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利用野生植物增产又节约 大连麻袋厂用野生纤维与黄麻混纺 麻袋大量增产提前完成了全年计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2-14
第2版()
专栏:

利用野生植物增产又节约
大连麻袋厂用野生纤维与黄麻混纺
麻袋大量增产提前完成了全年计划
本报讯 大连麻袋厂利用50%的野生杂纤维与黄麻混纺,织成麻袋,1月至10月共利用野生杂纤维九百零九吨,增产麻袋九十五万多条,使全年国家计划提前六十八天半完成。
这个厂批判“闭门家中坐,单等料上门”的等待依赖思想后,全厂开展了研究利用野生杂纤维的高潮。但是野生植物的来源,加工野生杂纤维的准备,加工技术等问题摆在面前需要解决。党委针对这个情况,经过讨论,首先决定集中全力突破原料来源关。他们除抽调部分干部分赴全国各地寻找原料来源外,并积极想办法增加脱胶纤维的产量。采购人员先后寻找了一批棉秆皮、树皮、蒲草、野胡麻等野生植物,基本上满足了当时生产的需要。为了把这些野生植物迅速加工成可纺纤维,职工们便用土洋结合的方法,利用小锅小罐进行脱胶试验,试验成功后仅一个月就建成一座日产三吨的脱胶厂。在设备安装起来,厂房还没建成的情况下,他们就开始生产大量杂纤维,织出了混纺麻袋。在纺纱的过程中,他们又遇到了具体困难。由于野生杂纤维短,强力差,在纺纱织布时断头率高。在党的领导下,他们集中了各工序职工们的建议,以“三结合”的方法创造出杂纤维与黄麻混纺的操作方法,使断头率减少了三分之一。混纺比例由年初的12.5%逐步扩大到40%—50%。
这个厂为使今后更多更好地利用野生植物,减少国家种植麻田的占地面积,支援农业大跃进,先后在湖南省及大连市三十里堡等地,建立了野生植物加工基地,为明年麻袋生产继续跃进创造了条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