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阅读
  • 0回复

抓生产先抓思想 抓技术先抓政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2-10
第2版()
专栏:

抓生产先抓思想 抓技术先抓政治
中共常州市委采取这种领导方法,使全市先进厂由四十五个扩大到七十个,先进车间和小组增加两倍
本报常州5日电 江苏省常州市工业战线在深入开展增产节约运动以来,思想与生产形成两股巨浪,前涌后推,滚滚前进。目前全市先进工厂由原来的四十五家扩大到七十家;先进车间由六十四个扩大到一百八十八个;先进小组由一百六十三个扩大到五百五十四个;先进工人由一千七百四十一人扩大到四千四百三十八人。先进队伍的扩大,大大缩短了先进、中间、落后三者之间的差异,使全市工业生产提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在深入开展增产节约运动中,中共常州市委运用了排差异、抓对比的领导方法,从先进与落后的差异中,找出先进的因素,查出落后的原因,以便更有目的地帮助落后赶上先进,鼓励先进不断向上。但在排先进与落后的差异中,发现了一个共同的规律:凡是先进的单位首先是思想先进,他们干劲十足,信心百倍,不怕困难,勇往直前。而落后的单位主要是思想工作做得差,他们或者是强调困难;或者是甘居中游,不求上进;或者是骄傲自满,踏步不前。为了缩小这种差异,不断地扩大先进队伍,市委紧紧抓住了思想工作这一环,以反右倾,鼓干劲为动力,要求各单位比生产首先要抓思想。
常州钢铁厂的炼铁车间是全市兴建最早、技术力量最强的一个单位。但是这个车间的生产,一度却是全市最差的,车间的领导干部总认为工人大都是新手,“既没有技术,又缺乏操作经验”;因此有困难也不去和工人商量,而对待兄弟厂的先进经验,又认为小厂没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对大厂的经验,却又说自己的设备技术条件差,“高攀不上”。这次市委组织了规模较小,条件较差,而各项指标都很先进的广化钢铁厂和他们对比。相比之下,常钢炼铁车间的干部这才口服心服。接着便以广化厂为镜子,彻底地批判了自己不相信群众的错误思想,转变了领导作风,终于克服了长期来一直没有解决的生产关键,各项主要指标直线上升,并全面超过了广化钢铁厂,成为全市炼铁单位中的一面红旗。
一些原来落后的工厂一跃而为先进单位后,一部分处于中游状态的工厂引起了很大震动。大成一厂是全市五家棉纺厂中的“中游”厂。这个厂的干部一向认为自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他们对先进的不服气,对落后的看不起。在这次大比大赛中,原来比他落后的民丰厂生产扶摇直上,连续出现了成批的优质纱,眼看就要赶上大成一厂,这才使大成一厂大吃一惊,开始意识到形势逼人,“中游”不可久居。工厂党委立即批判了干部中的安居“中游”思想,一面跨出门槛,向兄弟厂学习先进经验,一面组织全厂职工开展技术革新,解决生产关键,因而棉纱质量下降的情况很快得到了扭转,而且夺得了厂际竞赛的冠军。
通过大比大赛,对一向先进的红旗单位也是一大促进。常州色织布厂在全市二十三家织布厂的竞赛中,月月夺得红旗,始终名列冠军。这种优势,曾使工厂领导干部产生了骄傲自满情绪。他们瞧不起与他们挂钩竞赛的久华布厂,说:“久华布厂是老落后,笃定稳吃。”结果,生产一直没有大幅度的增长。可是,被称为“老落后”的久华布厂,却在鼓足干劲,猛赶直追,提前超额完成了生产计划。这个事实对常州色织布厂是一个极其深刻的教育。市委把他们两个厂的生产对比表公布以后,色织布厂的厂长立刻向全厂职工作了自我批评,检查了骄傲自满情绪,并立刻组织工人到久华厂去学习。接着又全面地赶在久华厂的前面,保持了先进的荣誉。
这一场生产上的大比大赛,使全市的生产面貌焕然一新。落后的变为先进,中间的紧紧跟上,先进的更加先进,因而使全市工业战线的先进队伍日益扩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