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沁县的路越走越宽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2-14
第2版()
专栏:

沁县的路越走越宽广
中共山西沁县县委第一书记 申鲁明
山西沁县组织地方工业为农业生产服务至今一年多了,人们希望知道:沁县究竟搞得怎么样了?
 从联合到专业
人们注意沁县地方工业,首先是沁县的“万宝全”——县联合加工厂。现在,这个“万宝全”怎么样了呢?
沁县“万宝全”工厂的前身,是一个专业蛋厂。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1957年这个专业蛋厂发展成了多种行业联合经营的联合加工厂,经营着农业机械修配、发电、榨油、印刷、化肥、磨面等六种业务。当时,人们称这座工厂是“万宝全”。大跃进以后,特别是人民公社化以后,农业对工业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农村需要工厂及时供应大量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需要加工更多的农副土特产品。显然,原有联合加工厂的规模和内容,以及多种经营的形式,就很难适应需要了。这样,县联合加工厂便扩大发展为七个专业工厂(农业机械厂、农产品加工厂、化学肥料厂、发电厂、印刷厂、面粉加工厂、蛋厂),大专业中实行小联合。因此,各专业厂在原来的基础上,都获得了大提高、大发展。如原有三十四个工人和四部破烂机床的机械修理工段,现在已发展成为拥有三百二十多个职工、三十六部土、洋机床的中型农业机械厂了;产品有锅驼机、煤气机、犁、锄、镰、斧等七十多种。不仅充分供应本地需要,而且还支援淮海机械厂等大厂矿,还有人工降雨机等六种产品被选出国参加展览。榨油工段发展为农产品加工后,产品除油类外,还有酒、糖、酱油、味精、水烟等。这样,沁县的“万宝全”工厂就从小到大经历了“小专业——大联合(小专业)——大专业(小联合)——联合下蛋”四个阶段。这是地方工业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必然趋势。
联合下蛋的办法,是沁县地方工业得到大发展的重要方法。如在办棉织厂的时候,一无资金,二无设备,三无工人。于是几个专业厂联合起来“下蛋”,从各厂抽调会计、工人、厂长,又从各厂抽调了一些机具;农业机械厂还负责制造机械和铁器,木工厂负责修制木制工具和木制器皿。结果一座拥有三十台机器的棉织厂,只花了二十多天就投入了生产。通过同样的办法,还建成了机制纸厂、细菌肥料厂、农药厂等九座工厂。
沁县“万宝全”的经验并没有丢掉,全县公社工业在“万宝全”的积极扶植和支持下,办起了许多工厂,使得“万宝全”工厂遍及全县。
在斗争中前进
沁县地方工业发展的整个过程,也是和各种右倾保守思想斗争的过程。这个斗争的焦点是:是孤立地发展工业呢?还是地方工业和农业并肩发展呢?
斗争最尖锐的是今年春天。在加强农业战线的问题提出以后,沁县就刮起了一股“工业下马”的歪风。这股歪风从形式上看好像是工农业的劳力有矛盾,而实质上是工农业能不能并举之争。就在这个时候,县委也考虑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地方工业应该摆在什么位置上?工农业之间的劳力问题应如何解决,地方工业应如何更进一步为农业生产服务?等等。县委根据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的精神,对全县农村的形势进行了具体全面的分析,县委认为:农村劳力紧张,这就要求工业制造更多更好的工具,为工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解决劳力不足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要生产更多更好的商品,供应社员和市场需要。于是,县委向地方工业提出了“面向农业,也面向市场,为农村经济全面服务”的口号。同时,还向全县干部和群众大讲形势,并以“地方工业是上马还是下马、如何办地方工业”为题组织了一次大辩论。县委对地方工业的整顿进行了试点;各级党组织对办工业以来的成绩和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分析。经过两个多月的辩论、试点、总结分析,活生生的事实,驳倒了地方工业“得不偿失”的谬论,给各式各样的右倾言论以有力的回击。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县委也获得了许多启示,对全县工业采取了“具体排队,因地制宜,该办则办,该停则停”的方针,将并不迫切需要、劳力有浪费、原料供应不上的二十七个小工厂进行了紧缩、停办,缩减劳力三百三十人,放到农业战线上去;同时根据生产、生活急需,客观条件又可能的,从原有的工厂设备和劳力的潜力中进行调整,恢复和新建了化肥、农药、副食等十一个项目的十九个工厂。这样一来,就更深入更实际地贯彻了工农业并举的方针,使地方工业企业巩固了,生产管理也提高了,工业生产发展了,做到了更好更密切地为农业生产和市场服务。
劳力哪里来?
