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养猪也要政治挂帅 朱泾公社前进生产队党支部领导养猪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2-16
第3版()
专栏:

养猪也要政治挂帅
朱泾公社前进生产队党支部领导养猪经验
徐寿铿 方向
上海市郊金山县朱泾公社前进生产队猪养得多,养得好,人人称赞。这个队在今年头十一个月里已经养猪二千二百三十头,平均一亩地有一点二四头猪,比去年全年饲养的猪翻了一番还多。猪多肥多,这个队今年水稻平均亩产量闯过了千斤关。
这个队的猪为什么养得又多又好?主要原因是党支部政治思想工作抓得紧、做得细致。
解开思想疙瘩
今年正月,前进队刚开始大量发展养猪的时候,队里有些干部有“重农业、轻副业”的思想,有些干部和社员还顾虑养猪赔本。
公社化以前,前进生产队集体养的猪很少,有的干部怕管养猪,不去积极领导。前年养猪时,缺少饲料,生产队就派人到处去买,有一次还派人到外省去采购,车费就花去二百多元。有的小队把农业生产上不顶事的人调去养猪。如第六小队调到饲养场去的两个饲养员都是生理上有残迹的人,又没有人教他们养猪的办法,因此养的猪瘦得只剩副骨头,结果亏了八百多元。群众很有意见,干部也有些灰心丧气。
前进队党支部认为轻视副业和怕亏本好比摆在路中央的两块大石头,不搬掉,多养猪这条路就走不通。支部因此召开了小队长以上干部会议,讨论过去养猪亏本是啥原因?会上支部书记领导大家回忆过去自己对养猪的不正确看法和做法。事实一摆开,大家都吃了一惊。当时有的干部把老兵弱将调去当饲养员,猪怎能养得好?养猪又采用了“富办法”,怎会不亏本?经过严肃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干部认识提高了。支部就召开社员大会,把干部会上摆出的事实讲给大家听,说明不是养猪亏本,而是因为没有很好领导,所以才养不好猪、亏了本。支部还表示今后一定要加强养猪领导,同时向社员讲清养猪对支援国家建设、促进农业增产和增加社员收入的意义。最后提出了今年养猪的奋斗目标。
支部的决心得到广大社员的热烈拥护。有人说:“养猪好比撑船,有支部撑舵,那还用怕!”、“猪是家中宝,粪是田中金,养猪还能支援国家建设,应当多养。”全队热气腾腾,都议论多养猪的事。但是也有些富裕中农却在一旁说怪话。说什么“养这么多猪,除非养到社员床底下去。”“饲料哪里来?猪吃烂污泥能长大吗?”支部针对这些论调提出了:“猪棚自力更生解决”、“以青饲料为主养猪”的主张,组织社员讨论。这些讨论会就成为两种不同思想、不同做法的辩论会。社员们举出许多事实说明用草可以喂肥猪;有些人在讨论的当夜就把自己家里的旧木料和砖瓦送到生产队,准备修建猪棚。
用活的事实教育
发展养猪的事已经开始,但是有些富裕中农还怀疑集体养猪养不好、以青饲料为主喂猪喂不肥。队里饲养场有三十六头最瘦的猪,因为过去饲养管理不经心,有些已经养了五六个月,也只有五十来斤重。有的富裕中农就用这三十六头猪当例子,证明自己的想法正确。
支部认为,要巩固发展养猪事业,如果这三十六头猪养肥,发展以集体饲养为主的思想就会在群众中更深地扎根。支部决定亲自动手,主要用青饲料把这些猪养好,用活的事实来教育干部和社员。
支部指定饲养场场长党员姚林梅领导养这些猪。支部书记也帮助割草、烧猪食、打扫猪棚。三十六头猪喂的精料仍旧照原来规定,每月三百斤糠和糠糟,不增加一钱一两。他们第一步工作是,把三十六头猪按大小、胖瘦分棚隔开,免得最瘦、最小的猪吃不到猪食。喂猪的草拣比较嫩的。白天来不及割草,就在晚上带盏风灯去割。草切得细、烧得透。糠煮过以后又在锅里焖酥、焖软。原来这些猪一天喂三餐,现在晚上又增加一餐。因为全心全意的照料,一个月工夫,三十六头猪就变了样,头头毛发亮光,背上长起圆滚滚的肉。这件事很快被当做新闻传开了。党支部这时就趁势组织生产小队长、老农来参观。三个月以后,三十六头猪里除了四只留着培养“卫星猪”以外,都已先后出售,大的有一百三十五斤重,小的也有一百零三斤。每次卖猪,沿途都有社员跑来看。原来认为这些猪养不大的人,现在也说:“只要手脚勤,不怕饲料丑。”
这三十六头猪养好、养肥以后,集体养猪场扩大了,同时把一部分猪苗供给社员私人去养。
前进队养猪是以集体饲养为主,公养私养同时飞快发展的。现在,集体养的猪占到八成左右,私人养的占二成左右。
和饲养员交朋友
猪大量增加以后,党支部的工作重点就放在提高饲养员责任心这件事上。支部认为,猪是靠饲养员养的,他们认真负责,是养好猪的一个关键。党要领导好养猪的事,首先就要做好饲养员的思想工作。支部书记曹德明经常到饲养场去帮饲养员喂猪、烧猪食、切草,一面取得养猪经验,一面和饲养员谈心,交朋友,提高他们的养猪事业心。
支部书记、饲养场场长和老饲养员徐树清、陈余达四个人谈心时,饲养员谈出他们的心事。他们担心的是“猪养不好,怕追究责任”,并且感到养猪比农业生产辛苦,顾虑收入低。支部书记和场长就举出原来饲养场最瘦的三十六头猪养肥的例子,说明只要认真负责,猪一定能养好。又讲明“丰收不忘养猪人”的道理,提高他们对养猪事业的光荣感。饲养员的劳动报酬问题,支部书记和生产队干部作了慎重的研究,规定饲养员的工分按养的猪只数计算,多劳多得,一般可以超过农业劳动的10%—15%。饲养员的积极性更高了。
前进队饲养场的饲养员是分棚分工负责管理的。党支部每月组织饲养员互相评比检查两次。支部还组织饲养员互相帮助、相互学习。使人人奋发,个个争先。
今年,前进生产队已供应上海市的肉猪八百一十六头,每亩地积肥四十多担。单是出售肉猪的纯收入平均每户就有三十三元六角。猪多肥多,全队今年水稻平均亩产一千零八十二斤,比去年增产32.6%。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