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群策群力攻关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2-14
第2版()
专栏:短评

群策群力攻关键
大冶钢厂采用围攻关键的方法,把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迅速调动起来,掀起了蓬蓬勃勃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新高潮。三个多月的时间内,解决二十多个重大关键问题,实现了一百四十多项技术革命措施。人人干劲冲天,个个心情舒畅,生产月月上升,各项指标全面跃进。
开展群众性的围攻关键运动,是工业战线上深入发动群众大搞技术革命的一种好形式。从1958年以来,我国工业战线上一个新的重大特点是大搞群众运动。把工业战线上只是专家办工业和少数人办工业的冷冷清清的局面,一变而为轰轰烈烈的大跃进局面。这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工业战线上的巨大胜利。随着形势的发展和运动的深入,要求领导工作更加深入和细致地引导群众去解决最主要的关键问题。“攻关运动”的重大意义在于它能把广大群众的革命热情引导去解决主要问题。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发动广大群众,摸清主要矛盾,由党委确定攻关的任务、方针、方法和一些基本原则,确定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家围绕一定的目标进行工作。这样,群众运动和党的领导就正确地结合起来,群众性的攻关运动就能健康地发展。
在技术革命中,也存在着两条路线的斗争。一条路线是少数技术人员自己干或至多不过是一般地征求一下工人的意见,主要的仍是少数人的活动。这是一条少慢差费的道路。这样,必然把技术革命搞得冷冷清清,真正的技术革命开展不起来,收效很小;另一条道路就是广泛深入地发动广大群众,相信群众的力量和智慧,把技术革命变成真正的群众运动,这样就必然多快好省。攻关运动的“关”是什么呢?这个“关”,实际上就是生产中的一些薄弱环节。把薄弱环节中的关键问题作为重大的“关”来围攻,这就给技术革命指出了方向,开辟了道路。大冶钢厂轧钢部的初轧机是采用世界最新的自动化的技术装备起来的,而使用这些机器的人,则是没有见过机器的农民和没有见过这种新式设备的工人。按照一般情况,要学会使用这种机器并使生产达到设计水平,最少也要两年时间。在这种情况下,能不能搞技术革命,很多人是怀疑的,有人就这样说:“能在两年内学会使用也不错了,还搞什么技术革命”。在开展攻关运动前,也曾有人提出过某些革新措施,无奈目标不集中,方向不明确,技术革命运动开展不起来。自从攻关运动以来,仅仅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已解决的重大关键就有三十九个,已实现的主要措施达五百二十四条。那些刚放下锄头的人和没有见过这样现代化机器的人,不仅学会了掌握最现代化的轧钢机,使机器生产达到了设计水平,而且大大超过了设计水平。如果不是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命,这个奇迹怎么可能想像呢?
大搞群众运动,广泛开展技术革新,推动生产建设不断跃进,这是工业战线上的重大任务。大冶钢厂的攻关运动给各地工矿企业领导部门深入开展群众运动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群策群力,围攻关键。这一方法值得推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