沁县少矿无煤、地广人稀,工业基础薄弱,粮食产量很低,副业门路不广,多种经济很不发达。真是要钱没钱,要原料没原料。说人,十二万人口中只有三万二千个劳力,耕种着近五十万亩土地,还要支援大工业、修水库、修公路……要人没人,办工业行吗?能发展吗?不少人担心地提出疑问。然而,“面向农业,也面向市场,为农村经济全面服务”的发展方针,使沁县地方工业壮大了,前途越来越光辉远大。
那么,劳力从何而来?原料又从哪来?经费从哪来?
坚持用办工业的办法解决劳力问题,先为农业解放劳力,就能壮大工业自己。1957年,沁县地方工业只有职工二百三十七人,他们面向农业,为农村修配、改制机械和工具,自制与安装小钢磨、排灌机械和水库的整套设备,给农民许多方便,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如创制的自动装卸高空运土机在水库上使用,一部就顶二百人的工作量。全县算了一笔大账,仅是改制、创制的各种机具,就为全县节省了八十多万个劳动日,等于当年全县全年水利建设投工总数的140%。其次,使原有的工业巩固了。以联合加工厂为例,产值比上年增长了70.5%,劳动生产率增长了79.13%。第三、农业节省下来的大批劳力,抽出来支援工业。这一年中,全县工人由二百多人陆续增加到了一千三百多人。但是,在未实现机械化、电气化之前,劳力总是不足的,县委坚持了用办工业的办法来解决劳力问题。在工农业两条战线上,广泛开展“红勤巧竞赛”运动,从各方面提高劳动生产率。工业战线,在红勤的基础上集中赛“巧”,从“巧”字上大作文章,“以工之巧,促农之巧”。一方面大力创制、改制和大量生产农业机械,以及食堂等各方面的工具,充分发挥现有农业机械的效力;另一方面大力改革工业本身的机械、工具和设备,提高工业本身的劳动生产率;再一方面是,在工业战线上不断地反劳力浪费,挖掘劳动潜力,合理调整劳动组织,开展合理化建议运动,使厂厂都是巧安排、巧生产。
经费哪里来?
面向农村,面向市场,为农业增产广开门路,就能为工业发展筹集资金。这是沁县筹集工业资金的主要方面。郭村公社地区既缺劳力,又穷。穷,每年得拿出许多钱来添置农具,购买肥料,仅每年购买化肥,就得花两万元以上。1957年这个地区用六百多元办起了肥料、铁、木业等七个小工厂,一年中串村修打农具,省下工和钱不说,光化肥就生产了二十四万多斤,省下购买化肥投资一万三千多元。第二年他们有了钱,工厂发展到十一座,工业产值达到二十三万元。到了第三年,也就是1959年,工厂发展到二十一座,其中有年产百吨化肥的三个肥料厂,还有三处水、火电站;不仅社员的收入增加了,而且公社还有钱买了拖拉机,成立了拖拉机站。今年他们的工业产值将达到四十万元。
原料哪里来?
大搞多种经营,为工业建立原料基地,促进工业生产;为商业建立商品基地,促进商品生产;同时增加了公社积累,壮大了公社经济。这是沁县地方工业发展解决原料问题的途径。少矿无煤,无钢无铁,山穷地贫,野生资源贫乏。然而,穷山可以变宝山,贫地可以变富地,何况穷山、贫地总有几物可用。于是,提出了“工字领先,因地制宜,山尽其利,地尽其力,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发展多种经济”的口号。山上有百草,地里副产物有玉米秆、麻秆、麦秸,就开办机制纸厂和各种土制纸厂;山上有野生药材,就办药材加工厂;有草炭就开办颗粒肥料厂;乡村有多年积存的破碎玻璃,就开办玻璃厂。这样把以往的农副土特产品及废品等全部利用起来,开办各种类型的大小工厂。一些过去生产的如甜果、牛奶等土特产品,由于调运困难,一直发展不起来。于是就开办糖厂、奶粉厂、副食品加工厂和各种农产品加工厂,这些工厂的开办,又促进和带动了大种大养。现在,全县县营工厂由1957年的一座发展到三十七座,公社工厂由“一张白纸”发展到一百九十七座;职工由1957年的二百多人增加到三千七百四十八人。各种大小工厂在沁县组成了一个以县农业机械厂为中心、公社联合加工厂为骨干的城乡工业网,并且已经初步形成了为农村经济全面服务的机械、电力、化学、农产品加工、日用杂品、建筑材料等六大工业体系,1958年的工业产值比1957年增长了37.7%。今年截至10月底,已完成产值四百八十八万六千元,比大跃进的1958年全年产值增长了71.5%。预计全年产值将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33.6%。
很难想像,如果不是为农村经济全面服务的话,在这样一个劳力奇缺、少矿无煤、山贫地穷的小县,地方工业会得到这样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这个初具规模具有六大体系的地方工业网,为实现农业技术改造、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