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黄河截流的日日夜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2-16
第3版()
专栏:

黄河截流的日日夜夜
刘作坤 房文光
人们的心激动着!人们的血在沸腾!猖狂的黄河洪水被拦河大坝逼得只剩下一米宽的泄水道路了。它拼命地挣扎着,咆哮着!这时,战斗在截流工地上的人们更加斗志昂扬。运送柳把的民工一个接着一个跑步前进,传送料石的英雄们在飞快地传送着石头。时间又飞也似的闪过了十分钟,夺路的黄水开始低头,发出了嘶哑的哀求声,最后被一个大柳石枕扼住了喉咙。它驯服了,老实了,我们胜利了!凶猛异常、危害人民数千年的黄河,被英雄们拦腰斩断了!河水掉过头来,通过拦河闸的控制乖乖东流。南北两岸的截流英雄们,在拦河大坝上胜利会师了!人们热烈地拥抱着,跳跃着,欢呼着,噙着激动的幸福的泪花,高喊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山谷和大地为之震撼。近临拦河大坝的黄山脚下一位七十二岁的老人黄玉谦意味深长地说:“我这一辈子又少了一件心事,再不担心子孙们受黄河的害了。”这次黄河改道,人们不是嚎哭逃跑,而是用数万只含笑的眼睛,望着澎湃的洪水听从人民的意志滚滚而下。
人人同心
11月25日,是一个庄严的日子,截流工地上的数万民工举行了腰斩黄河誓师大会。“英雄立下凌云志,不断黄河誓不休”,这就是英雄们的誓言。当向黄河决战的号令响起后,坝头上立即展开了紧张的战斗。数十根拳头粗的巨绳,从岸上扯到固定在河中的捆厢船上,截流的第一个“占子”(用柳条、麦秸、石块等制成的阻塞物)伸进了黄河。在生龙活虎的河工中,有几十名年过花甲的老人,在坝埽上聚精会神地指挥着秫秸铺到那里,木桩打到那里。他们是跟黄河斗争了几十年,是经验丰富的“土专家”。这儿,有一位转战冀鲁豫、参加堵口三十多次的老河工薛九龄,今年已经七十八岁了。每进一个“占子”,需要二十多个小时到四十多个小时。可是在“占子”没落河底以前,他从未很好地入睡过。虽然在领导人的督促下,他勉强回到工棚,但一两个小时后,他又持着木尺出现在坝埽上。
夜幕下垂,万盏灯光好像一条巨大的火龙横跨黄河,把工地照得如同白昼。冬夜的风寒冷彻骨。但是战斗在坝埽上的英雄们几乎都脱去了棉袄,火热的心击退了寒风。马成让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抡起五尺多长的大板飞快地把埽面打得像水一般平。他和他的兄弟马成福,论打板技术称得起两把好手。他俩打了几十年的大板,可是都没有今天打的这样飞快,这样起劲。
腰斩黄河的战斗,进行到第七天的时候,乌云布满了天空,凛冽的寒风吹的红旗呼啦啦响。霎时,哗哗的大雨下了起来。凶猛的黄河好像有了援兵一样,发出了巨大的咆哮声,想把没有筑好的拦河大坝一口吞没。但是风雨吓不倒英雄好汉!坚守在捆厢船上的十二名英雄,在组长李保福率领下,更加紧张地战斗着。二十四只眼睛紧紧盯住船上的各路用绳,他们一会儿松松“占绳”,一会儿又换换“练绳”。棉衣、鞋袜湿透了,他们却说:雨只能淋湿他们的衣袜,不能淋湿他们那颗火热的心。为了斩断黄河,他们已经在船上坚守了五天四夜了。战斗在坝埽上的秦连生和韩芳华,好像没有觉察到倾盆大雨,紧张地抡着油锤,把木桩一根根打进秫秸里。路上的泥泞,给运料带来了困难,坝埽上迫切需要秸料和土。正在这时,截流指挥部党委副书记兼副指挥刘习斌同志和一百多名干部,抬着大筐大筐的黄土出现在坝头阵地上。“刘书记亲自抬土来支援我们来了”,坝埽上一个年青小伙子大声的喊着。这对英雄们是一个多么大的鼓舞!就是这位刘副书记在截流开始后,四天四夜没有好好地睡一个觉了。带领民工的干部刘永其,曾在上甘岭和黄继光烈士并肩作过战,身负九处伤、今天他也和其他同志一样,坚持战斗。曹培云和陈东仙是两位受人赞扬的工地护士,在这紧张的时刻里,她俩踏着泥泞,奔走在民工里探看是否有人需要医药,表现了高度的对劳动者的关怀。
