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剪辫子和盘辫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2-16
第8版()
专栏:

剪辫子和盘辫子
方山
在清代,男人们都在后脑勺上拖根辫子。辫子给他们带来的苦头是不小的。例如阿Q,就常被别人揪住小辫在墙壁上碰响头。可是,要人们剪掉拖惯了的辫子,那又谈何容易!阿Q经过反复考虑,才决定用一支竹筷将它盘在头顶上,而且还“迟疑多时”才敢“放胆的走出去”。阿Q到死也没有剪掉那根使他倒霉透了的辫子!
现在,头上留着辫子的男人是没有了,但是,留着资产阶级思想辫子,而且不愿剪去的人,却是绝非个别的,而且男女皆有。
有些人是大有头可断辫子不可割的“气节的”。他们死死护住自己的辫子,立定主意要拖着这又脏又臭的辫子去见阎王。这就是那些“花冈岩头脑”的人。对于这种人,我们不想浪费口舌。究竟是历史的车轮碾碎了“勇士”螳螂呢?还是螳螂挡住了历史的车轮?这是常识问题。
也有一些人,他们采取了阿Q盘辫子的办法,把错误的思想掩饰起来。据说有一个大学生,过去对劳动与学习结合的教育方针很不满意,说“早知道这样,杀头我也不来上学!”现在,大家一反对右倾,他呢?据他自己说,他和学校,从来就是像农民和公社一样“雷打不散”的。辫子总是辫子,这是客观存在。即使像阿Q那样盘起来,脑后虽然“空荡荡的”了,但是明眼人还是看得见那破毡帽下鼓鼓的一大堆的。
说到剪辫子,我又想起航船七斤,这个鲁迅短篇小说中的又一人物。七斤常进城,见多识广,比较“开明”,他的辫子比别人剪得早。可是,一听说皇帝又坐了龙廷,打谷场上的风波一起,有人风言风语地说剪了辫子是犯下了滔天大罪,于是,他也就立刻觉得自己的确是罪大如天,该杀该剐的了。七斤像也还活着,在每次阶级斗争尖锐的时候,总会有一些像七斤一样的人,他们本来已经前进了一尺,可是,风浪一起,他们又做了“聪明”的回头“浪子”,一退十丈。今年春夏,不是也有些这样的人吗?右面来的风儿一刮,他们就立刻举起手来打自己嘴巴,口里连称惶恐惶恐,说自己是“热昏了头脑”。
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错误与缺点都是客观存在,应该承认它们、正视它们。同时,他们也认为,一切事物都在矛盾中发展着,一切旧的、错误的东西都将被新的、正确的东西所代替。所以他们勇于检查自己的错误思想,并能自觉地割下辫子,丢掉包袱,大步前进,决不回头。阿Q式的做法只不过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罢了。
“唯大英雄能本色”。然而,真正的大英雄,只能是无产阶级。他们有远大的革命理想与旺盛的革命斗志,没有一丝一毫的个人利益的牵挂,他们迫切要求推开一切障碍,飞跃前进。所以,他们始终都能毫不可惜地剪掉妨碍他们前进的辫子——只要他们发现脑后有辫子的话。归根到底,不愿剪掉辫子的人,还是由于旧情难舍,留恋“传家宝”。
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革命,已经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扫尽一切剥削阶级思想的残余,虽然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但是兴无灭资,已经是大势所趋。有右倾思想的人们,都应当睁开眼睛看一看社会发展的潮流,放弃自己的立场与观点,既不要拖着辫子公然上街,也不要盘起辫子来自欺欺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