工作中感到“一人辛苦,众人幸福”的无穷乐趣。她想:自己虽然没有生产一尺布或炼出一炉铁,可是让许多家庭妇女把做饭时间腾出来去生产,这样既支援了社会主义建设,也帮助家庭妇女从锅台边解放出来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