英雄们就是这样提前完成了共进六个“占子”的任务。
汹涌的人流
在腰斩黄河的日子里,有一支巨大的人流,日日夜夜从料场流到截流大坝上,又从截流大坝流到料场上。二百八十八万斤秸料,一万八千多土方,两千六百方石料,都随着这支人流的流动,变成了一座座坚固的占埽,随着,大坝高了,河身窄了,黄河斩断了。这支人流就是聊城、寿张、临清一万六千五百人组成的运料大军,他们是战斗在截流最前线的六百五十多名技工的得力帮手。
技工同志们说得好:“运料的同志真是英雄汉,不愧为人民公社的好社员。”是啊,运料大军确实是一支猛打善战的部队,不管风里雨里,总是把材料供应得足足的,使截流效率猛提一倍。
“受了黄河多年苦,今日斩河创幸福。”这是运料大军的意愿。多少年来,这些生活在黄河两岸的人们,就一直受着这条“孽龙”的侵害,在腰斩黄河的英雄业迹中,谁又不想尽上自己所有的力量!寿张夹河公社钢铁突击队队长邢金良说:“我记得黄河六次淹了我的家,黄河淹死了我的娘,黄河逼着我到天津、东北去讨饭。今天共产党要把害河变利河,我愿和黄河拼到底。”这是一个青年社员的决心,也是一万六千五百个运料战士的愿望和意志。他们以日运秸料二十九万公斤、三百八十方石料、一千二百多土方的速度,仅用十四天的时间,配合技术大军,将凶猛的黄河拦腰斩断。
当12月8日,夜刚刚降临时,截流指挥部党委忽然下了紧急命令:正坝合龙了,压土必须马上跟上去,限定在十八小时之内,将一千五百多方土、二十余万斤秸料压到坝上,叫大坝稳如泰山。运输大军听到这个动员令,马上投入了战斗,刚刚下班的民工,吃过晚饭又扛起工具跑向了工地。一霎时,大坝上秸料如森林,运土车如长龙,机器吼鸣,人声沸腾。“尽最后一把力把黄河堵得死死的!”人们在胜利的鼓舞下完全忘记了疲劳,从晚上六时半,一直干到第二天天明。一月胜过两年
在拦河坝的西侧,纵横十六平方里的黄河岸上,高粱秸、石方、柳枝、木桩……一片片、一垛垛像小山一样。这里存放着秸料六百五十余万斤,柳枝三百余万斤,石料一万五千余方,还有大量的木桩、麻绳、麻袋……这些物料是截流用的。
看到这些物料,人们就会想到十几天前盖天片地的大车小辆,就会想到公社社员争先恐后送料的动人场面。
截流的消息像磁石一样地吸引着千百万人的心。从10月13日到11月25日的一个多月内,这段黄河岸上真是车水马龙,人群如流,船舶如梭,日夜不绝。人民公社出动了大量的交通用具,发动了最坚强的劳力,不远数千里把料物送到了工地,不管雨雪,不管寒夜,从来也没有停止过。茌平县在“一切为了截流”的战斗口号下,全民动员,全党动手,二百四十万斤秸料超额二十七万斤完成了任务。寿张县的决心是:要多少料送多少料,要什么供应什么,什么时候要什么时候到。他们在完成任务后,还特地准备了二十余万斤苇子,准备截流的柳枝不足时补用。张秋公社陶城埠管理区的社员劲头更足,一听是腰斩黄河的用料,大人小孩一齐动手,一个晚上把十二万斤高粱秸扛到了工地。管理截流工地料场的同志感动地说:“要不是人民公社,这些东西起码要两年才能汇集起来;可是我们才用了一个多月啊!”
腰斩黄河,鲁西南广大人民尽到了自己的力量,山东省以及邻近兄弟省的人民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当截流的消息传到烟台船具厂时,工人们日夜奋战,提前十六天制造了二十四口大铁锚,使截流中带有关键性的捆厢船、拖缆船牢牢地立在水中,保证了进占工作的顺利进行。当截流的消息传到了河南省,河南省人民委员会拨来了一只大木船,二百名技术工人,支援工程进行,并且把黄河上游的水闸全部开放,使流量减少,水位降低。人们说,在共产党领导下没有办不成的事,真是众人一条心,全国一条心!(附图片)
斩断黄河的英雄们正在截流。 新华社记者 陈之平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