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政治挂帅发动群众因地制宜改革工具 谷山公社巧抓副业 用人比去年少一半收入增加了一倍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2-15
第3版()
专栏:

政治挂帅发动群众因地制宜改革工具
谷山公社巧抓副业
用人比去年少一半收入增加了一倍多
本报长沙14日电 湖南省长沙县谷山人民公社创造了巧抓副业生产的经验。在11月份大修水利的高潮中,这个公社只抽调9.5%(二千三百多人)的男女劳动力搞副业生产,在二十三天中抓回现金四十三万多元,全社平均每人增加收入八元多。和去年同期比较:用人减少一半,副业收入增加一倍多;而且冬修水利和积肥任务也完成得很好。
谷山公社在湘江之滨,是一个半山半平原地区。全社有一万多户,五万多人和七万多亩耕地,是个田多劳力少、副业门路广的地区。今年全社冬修水利土方任务较去年增加一倍,投入修水利的劳力占40%,这就和副业生产在劳力上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当公社党委提出“冬季巧干副业生产,每个社员增加收入二十元”的口号时,有人认为“双手只能捉一条鱼”,要多搞副业,就得缩减冬修任务。公社党委一方面领导社员分析了今年的有利条件,开展了一场“能不能用最少的劳力,抓回更多的现金收入”的大辩论,批判了那种看不到新形势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保守思想。同时,及时总结和推广了赤岗大队大搞工具改革,巧抓副业收入的经验。这个大队今年在副业生产中推广了木制榨油机、牛拉车等改良工具二百一十一件,每天节省一百四十个劳动力。10月份抓副业的劳力少一半,副业收入较上个月增加两倍多,平均每人收入十一元。
政治挂帅,发动群众,因地制宜,改革工具,是巧抓副业生产的一条重要经验。现在这里短途运输已经基本上用牛拉车或土车子代替了过去的肩挑背负;作坊加工普遍推广了水力或畜力磨,用粉碎机粉碎,切菜机切菜。目前全社在副业生产中推广使用的改良工具有三千五百多件,最近两个月中节省十一万多个劳动日。靠湘江码头的莲湖大队原来每天有四十个主要劳动力搞短途运输,每月收入一千二百多元。11月份他们用十部牛拉车代替过去用肩挑和土车子运输的办法,只用十个中等劳动力,全月收入四千二百多元,收入增加二倍半。
劳力巧安排,农活巧结合,也是这里多快好省地开展副业生产的好办法。这里开展副业生产,是采取建立常年专业队与临时突击队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的。但是他们发现有不少副业生产完全可以与其他生产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沿江的黄田大队有一支五十四个劳力组成的捕鱼专业队,但是这里捕鱼活动早晚多,白天比较事少。今年他们结合捕鱼在荒洲上垦荒五百五十多亩,种上西瓜等作物,收入二万多元;同时在荒洲上建立公共食堂,改变了过去往返跑七、八里路回来吃饭、浪费时间的现象,捕鱼收入也大大增加了。靠山的原佳大队有三十五个公共食堂的炊事员,上山砍烧柴结合挖山药,三个月挖山药五万多斤,收入六千多元。食堂里的油盐钱基本上可以自给。
这里经验证明:一物多用,一人多技;利用废料,增加收入,也是巧抓副业生产的好办法。这里是湖南省有名的湘粉产地之一,全社有四十八个湘粉作坊、六百二十多人从事湘粉加工,每月加工二百多万斤原料。加工湘粉可以出大量的豆渣、豆浆等副产品,过去是直接用这些副产品喂猪的。今年他们总结群众的经验,发现这些副业产品加工后再喂猪,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比如,豆渣可以榨油、酿酒,豆浆可以做腐乳、豆腐干等,每个月加工副产品的收入超过湘粉加工费三、四倍,加工后的残渣还能喂猪。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