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几根牛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2-08
第8版()
专栏:

几根牛毛
施尔武
有一位知识分子曾说:“农民单干时还有一头牛,互助组留下个牛屁股,到了合作社变成了一个牛尾巴,公社化以后就只剩几根牛毛了。”
这也是见惯的了:凡是攻击合作化和人民公社的人,都要装出一副农民代表的样子,而且都要把新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说成对农民似乎是很残忍的:连“一个牛尾巴”也不肯留给农民。而他们才是“悲天悯人”又“忧国忧民”的。
事实常常把他们的真面目揭露出来。
中国的广大贫雇农原来就没有牛;一些下中农,也不过只有一个牛屁股甚至只是一条牛腿,“丢了一头牛”,他们从何说起?富裕的中农,倒是差不多都有一头牛,但其中的多数,并不觉得牛就比拖拉机好;并不觉得单人单牛的生产效率比群人群牛的生产效率为高,更不觉得独自的生活挣扎比同舟共济更有保障,因此,早已放弃独自走向资本主义的念头了。今天还有“丢了牛”情绪的人,只不过是一小部分对资本主义痴情的人。那数量,不过像“几根牛毛”。他们痛惜的也并不是“一头牛”,而是由这头牛把他们拖向资本主义王国去的幻想的破灭。那位知识分子,乱说什么农民长长短短,他能代表哪种农民?
要知农村事,就要去问问农村的多数人。“你问俺们那丰产方能打多少粮食?”“你问俺们有多少台拖拉机?”“你问俺们那机井能浇多少地?”“你问俺们那食堂办的好不好?”“你问俺们喂多少大肥猪?”“俺们的”、“俺们的”……你简直估不透同你谈话的这些人到底有多少财富。眼前的一切一切,目所及,手所指,几乎没有一样不是“俺们的”。什么时代的农民有过如此巨富?有过这样的气魄和心情?
这才是真正的巨变:由单干而互助组,而合作社,而人民公社,事业越来越大;由无牛、半头牛或一头牛而许多牛马,而几千件“铁牛”等等农业机械和大型农具,财富越来越厚;由啼饥号寒而“糠菜半年粮”,而仅得温饱,而丰衣足食,生活越来越好;由终日愁容而减少忧虑,而眉头展放,而欢欣鼓舞,心情越来越欢腾。这种变化,完全是共产党领导广大农民用不断革命的行动取得的。难道这能叫作“残忍”?
就连西方的一些记者也已看到了,大跃进之后人民公社化了的中国农村,已经变得像是“一条金色巨龙”。而那位知识分子的眼睛,对这一概都看不见,却只看见“几根牛毛”。如果把一小部分个体农民的私有制,比作一条在崎岖山路上向着资本主义缓缓前进的老牛,那末请问:在康庄大道上向社会主义飞舞奔腾的这“金色巨龙”,又比你们悲悼不已的老牛如何呢?
这些人眼光为什么这样不济?说穿了,因为他们自己正是那头走向资本主义老牛身上的一些牛毛。依他们看来,世界只应该是这样:一头老牛缓缓地走向资本主义。除此以外,一切都是坏的,不合理的。这便是所谓的“乱”和“糟”。所以,除了他们借以存身的“一头牛”、“牛屁股”、“一个牛尾巴”以外,便什么也看不到了。
几根牛毛嘛,有个牛尾巴是还能混下去的,何况,他们还幻想着会有一个由“牛尾巴”而“牛屁股”再到“一头牛”的变化呢?不想霹雳一声,“牛尾巴”也不见了;连依附为命的那一点小私有制的残余,也要化为乌有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于是“牛毛”也终于不得不出来张牙舞爪一番,企图拦住“金色巨龙”的去路。
哀嚎是没有用的,阻拦更是徒然,要想生存,只有把脚跟移到“金色巨龙”身上来才行。得打油诗一首,赠给这些人们吧:
良辰美景却悲嗟,几根牛毛挂泪花;
山河万里落不得?何必死钉牛尾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