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晚稻密植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2-14
第3版()
专栏:

晚稻密植经验
广东省委农业办公室
编者注:在秋收期间,广东省委组织了一个‘晚稻高产经验总结工作团’,到全省六个专区、二十四个县市、四十九个公社,实测实刈了将近一百块田,就密植、深耕、选用良种、培育壮秧、早插、施肥和排灌技术、改造落后田七个方面进行了总结。这些经验对明年争取农业更大丰收将会发生重大作用。11月17日我们曾就这件事发过消息,现在从他们的总结中摘出合理密植一段发表,供各地参考。
合理密植是农业增产技术措施的中心。今年广东省的晚稻每亩平均有效穗为二十万到二十二万穗,但高产县、高产片、或增产幅度大的田,穗数都高出这个平均数。从这次实刈实测的结果看来,千斤以上的丰产田,一般有效穗数都在二十五万穗至三十万穗左右。这就表明,在目前条件下要高产就必须适当增加穗数。有些人认为,穗数增加,粒数会相对减少,因而不积极推行密植。事实证明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在水稻管理水平较高的揭阳县锡场公社,有一块田每亩平均有效穗数三十二万穗,每穗的粒数平均达到一百零三粒。这就说明,在一定限度内只要管得好,完全可以做到穗多而粒不减少。我们这次也着重研究了密植的合理限度。据这次实刈的三十六块晚稻田的调查,一千斤以上的七块,每亩平均有效穗数二十九点七万穗,每穗平均七十七粒(充实粒,下同);八百到一千斤的有十一块,每亩平均二十三点二万穗,每穗平均八十二粒;六百到八百斤的有十三块,每亩平均二十二点五万穗,每穗平均六十八粒;六百斤以下的有五块,每亩平均二十点五万穗,每穗平均五十一粒。可以看出,要大面积一造亩产千斤,每亩的最后有效穗数应争取达到三十万穗左右。
根据高产田的经验,每亩要达到三十万穗,就必须采取相应的合理密植规格。插植规格与插植密度有很大关系,越密就越要讲究规格。我们看到不少这样的情况,同样土质、品种和管理条件,插下同等苗数,由于插植规格不同,结果有效穗数也出现了比较显著的差异。因此,插植规格在很大程度上是保证有一定的穗数和通风透光的主要方法。我们从晚稻的丰产经验中看出,要达到三十万穗,一般地采取株行距3×5(寸,下同)、3×6、3×7、4×5的密植规格比较好。管理水平高、分蘖率大的潮汕平原和劳力少季节紧的其他地区,插4×6、5×6的规格也可以。
至于依靠主穗还是依靠分蘖?我们调查的结果是,这要看具体条件,不能一概而论。如潮汕地区,今年晚稻在依靠分蘖来达到计划穗数方面是取得了很大成绩的,一般都能分蘖出一倍以上的有效穗数,而且分蘖穗也比较整齐,这主要是由于他们那里土地比较肥沃、插老壮秧、插秧较早、排灌施肥等管理水平较高、水稻品种的分蘖力比较强等等。他们今年晚稻每亩的平均穗数虽然还不够多(约二十二万穗左右),但在适当增加一些苗数的情况下,依靠分蘖来达到三十万穗以上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在其他地区,特别是一些土壤不很肥沃、管理水平还不高的地区,目前依靠分蘖来达到计划穗数还是不行的,因此就需要依靠主穗,也需要有一定数量的分蘖。每科插植苗数,可以根据管理水平及不同的土壤、肥料等条件而定。在潮汕地区可以少些,如五至八苗,其他地区则应多些,如八至十苗。劳力少、季节紧的地区,为了不误农时,行距还可放宽一些,每科的苗数可再多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