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养猪迷”——记饲养员刘清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2-08
第3版()
专栏:

“养猪迷”
——记饲养员刘清才
本报记者 蔡明
刘清才,是吉林省梨树县郭家店公社蔡家管理区养猪场的饲养员。这个人真正做到“以场为家”,“爱猪如子”。公社社员看到他十分热心养猪,都很尊敬他;有人还给他起了个绰号:“养猪迷”。
远在1956年农业社时,这个地方就开始了集体养猪,不过为数不多,只有二十多头。1957年夏天,不幸发生了一场猪瘟,社员私养的猪死了三分之二以上,集体饲养的猪也只剩下两头。因此,好些人都不愿养猪了。农业社为了坚持集体养猪,又由外地买了十八头猪回来,并且挑选勤劳能干的刘清才当饲养员。刘清才也害怕再闹猪瘟,不过他不是拒绝不干,而是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千方百计把猪养好。
果然,这二十头猪在刘清才的精心饲养下,不仅没有发病,不到半年工夫还下了三十多个小猪。社里看到猪能养好,便正式建立起养猪场,加派了饲养人员。这一来,各生产队也开始了集体养猪,社员们的养猪情绪逐渐提高,陆续养起猪来。到现在为止,蔡家管理区的猪已经养了九百多头,平均每人有猪一点二头,比1957年提高八倍。其中集体饲养的猪占总头数的70%以上,成为吉林省发展养猪事业的一面红旗。
去冬办起公社,集体养猪事业进一步发展起来。当时因木料缺乏,猪舍盖不起来。猪舍不够,怎么能保证母猪、仔猪安全过冬呢?那时节,刘清才日日夜夜挖尽心思想办法,有时夜晚也睡不着觉。一天晚上,他在猪场开完会回到家,刚刚睡着,只听得大猪小猪被满天的风雪刮得乱叫,眼前出现了乱哄哄的景象。当他走近猪栏,几头老母猪带着一群小猪向他扑来。他吓得猛一转身,却掉到一个菜窖里。醒来才知道是在作梦。但怎么也睡不着了。他边穿衣边琢磨:是呀,把菜放到窖里就不怕冻了,挖一个菜窖要比盖一间房舍省工省料得多,如果把猪弄到地窖里喂,不是很好吗?他急忙返回猪场,这时正是午夜一时。他在猪场比划来,比划去,天还没亮,一幅地下猪舍图就绘成了。管理区领导上看了他的设计都说好,既能保温,又不费材料,积极支持他。接着,他和大家一起苦干了两天两夜,兴建了五间地下猪舍。这年冬天,共挖了四十多间地下猪舍,使全场瘦弱猪、母猪和小猪,安全度过了严冬。这种地下猪舍,受到了吉林省广大干部和社员的好评,一直有人前来参观学习。
养猪场建立不久,就有一批瘦弱猪进场。管理区把这批猪买进来时,不少人都认为没法喂好,但刘清才却自动领去了十五头皮包骨的母猪。这一下他更忙了,他日夜研究每头猪的习性、特点。有一次,一头猪一天没有吃食,他担心是否病了;可是第二天又恢复正常。他一连观察了好几天,才弄清原来是头“抢食猪”,一顿饱一顿饥,吃的过饱了,下顿当然就不爱吃了。于是他采用了定食定量法,让每头猪吃食均匀,问题便解决了。就这样,他把每头猪的习性摸得烂熟。经过一个多月的饲养,这些瘦猪不但没死,还渐渐的肥起来。
有人说刘清才像本养猪的活字典,真是不假。哪头猪怀孕了,哪头猪什么时候下崽,他都了如指掌。只要是有猪下崽,不管白天黑夜,雨雪无阻,他都要到场接生,常常整夜不得合眼。去年11月末,一头只有十二个奶头的母猪下了十九头小猪。母猪的奶不够小猪吃,急得他什么似的。恰巧第二天有一头母猪只下五头小猪。于是他想:将小猪分几个给这头母猪喂奶,不就解决问题了吗?可是,当他把那些小猪放在这只母猪身边,母猪混身上下嗅了一嗅之后,却张开嘴巴咬起来了。他急忙将小猪抱回来。可是这一来,刘清才却悟出道理来了,他想:大概母猪嗅觉较敏锐,可以判别是不是自己生的小猪,他便试用那只猪的胎盘擦抹小猪,果然,母猪就让小猪吃奶了。但是,一个胎盘擦不了几个小猪,他又想出用母猪尿洗小猪的办法,也收到同样的效果。刘清才在饲养当中,还注意研究母猪乳腺的分布,他发现正中间那两个奶头的奶汁比一般多,于是他就根据小猪不乱吃奶头的习性,将比较弱的小猪定在奶汁多的奶头上。因此,经他手喂的小猪,个个健壮。
刘清才在工作中不仅埋头苦干,还注意钻研养猪的科学知识。自建场以来,他饲养的猪从没发生过瘟疫,母猪达到了全配、全怀、全产、全活,仔猪达到了全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