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石钢试验厂找出完成计划的途径 领导结合群众 赢得全面跃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2-14
第1版()
专栏:

石钢试验厂找出完成计划的途径
领导结合群众 赢得全面跃进
据新华社13日讯 新华社特约记者徐炳忠报道:今年8月间还被一些人认为将完不成国家计划的石景山钢铁公司试验厂,由于领导干部深入班组跟班劳动,领导工人、技术人员找到了一系列增产的途径,结果钢产量提前二十五天完成全年国家计划,钢的合格率超过国家计划0.27%。11月份,钢的成本比上半年降低12.07%,劳动生产率比1月份提高87.7%。十个多月来没有发生重大事故。
这个厂是在去年大跃进中以十四天时间突击建成的。在建成以后,生产水平虽然不断提高,但是不够稳定。今年到8月份还只完成全年计划的一半,要完成全年的计划,必须把第四季度的日产量再提高53%。因此,能不能实现大幅度跃进,圆满完成计划,就成了全厂一个最突出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寻找增产途径,工厂的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到各生产班组,和工人们一起一面炼钢,一面对照以前出现过的先进纪录,进行写实、鉴定和分析,先后共分析了六百四十八炉钢的生产情况,并且从最初一道工序到最末一道工序,都逐个进行认真的研究和计算,查找可以增产的因素及其关键技术问题,最后找到了提高炉龄是增加产量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对全部生产过程的分析,又发现过多装入铁水是妨碍炉龄提高的一个主要原因;但是如果不多装铁水,就不能把产量提高到计划要求的水平。为了把这个问题弄清楚,工厂党委又组织技术人员对装入铁水进行跟班观察和记录,同时进行试验。在试验过程中,他们发现在装同样多铁水的条件下,没有扩大炉膛的炉子由于铁水液面较高,造成深吹,使风眼过早损坏;而一个炉膛扩大了零点零八立方米的炉子,虽然炉壁减薄,但由于炉膛扩大后便于采取先面后深的吹炼方法,炉龄反而提高,这样就打破了一部分人认为炉膛扩大会使炉龄降低的顾虑,得出了必须扩大炉膛的结论。
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分析,工厂党委最后系统地提出提高生产水平的四大关键:提高炉龄,增加吹炼炉数;扩大炉膛容积,多装铁水,提高每炉钢产量;消灭转炉风箱跑风现象,缩短冶炼时间;提高质量,减少废品。据精细计算,如果有效地解决这四大关键问题,就能使钢的日产量提高64.4%,超过国家计划的水平。
在党委提出四大关键以后,职工们立即在一个三吨炉子上作试验,围绕这四大关键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结果,每炉钢的吹炼时间缩短了三分钟,炉龄提高了十八炉,每炉钢的产量还增长了10%。这一成果大大鼓舞了职工群众,许多新的操作方法很快在全厂推广,钢的产量迅速上升。在8月以后的三个多月中,全厂生产局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现在钢的平均日产量比8月上旬翻了一番多,三个多月来生产的钢等于过去八个月产量的总和,超过了国家计划的要求。11月份这个厂的固定式转炉利用系数达到二十五,可拆式转炉利用系数达到三十,都跃居全国先进水平。(附图片)
石景山钢铁公司试验厂青年炼钢工人张成奎小组超额完成全年生产计划后,又在制订新规划。 新华社特约通讯员 马立昆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